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打开窗户飘进一阵凉爽的风舒适流遍全身没有昨日酷暑的炙烤不像明日刺骨的凛冽这是秋的韵味

一场秋雨一场寒什么时候学的(一场秋雨一场寒)(1)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寒

雨水似乎也应验了老话

秋雨纷纷,丝丝凉意

难道它还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一场秋雨一场寒什么时候学的(一场秋雨一场寒)(2)

“一场秋雨一场寒”多指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干冷空气,与南方开始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后,形成的一次次降雨,使当地的气温一次次下降。

“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成因

太阳直射点在秋分以后,由赤道继续向南回归线南移。这样一来,太阳向北半球射出的光线也随之倾斜。这不仅会使地面获得的热量越来越少,而且地面自身辐射冷却也跟着加剧,逐步向热量“入不敷出”的状态推进。纬度越高,热量“入不敷出”的状况愈烈。在高纬度地区,冷空气随之开始堆积,堆积得越厚,爆发南下的频次就越加增多,冷气团向南位移便成为必然。

一场秋雨一场寒什么时候学的(一场秋雨一场寒)(3)

“一场秋雨一场寒”是一种表面现象。它是冷气团向南位移时,与南边较暖气团交界面发生对抗、交绥,生成云雨,引起的较为剧烈的降温现象。

一场秋雨一场寒什么时候学的(一场秋雨一场寒)(4)

在白天

云层遮蔽阳光,并从高空降下“冷雨”,导致降温,这是人们都能体会到的。

在夜间

随着云的散去,降温的过程却还在持续。

当相关地域被来自北方的冷气团控制后,夜间天气转晴,地面失去云层覆盖,导致地面辐射散热不会受到阻挡,当然也不再有云层向地面的逆辐射。冷平流加上地面的强烈辐射冷却,是人们感受到近地层空气“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主因。

“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指导意义

主适用于仲秋(即农历八月)以后。“十场秋雨要穿棉”之说,就是指降温存在渐进性。而且“寒”字不同于“凉”,在我国亚热带地区,霜降节气往往预示着天气由凉渐寒。二十四节气的白露、寒露、霜降,都是在反映地面水汽凝结和降温影响程度状况。霜降意味着结霜,从此时起,冷空气一次又一次南下,季节也由深秋逐步迈向冬季。

“天凉了,大家要照顾好自己!

一场秋雨一场寒什么时候学的(一场秋雨一场寒)(5)

【衣着】

冷水洗脸适当秋冻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

一场秋雨一场寒什么时候学的(一场秋雨一场寒)(6)

【饮食】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

来源|气象E新

资料 |中国天气网-解放网—新闻晚报

中国气象科普

qxkpw2014

新浪微博:@中国气象科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