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有垃圾处理费吗(缴了物业费为什么还要交垃圾处理费)(1)

物业费有垃圾处理费吗(缴了物业费为什么还要交垃圾处理费)(2)

2月17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二都村“生态绿币”超市内,村民在党员志愿者的指导下使用垃圾分类智能分类回收机来获得“生态绿币”。近年来,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为辖区14个村(社区)配备垃圾分类智能收运车辆,建立“生态绿币”超市、智能化资源回收站点,解决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投放、运输、处置等现实问题,让垃圾分类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新社发 王 正摄

居民生活垃圾按量收费的时代即将到来。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非居民用户垃圾计量收费,探索居民用户按量收费。

参照国际经验,生活垃圾收费主要有从量征收和定额征收两种模式。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为定额征收。但早在2018年,国家已明确提出垃圾计量收费,一些城市也制定了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无论是参照国际先进经验,还是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垃圾按量收费都是大势所趋。

那么,现行的垃圾处理收费模式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创新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模式?生活垃圾收费顺利实施的关键是什么?对此,中国城市报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

因地制宜差别化收费

“我已经缴了物业费。再说,垃圾不是能卖钱吗?为什么还要交垃圾处理费?”在江苏省南京市居民王英看来,只要垃圾入桶,卫生管理的责任就让渡给小区物业了。

物业费与生活垃圾处理费有什么区别?物业费里包含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属于前端的清扫保洁费用,缴给物业公司;垃圾处理费服务于中后端环节,是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集中处理过程所需的费用,主要包括垃圾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理。两者在主体、服务环节上大有不同。

“那么,垃圾处理费应该谁来收?又由谁来管呢?”上海市民吴瑾琪疑惑的是,“垃圾处理收费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总不能像垃圾分类那样,让居委会雇人在垃圾桶边监督吧。”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经营管理方式较为混乱,市政、环卫等行政事业单位直接负责、委托企业运营、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并行,没有统一的治理标准。正因为此,各地配套设施、管理方式、市场状况不一,就需要因地制宜推进差别化收费。

2018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全面建立覆盖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2020年,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发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研究及建议》显示,除沈阳、宁波和上海,33个城市制定了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长沙、海口和乌鲁木齐为水消费系数法随水计征,深圳为按排污水量计征,其他28个城市为按户或按人计征。

虽然我国大多数城市现行的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为定额征收,但各地征收部门与方法并不统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的地区由县级或区级税务部门收取,有的则是由税务部门委托天然气、自来水等企业及财政等部门或单位代收,代收部门收取一定费用。”

“深圳市由城市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征收垃圾处理费,各区城管部门委托供水企业或其他单位代收;广州市将垃圾处理费与环境卫生清洁服务费一并收取;北京市对居民与非居民垃圾区别收费,非居民单位按照厨余垃圾运输量和政府定价,向运输单位缴纳厨余垃圾处理费。”蒋建国举例。

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

“给垃圾桶装芯片、按照体积计费、数据自动上传系统等操作已不存在技术难点,芯片价格也不高,但整个计量收费制度很复杂。”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表示。

根据宋国君团队的测算,北京市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从社区出来一直到安全处置,包括健康损失、环境影响、运输成本、处置成本等,高达约1500元/吨。

成本虽高,但城市生活垃圾也是珍贵的资源。“例如,垃圾降解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沼气,沼气是生物发电的代表性资源。”受访的业内人士打了个比方,“假如整个环节是一座金矿,那么大部分的产值都来自后端垃圾处理。

垃圾按量收费标准如何核定?厨余垃圾、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处理的成本与方式大相径庭。那么,收费模式是否也应该存在差别?

