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就怕入戏太深(人生如戏全靠演技)(1)

大家好我是西门君,每天几分钟,为你解密生活中的传播学。

有句名言你肯定听过:“人生如戏。”这句话是莎士比亚说的,他当时就深刻的洞察到,人生啊,不过是一出戏剧,而我们每个人,毫无例外都是演员。

这句名言其实还有后半句,“全靠演技”。当然啦,这是热心的网友纯属调加上的,但是你别说,还真的挺有道理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听到这八个字,也许有人会一笑了之,有人会不依不挠地表示:“我活得可real了好吧,可不是戏精!”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你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你正在和你妈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这时候,邻居突然敲门拜访了,你俩会同时收起吵架的姿态,摆出一副和睦微笑的样子。这个场景你自己回想起来,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整个气氛的切换不用商量就能默契完成,就好像舞台上的演员按照剧本在演出一样。关键是,你和你妈并没有为此排练过。

如果我是那个邻居,从我的角度看,我也不傻,看的出来你俩的气氛不太对,应该是刚吵架。但面对你俩突如其来的角色转换,我也不觉得这是在“装”。相反,我会觉得你俩的表现很得体。

这,就是传播学里的“拟剧论”。所谓“拟剧论”,是指这个社会好比一个舞台,人人都是演员和观众。既然演员在按照剧本演出,那么观众也得理解,演员在不同场合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就怕入戏太深(人生如戏全靠演技)(2)

“拟剧论”完美地解释了一件事,为什么你在外面耐心教导小朋友的幼师女友,回到家却是一副撒泼打滚的样子,仿佛患上了“人格分裂症”。这不值得奇怪,因为不同的信息环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进而促使他们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好,那既然戏必须得演,我们该怎么演好自己的角色呢?总不至于人手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吧!

哈哈,当然没有那么夸张。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两个办法,第一,找准自己的扮演角色的终极目标。第二,善用模仿和练习。

先说第一个,找准自己的扮演角色的终极目标。这个办法看起来可能有点中二,但特别实用。比如一个会开车的人,不需要每分每秒盯着方向盘,只需要而是望向远处的目标就够了。远处的目标只要够稳,手里的姿势自然也能稳。

人的大脑就是如此神奇,只需要给它下达一个终极的命令,它自然会完善你的表演细节。

再来说第二个,善用模仿和练习。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许多女孩子初为人母的表现一点也不比那些二胎母亲生疏,难道是她们特意做过培训吗?当然不是,她们都是从别的女性那里模仿来的。甚至,当她们小时候玩洋娃娃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培养孕育新生儿的能力了。只要她内心的终极目标是给予这个孩子母爱,她所有的模仿和练习,都是她完成这个总目标的必要手段罢了。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就怕入戏太深(人生如戏全靠演技)(3)

是的,你肯定领悟到了,许多身份,比如“母亲”,一开始女性确实是扮演的身份,但是演着演着,就“假戏真做”了,“演技”也随之突飞猛进。

总结一下今天的宣讲:人生如戏,你无法逃避属于自己的戏份,但是你可以选择以何种角色应对。不同的角色,所需要的扮演技巧也是不同的。为了演好生活的这出戏,请从现在开始,勤加练习吧!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关注我,学习最接地气的传播学知识。商务合作请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