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水族老司机,水族届的一名小学生。最近有很多鱼友的爱鱼得了水霉。今天老司机带大家一起从显微镜下对水霉进行深度解析。

01

什么是水霉?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1)

从鱼体表长出来的菌丝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2)

显微镜下的水霉菌

02

为什么会得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一般在水温16-23℃易感,这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发水霉病的鱼特征主要有:

一是免疫力低下的鱼,体型弱小、体质较弱、病鱼、受伤的鱼等都是水霉的主要攻击对象,很多龙鱼也是有或多或少的肠胃病。

二是鱼体表损伤或寄生虫咬坏所产生的,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鱼体表面如果没有创口的话,一般很少发生水霉病。若鱼体表皮因物理、化学因素或细菌、病毒受到损伤时,水霉则会抓住机会,恶化伤口和病情。

发病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低温、体表机械损伤、虫害。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3)

这种是撞缸导致的水霉(机械性创伤)

这种是撞缸导致的水霉(机械性创伤)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4)

这种是寄生虫导致的水霉

水霉孢子普遍存在于潮湿的空气和水中。温度低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此时观赏鱼受到寄生虫的侵害或者撞伤,或经历了运输,特别是饲养密度较大、品种搭配不合理,更是给了水霉感染可乘之机。

另外,鱼体体表寄生虫往往会对鱼的皮肤黏膜造成侵蚀,形成暴露在水体中的创口。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先驱虫,否则,即使表面水霉治疗好了,寄生虫仍会对鱼体造成创口,水霉就会反反复复,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PS:既然得了水霉,就尽快治疗,不要相信任何非药品的保健品来解决鱼病。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5)

显微镜下的水霉孢子囊

03

听说水霉病会导致继发性疾病,是真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

其原理在于水霉菌丝扎根在坏死组织真皮层上,继而蔓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菌丝还会蚕食鱼体表的黏液保护层,让鱼的抵抗力下降,该病会迅速传染其他体表有创口的鱼,水霉孢子会在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发病鱼出现烂身、烂尾症状、覆盖棉絮状菌丝,病鱼活动不安定,有的在缸中慢游,活动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6)

霉菌已侵入的肌肉组织切片

处理若不及时,霉菌数量呈几何速度增长,繁殖非常迅速,甚至导致伤口扩大腐烂,造成死亡。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7)

显微镜下霉菌已侵入的肌肉组织切片

处理若不及时,霉菌数量呈几何速度增长,繁殖非常迅速,甚至导致伤口扩大腐烂,造成死亡。消失了,温度一旦降低就又出现了,用药又往往治标不治本,这是因为升温只是抑制了霉菌的生长,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体表仍然存在机械性伤口,或者存在寄生虫。这就是水霉菌容易出现反复的原因。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8)

微孢子光镜图示

05

如何治疗水霉?

这里,我们给大家推荐几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一步,是大家熟知的升温,25℃以上霉菌孢子的繁殖力会减弱,能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第二步,驱虫杀菌,对鱼体寄生虫进行处理,防止寄生虫对鱼体的进一步损伤;对已经受伤的组织进行杀菌消炎,使受损组织逐渐痊愈,解决引起水霉病的根本原因。

第三步,调节水质,保持健康、正常的水质环境,增强鱼体免疫力。

下面是老司机治疗好水霉的几个实例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9)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10)

寄生虫导致的水霉案例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11)

撞缸导致的水霉(机械性创伤)

青霉为什么叫青霉(这可能是你见过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水霉科普文)(12)

温差过大导致的水霉

以上文章以及治疗图片都属原创,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辛苦码字希望能够帮助一些鱼友。第一次在头条发布文章,希望大家可以给个关注,点个赞,谢谢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