“生活垃圾差异化收费,是为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和源头减量率,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垃圾的特点与后续处理回收方式,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蒋建国认为需要分类探讨。

“可回收垃圾价值高,应以提高回收率为目标,根据分类效果免收垃圾费,甚至根据市场价予以一定补贴;厨余垃圾以源头减量为目标,设定基准数量,分阶段按计量单位收费,在基准数量以内设定较低的收费标准,满足居民正常生活需要,基准数量以上的实行高收费,达到减量化的目的;不可回收垃圾以源头减量为目标,按计量单位收费,收费标准应设置为所有垃圾中最高。”蒋建国说。

在受访专家看来,还是要以模式创新撬动制度改革,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比如,芬兰实行差异化垃圾分类收费。垃圾处理费用根据每个用户垃圾箱容量大小和倾倒次数确定,并且分类过的垃圾收费相对便宜,如生物垃圾费用比混合垃圾低40%。瑞典制定了产品包装押金回收制度。消费者需支付饮料价格及饮料瓶押金,在将废弃饮料瓶投进专用回收站后获得印有回收金额的小票,下次购物时就可凭小票直接抵扣货款,提高了饮料包装的回收率。

健全市场化收费机制

“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前提是城市具备完善的垃圾分类模式。这样制度成本较低,同时也能让企业参与进来。”吴瑾琪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意见》为垃圾处理收费模式开出一剂“市场化”的药方。其中提出,对市场化发展比较成熟、通过市场能够调节价费的细分领域,按照市场化方式确定价格和收费标准。对市场化发展不够充分、依靠市场暂时难以充分调节价费的细分领域,兼顾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属性,按照覆盖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完善价格和收费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马本认为,通过健全价格和收费制度,以及配套的支持政策,可以为市场化主体提供稳定的资金流预期,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那么,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市场化程度如何?

垃圾产业链由前端垃圾分类回收、中端垃圾转运、后端垃圾处理组成。“垃圾处理业划片经营,基本上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中前端转运环节参与较多,后端基本是一些大型的国企、央企,有集中处理的能力。现在的趋势是垃圾后端的大型企业正往中前端产业链覆盖,因为垃圾转运本身壁垒不高,存在市场化竞争的空间。”相关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

与此同时,受访专家提醒,随着对生活垃圾管理要求及环境污染防治标准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收运及处理处置全过程的成本也会继续增加。从资源角度来说,生活垃圾收费是为了有效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利用效率,并在源头上降低垃圾产生量。市场化可解决部分成本,并不能完全实现收入大于支出。

“建立健全垃圾收费制度,政府是核心,居民是主体。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继续提高管理水平、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技术研发,让人民群众进一步树立起垃圾分类意识,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化利用。”蒋建国建议。

激励居民参与垃圾治理

垃圾分类计量收费可重点在哪些城市推行?

蒋建国认为,可在垃圾分类推广较早、发展较成熟的地方率先推行。这些城市具有良好的垃圾分类基础,居民们具有较好的分类意识和习惯,推行垃圾分类计量收费更可行。

当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生活垃圾按量收费的目的不在于收费,而在于促进垃圾的分类减量,并以此来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理念。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需要居民的广泛参与。吴瑾琪认为:“老百姓对收费机制的接受度不高,推行奖励机制效果会更明显。因此,在社区宣传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采取一些奖励刺激手段?”

对此,蒋建国提出了近期与远期规划目标。

在规划近期,可选取试点小区,由物业或街道管理并实施,按整个小区的总量计重或计桶收费,按月结算,由物业根据实际情况向居民收取费用。

在规划远期,推行按户计袋或者计桶等按量收费方法,按时间划分多个阶段逐步落地:首先,在宣传组织阶段,维持原有收费方式不变,定期向每户赠送特制分类垃圾袋,宣传垃圾分类收费政策;其次,要求定时定点投放,相关部门确定各地段垃圾投放时间和地点,维持原有收费方式不变,继续定期向每户赠送特制分类垃圾袋;第三,由居民按实际垃圾产生量在社区指定地点购买特制分类垃圾袋,维持原有收费方式不变,购买垃圾袋后返还所缴垃圾处理费和卫生清洁费;第四,安排专人监督和统计,对垃圾分类准确、减量效果明显的家庭赠送特制分类垃圾袋进行奖励,对做得不好的家庭予以惩罚;最后,逐步实现垃圾计量收费常态化,并加强监督管理。

记者:方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