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吉林市天主教堂位置(1980年的今天吉林市天主教)(1)

今天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圣诞节。首先,本人祝愿爱国守法的天主教、基督教信徒节日快乐!在吉林市,圣诞节举行庆祝活动的历史比较久远,但延续至今的庆祝习惯则开始于1980年12月25日。据《吉林市沿革与大事记载》,四十多年前的今天,是吉林市“天主、基督二教500多名信徒,欢度宗教活动停止14年后的第一个圣诞节”。

吉林市天主教堂位置(1980年的今天吉林市天主教)(2)

关于吉林市最早的圣诞庆祝,大概开始于清初。康熙东巡时,随行的耶稣会士南怀仁就在《鞑靼旅行记》中记载了“……这样边陲的广阔土地上,会见了几位基督教徒,听取他们的忏悔……”,由此可知,当时的吉林城已经有了基督教徒。但天主教和基督教真正对吉林城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还是光绪十年(1884年)英国哀差会传教士在河南街兴建基督福音堂以后。八年后,由于英国传教士高积善在吉林城建立起免费西医医院——男施医院(1894年又建立了女施医院,施医院即免费医院),率先在吉林城引入了现代医疗,因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到吉林解放前,基督教在吉林市有长老会等三个派别,建有高大夫医院、文光中学、基督教青年会等数个传教之外的单位。目前基督教在吉林市最重要礼拜场所有两个,一个是北京路上的感恩堂,一个是欣昌街的方舟堂(外形新派,曾被选为知名建筑)。

吉林市天主教堂位置(1980年的今天吉林市天主教)(3)

天主教在吉林市的活动晚于基督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国人兰禄业、古若瑟开始在吉林城传教。义和团运动时,天主教设在新开门的教堂被焚,《辛丑条约》签订后兰禄业从海参崴跑回吉林,利用勒索到的20万两“庚子赔款”,在吉林城购买土地,自1917年开始,与古若瑟先后修建了4座教堂:桥头天主教堂、神罗学院(1921年,即四十一中校区,今筑石德园小区)、圣母洞、小天主堂(1924年,即教会菁华小学,解放后为昌邑区五小)。另外,吉林城的天主教会于1925年在昌邑区建有专门培训修女的圣家修道院,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在西仓街建有一处施疗所(有礼拜堂,主要是免费医疗,位于今永兴胡同乐天养老康复中心),在南马路修建了一座礼拜堂(今重庆街地方病防治二所)。现如今在吉林市城区,桥头天主教堂、圣母洞教堂、神罗学院是主要的宗教场所。

吉林市天主教堂位置(1980年的今天吉林市天主教)(4)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是否要过圣诞节,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许多人以“弘扬国粹,反对崇洋媚外”为目的,号召抵制圣诞。其实,尽管不能轻易放松对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文化渗透的警惕,但只要没有违法卖国,对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徒过圣诞节,应该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更何况我国现行《宪法》,已在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我觉得真正的文化自信,是爱国者通过自己的辛劳与智慧,兼收并蓄,持续性地创造出越来越完美的文化魅力,进而让他人趋之若鹜,而不是用简单粗暴地方式强迫对方改变选择。毕竟上世纪初和六七十年代,两次看似斩草除根式的抵制,最终都没有达成目的。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