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张彩华。温州新闻网 资料图
“哪怕是腿断掉也要拿到金牌!”
多年后再次回想1990年北京亚运会女子100米接力决赛场景,曾经的亚洲女飞人、女子100米原亚洲纪录保持者张彩华还清楚记得决赛前激荡在自己脑海里的这个念头。
曾与同时代传奇巨星格里菲斯·乔伊娜奥运会同场竞技,女子百米第一个跑进11秒的亚洲女性,还有无数的全国冠军,张彩华拿到亚运冠军后随即退役远离了公众视线。2014年她受邀回归成为浙江田径队领队,陪伴谢震业等浙江新一代飞人成长。
对于9月份的杭州亚运会,已经退休两年的张彩华期待中国健儿在家门口有上佳表现。
绑紧的绷带和身上的国旗
是她永难磨灭的记忆
“那个大腿绑着绷带的就是我。”张彩华指着一张四人夺冠后牵着国旗向观众致意的照片告诉记者。那是张彩华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1990年北京亚运会田径女子4×100米项目决赛,她是打着封闭、绑着绷带上场的。在这场接力决赛之前,因为腿伤张彩华已经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志在必得的女子100米单项比赛。
1986年到1990年四年间,国内比赛只要出场冠军从不旁落;1988年她以10秒9(手记时)的成绩打破了纪政(中国台北)保持了18年的11秒女子百米亚洲纪录,成为首位跑进11秒的亚洲女选手,当时的张彩华有这个实力。
“该拿的冠军都拿了,该破的纪录都破了,奥运会也参加了,唯独没有拿过亚运会冠军。”张彩华说,接力决赛前她签下了军令状,拿到亚运金牌她的运动生涯才算圆满。
知道弟子腿伤情况的教练应水根,紧张到不敢待在现场。夺冠后张彩华现场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他。张彩华拿了一面国旗披在自己身上庆祝,那一刻泪流满面。
“那个时代中国运动员很含蓄,很少有人将国旗披在身上。”张彩华说。受伤的大腿一个多月后都还是乌青乌青的,那些记忆她永世难忘。
靠天赋永嘉姑娘跑出乡村
遇伯乐无名小卒问鼎亚洲
14岁进入省队试训之前,出生于永嘉黄田的张彩华从未经历过专业训练。
不像现在跑步已经成为一项全民运动,那个时候跑步的人很少。永嘉没有体校,学校里跑道都是石子路。张彩华先是在学校里,然后在公社里,又到温州参加比赛,几乎每次比赛都拿冠军。一段时间后区里通知她去参加全省中学生田径比赛。
和乡村的石子路相比,那次省中学生田径比赛让张彩华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名次也没有拿到,比赛结束后就回学校了。
“突然又通知我去省里集训。”张彩华告诉记者,当时甚至有老师问她是不是在省队有亲戚。10天的短暂集训之后,随后又是半年集训通知。到期后试训期又延长了半年,正式队员有衣服、发工资,张彩华当时却还得交搭伙费,这让她感受到了压力。“心想如果被省队退回去,真的要去跳西湖、钱塘江了。”张彩华说,所幸后来自己渐渐开窍,终于在省队站稳脚跟。
1979年张彩华正式进入省队,1983年全运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在100米比赛拿到第四。不过随后她全国性比赛名次一直在第六到第八名之间徘徊,直到1985年遇到了当时中国田径队外教丹尼斯·威得比。
“把我选到国家队后却整天让我拉韧带、练小跳(核心力量),像标枪运动员那样拉肩甩手臂,甚至还让我对着镜子练笑容。整个冬训都没上跑道,当时想这样练能出成绩才怪!”张彩华说,开春以后丹尼斯让她练变速跑,然后看自己跑步录像和当时世界上短跑高手技术录像。
深蹲、卧推、立定跳远、三级跳远这些大肌群力量跟男孩子比都不怕的张彩华当时不懂,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明白,外教在柔韧、灵活性等方面补齐了她的短板。
随后张彩华一发不可收,成为全国甚至全亚洲的最强者。1986年到1990年间的国内大赛,张彩华从未失过手。1988年她以10秒9(手记时)的成绩正式加冕亚洲女飞人。
丹尼斯·威得比,是永嘉姑娘张彩华完成蜕变的伯乐。
中国首位奥运百米女选手
她曾与飞人乔伊娜同框
1988年8月,张彩华代表中国队参加汉城奥运会,成为参加奥运会100米项目的第一位中国女运动员。
预赛中,张彩华在第二道,有着“花蝴蝶”称号的百米女飞人格里菲斯·乔伊娜在第五道。“我就在她边上,前30米跑得都差不多,后面就被甩开去了。”回想起当年的那一幕,张彩华至今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1987年广州全运会上她两破全国纪录状态正佳,但在乔伊娜的旁边感觉自己还是个小学生。
1998年格里菲斯·乔伊娜在睡梦中去世,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前几年电视台播放纪念乔伊娜纪录片,张彩华意外看到了自己和乔伊娜同框的镜头,这让她感慨不已。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后,张彩华随即退役、结婚、生子。随后她一直低调地在杭州体育馆、黄龙体育中心从事基层工作,2014年她在浙江田径队盛邀下担任领队。
性格直爽又能站在运动员角度考虑问题的她,成了大家嘴里的“张妈妈”。她在浙江田径队六年时间,浙江田径再次迎来高峰,出现了谢震业这样百米跑进10秒的好苗子,这些都离不开张彩华的陪伴。除此之外,浙江田径队和谐成长氛围也让作为领队的张彩华欣慰。
(原标题《第一个跑进11秒的亚洲女性,曾与短跑传奇“花蝴蝶”同场竞技 32年前那一幕,她一生中最难忘》。编辑 徐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