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当时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当时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

批判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

批判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创立了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

既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

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清算和批判继承

是现代“文明之灵魂”、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时代的思想智慧

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是人类在认识史上的空前革命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旧唯物主义把目光集中在

空泛的宇宙及其自然本质,忽视了人的存在

唯心主义漫游于抽象的、绝对的观念世界

他们根本不理解人类实践的活动及其意义

就必然导致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

存在重大缺陷

就注定了他们的哲学体系是割裂的、扭曲的、甚至是反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思考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

从存在一般转向现存世界

也就是说

现存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是在人类的实践中融为一体的

实践首先是以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在这个活动的开始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头脑中就以观念形式存在着实践活动所想要得的结果——目的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人们之间必然会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相互交换活动

换句话说

实践就如同转换器

人及其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

使之成为社会的自然

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

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

可以看出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现存世界中的基本关系

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

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

从物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

把物质的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始终是现存世界的深层结构

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关系

人类的实践活动

是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所构成的矛盾运动

既是物质运动的客观过程

又是主体活动的创造性的辩证过程

揭示出了现实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

因此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机制

是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

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旧唯物主义坚信世界的物质性

但看不到物质世界由内在矛盾引起的发展变化和辩证运动

它仅仅在自然领域承认物质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人事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的二律背反的困惑

割裂了自然和历史的辩证关系

把自然和历史的对立绝对化,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限制着唯物主义

辩证法在唯心主义那里受到窒息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相互脱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

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好辩证性

指明主体与客体、人类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等处于客观的普遍联系

永恒的运动和辩证发展之中

世界的物质性内在地包含着世界的辩证性

世界的辩证性又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

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二中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在实践活动中

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人对自然不断地改造

原生态的自在自然被赋予了社会性

使“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

人类社会不断地进入自然

并不断地改造创造着人自身

使社会历史也具有自然性

呈现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

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制约

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这就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以实践为本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

实际上

就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物质关系和物质过程

社会的政治、精神等等的关系和过程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并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的物质关系和物质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人类社会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批判就是破旧立新

实践作为人类基本存在方式

使得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否定、创造着现存世界

同时也不断地否定、创造着人本身

逐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

辩证法要求用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从肯定中看到否定

从“现存事物”看到灭亡

以批判的眼光、革命的眼光看待事物、现实

促成“现存事物”的革命性转化

创造美好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己的学说看做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

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

修正自己过时的观点和结论

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

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

在与各种谬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吐故而且纳新

随实践和科学发展不断滋补丰富自己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俄国

列宁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实际情况

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推向新阶段

——列宁主义阶段

在中国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必须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责任感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活生生发展的学说

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发展相一致

始终闪耀着指导时代前进的思想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