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历史上,很多文臣武将都避免不了这种悲惨的结局。
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也是这样,在帮助朝廷平定辽国、剿灭田虎、王庆、方腊之后,梁山好汉们的命运仿佛就注定了。
作为梁山泊之主的宋江被奸臣用毒酒害死,二把手卢俊义也因为喝了掺有水印的酒后,失足掉入水中而溺亡。军师吴用在宋江的坟前自缢……
轰轰烈烈的梁山泊就这样在悲剧中收尾了。
尼采说,适时而死,死在幸福之巅者最光荣。
这句话送给宋江可能很合适,宋江这一生都想做大宋朝的忠臣孝子。他的出身却很尴尬,虽然在郓城县他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宋押司,但是放在整个朝廷来看他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吏。
而他在被迫做了强盗后,一门心思想要招安,想要融入朝廷,成为官员中的一份子。
经过努力,他确实做到了。在牺牲了70多名兄弟后,他的顶子终于红了,他成了楚州安抚使,掌握大权的一方大员。
虽然成了朝廷的一份子,但是奸臣们却不能接纳他,他们设计要害死宋江。
于是奸臣们在皇帝赐给宋江的酒中下了毒,宋江饮下毒酒后,自感时日无多,在临死前,他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就是把李逵召到身边,骗李逵喝下了毒酒。
那么,宋江为什么要毒杀这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李逵呢?
一、李逵心中没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大部分的梁山好汉,或多或少都受那个时代的影响,“忠君爱国”是刻在骨子里的。
宋江就是这里面的典型代表,所以他极其热衷于招安事业。即便是反对招安的鲁智深,也没有推翻皇权的打算。渔民出身的三阮兄弟,在渔歌中还有“忠心报答赵官家”的句子。
但是,李逵是个例外。他仿佛天生就与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绝缘。
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
今朝都没事了,哥哥便做皇帝,教卢员外做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子,却不强似在这里鸟乱!
这是李逵的经典名言,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李逵可不止一次这么想过。
只不过,他每次这么说的时候,都会被宋江训斥。
若是被人,这么说可能只是口嗨而已,但是如是李逵,他真敢这么做。
二、李逵性格鲁莽、冲动,手上有兵权文学作品中姓李的人,脾气急躁的不少。
《亮剑》中的丁伟曾经这么评价他的老伙计李云龙:
没有他不敢干的,要是他有一个师,他敢打太原。
《水浒传》中的李逵也是,若是给李逵点人手,恐怕他也敢杀奔东京,去夺鸟位。
李逵是个脾气暴躁,且执拗的人。他认准的事,很少有人能改变他的主意。
敢想、敢干的人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这个人手上,还有兵权。
征方腊后,他被镇江润州都统制,这可是有兵权的军职。
在宋江临死前把李逵召到身边,试探性地问李逵,“贤弟不知,我听得朝廷差人赍药酒来赐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
李逵的回答很直接:
“哥哥,反了罢!”
“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
见此,宋江没接茬。但是,李逵却当真了,在临别前,李逵还问宋江:
“哥哥,几时起义兵?我那里也起军来接应。”
若是宋江不拦着,李逵是真能拉起人马造反。
三、造反注定不会成功,反而鸡飞蛋打此时,若是真的造反,会成功吗?
理论上来说李逵手下有三千兵马,但是若是李逵真的起兵造反的话,这三千人马会有多少人响应呢?一个武将真的能调动这么多军队吗?恐怕未必。
即便这些人真的随李逵起兵,那么会有多少人响应他呢?
还是宋江想得长远:
“兄弟,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自分散,如何反得成?”
幸存为官的梁山好汉们早就被分散在各地,这些人管辖的又不是本部人马,即便起兵很快也就被镇压了。再者说,这些被封官加爵的好汉们真的还能在起兵谋反了吗?
这都是未知数,起兵造反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一次,宋江输不起了。
他拼尽了前半生,死伤了大半的兄弟,才换来一个忠臣的美名,才换来兄弟们的官位,若是真的造反,那么所作的一切就都成了一场空。
用宋江的话来说就是“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秉着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态度的宋江,肯定会把这件事灭杀在萌芽状态。
在这个世上,能阻止李逵的人不多。宋江却是其中一个,李逵对宋江的拥护和爱戴,是发自内心的。
他太崇拜宋江了,以至于迷失了自己,即便是死,他也愿意跟随宋江,做他帐下的小鬼,替他杀敌。
这份忠心是把双刃剑,宋江活着的时候,能掌握住这份忠心的方向,若是死了,就没人能控制住了。
所以,悲剧就产生了。
有的时候忠心也是一种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