傍晚倚在门前,看着那一片绿油油的秧苗,微风拂过,有些身材姣好的秧苗,纷纷相互作揖行礼,好不热闹!

在这晚风悠悠的傍晚,有秧苗做伴,晚霞为朋,思绪不禁又回到了十几年前。也是这样一块秧田,一个小女孩正在与秧苗作斗争,只见她伸手一扯,秧苗拦腰而断,叶子被小女孩紧紧地抓在手心里,田里剩下了一截光溜溜的茎。

童年的清凉糖(儿时的薄荷糖)(1)

(农家的女儿早长大)

那是她第一次下田学着拔秧,可把她给难坏了。刚下田那会儿总是扯断,后来她渐渐领悟到了,只要贴着泥面抓住秧苗,就不容易扯断了,但却又面临了另一个难题—— 秧苗的根部容易带着一坨泥,要是秧田水不深,就特别难洗干净夹带着的泥。

除了拔秧、洗泥,捆秧也是一项技术活。刚开始时,她只顾着把秧捆紧,便打死结。母亲见了便手把手教她,只是她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也在一旁重复着那几句话:“先绕三圈,往上一抠,然后拉一下”。她试了很多遍,却总是在最后拉的那一下前功尽弃。

童年的清凉糖(儿时的薄荷糖)(2)

(小女未解供耕织,也傍母亲学捆秧)

她有些崩溃,甚至很想放弃,她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就不会拉散呢?但是一想到那甜甜的薄荷糖,她便又开始练习了。娇弱的秧苗经常被秧绳割断,也不知道有多少秧苗惨遭她的毒手,好在她总算是练会了!

插秧的时日近了,乡下的庄稼人又该有一阵子忙了吧!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我竟也有些期待。

庄稼人插秧有一种习惯,东家会给拔秧的妇女每人分两封薄荷糖。从前的薄荷糖很好吃,价格也实惠,才四毛钱一封,薄荷糖很薄,是透明的,里面有一层防水纸,外面用牛皮纸包着,一封有四块。

童年的清凉糖(儿时的薄荷糖)(3)

(黄纸薄荷糖,还是儿时的味道)

小时候母亲常被村里人叫去帮忙,于是她的那两份薄荷糖自然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了!两封薄荷糖,我可以开心到一晚上睡不着觉。也常常舍不得吃,每咬一小口,就要好生包着放进兜里,很多次薄荷糖都融化了,我也没舍得吃完!

可能是对薄荷糖的喜爱过分执着,愿意挽起裤腿,踢下拖鞋,光着脚丫下田去学习拔秧,于是便有了那段小插曲。在水田里练习,弯腰久了,想起身动一动,结果用力一拔腿,一屁股坐到水田里去了,活生生染成了一个泥人,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忍俊不禁呢!

童年的清凉糖(儿时的薄荷糖)(4)

(乡村四月闲人少)

那个十几年前的自己,会为了几块薄荷糖而反复练习拔秧!随着时间的推移,薄荷糖变厚了,也变甜了,只是不再透明了,价格也涨了!现在啊,那用牛皮纸包着的薄荷糖已经很少见了,多数都是用包装袋装着的各种形状的薄荷糖。随着薄荷糖包装的更新,形状的变化,她拔秧的技术倒是越发老成了!不过她对薄荷糖的那份情感还是最初的模样。

童年的清凉糖(儿时的薄荷糖)(5)

(甜甜的、“吓吓走”的薄荷糖)

我喜欢薄荷糖,小时候喜欢的是味道,清新甜美,现在,薄荷糖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情结。虽然风已行过九万里,我还是很喜欢你,喜欢你吃薄荷糖的子,喜欢你拔秧的憨态,喜欢你为想要的东西而努力的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