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打call”在网络上走红,被选入《咬文嚼字》“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打call”究竟是何义?出自何处?又为何如此流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打call网络用词什么意思?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打call网络用词什么意思(由打call看流行语走红原因)

打call网络用词什么意思

近来,“打call”在网络上走红,被选入《咬文嚼字》“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打call”究竟是何义?出自何处?又为何如此流行?

来源

“打call”源于日本,是指偶像在演唱会上表演时,粉丝们根据偶像的表演做出一系列打气动作,包括跳跃、拍掌、挥动手臂和跟着节奏喊口号等,以示鼓励、支持。在日语中这种行为叫作“コール”(喊,叫)。后来这种追星文化在国内也流行起来,由于“コール”与英语中的call谐音且义近,所以流行到国内后就用call代替。为了适应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且受到现有追星文化中“打歌”、“打榜”等词的影响,就在其前加上“打”字,创造出“打call”这一表达方式。这个意义的“打call”最早是在粉丝当中高频使用。

意义及用法

随着“打call”的高频使用,其使用人群不断扩散,适用范围逐步扩大,不再局限于粉丝在演唱会现场的行为,也可单纯表示对某人的鼓励、支持,如:“为中国女排疯狂打call!世界女排大奖赛开战在即!”(东方网)在对某人鼓励与支持的同时,也必然含有对其的肯定、认可,所以“打call”逐渐也可以用于表示对某人的肯定、认可,如:“一口气看完21集《猎场》,为胡歌打Call”(今日头条)。“打call”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表示对某物、某事的肯定、认可,如: “为你们用科技手段化解矛盾打call”(《法制日报》)。如上各例,“打call”后一般不能直接加对象,而是要用“为××打call”。现代汉语中有些不及物动词会有及物化倾向,“打call”也如此。最近在我们观察的语料中就有少量“打call”直接带宾语的用例,如:“业内大佬集体打call‘星空墅’”(新浪)。“打call”还可以单独使用,如:“把盆栽打扮成礼物,简单又好看!打call”(今日头条)。

流行原因

词汇作为最积极活跃的语言要素,最能动态地反映社会的变化轨迹。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趋加速,中外交流日渐频繁,文化互相碰撞,人们对外来文化持开放态度,为“打call”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自媒体时代,开放、多元的互联网环境为“打call”的流行提供了便利。

语言的使用者是人,流行语的发展自然受到人心理认知的影响,包括求新求异和从众求同。语言使用者普遍愿意追求表达上的新颖独特,来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打call”源于日本,且是“中文 英文”的独特组合方式,恰好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这一新奇化的表达一旦出现,便会受到广泛关注,在从众求同心理的驱使下,人们便纷纷跟风效仿,使之广泛传播。

根据语音象似性原则,一般来说,大口形响亮的元音表示大幅度、快捷、明显的动作,以及强烈的情绪及色彩等。“打”的韵母是低元音/a/,call的韵母是半低元音/?蘅:/,开口度都较大,响度较大,都有较强的语音表现力,有利于更好地表达说话者强烈的态度与情感。其后起形式“打电话”也具有同样的语音优势。

“打call”因其简洁的形式和多样的意义而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一方面, “打call”往往可以代替相对繁琐的表达形式而取得同样甚至更好的表达效果。如“为你们用科技手段化解矛盾打call”,如果换作“对你们用科技手段化解矛盾的做法表示肯定、认可”,既冗长,表达效果也不够强烈。另一方面,“打call”意义丰富,在现有的词语中找不到完全的替代品。“点赞”似乎与“打call”意义相近,有时二者可并列出现,如“为喜欢的偶像打call点赞”。但“点赞”义为赞同、喜爱,缺少“打call”的鼓励、支持义,表达此义时,二者不能替换。而且,“点赞”最初源于用手指点击网络社区的“赞”功能,而“打call”原义所表示的一系列动作都幅度较大,所以“打call”自然在表达效果上强于“点赞”。

“打call”因其出现频率之高、使用范围之广而成为当下最火的流行语之一。目前来看,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其前景如何,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殷树林 尹若男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汉语研究中心项目(HDJDZ2016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