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用声音传递情感,用声音表达内涵!——题记

当我们被央视的电视栏目《朗读者》吸引眼球时,你是否其实早在2008年就诞生了一部曾经获得奥斯卡七项提名的经典电影——《朗读者》。该片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凯特·温丝莱特、大卫·克劳斯、拉尔夫·费因斯领衔主演,凯特·温丝莱特就是《泰坦尼克号》的女主演。今天我们就来评述一下这部电影。

朗读者1-12期经典开场白(朗读者不仅是一档电视栏目)(1)

影片《朗读者》讲述了二战结束后奥斯维辛集中营看卫hanna在上级授意的情况下置三百名关押在集中的犹太人于不顾,致使其全部丧命,被军事法庭监禁终生的故事。

悲壮深刻的故事中,涵盖着包括政治、历史、人性、法制等厚实而沉重的话题,也包含着hanna与michael大半生的情感故事。

hanna供职于集中营,一生工作尽心尽职,然而一直文盲的她乏起码的精神生活,她渴望阅读来弥补自己的精神缺失,但文盲成为她最不能面对他人的软肋。于是,她最喜欢的就是朗读,聆听别人的朗读!在聆听中,她充实自己空虚的心灵,弥补自己精神的缺位。然而,来自犯人的朗读始终只能作为意义传达的一种僵硬手段,朗读只能作为一种被逼的无奈;聆听也只是角色在上的权威,其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权力与执行的畸形状态,这使得hanna在一段时间后感到烦躁与无聊。朗读与情感两者之间情感互动地缺失,让这位极具风韵的hanna感到了一种无奈的死板。新角色的朗读者的寻觅成为hanna最紧迫的任务。

这是否是爱情?——看片时,我一直追问

michael与hanna的情感之路共分三段:

事发之前的缠绵邂逅!——情感的利用

michael出生在一个充满死板气氛的家庭中,众多的子女使得michael不能得到完整的父母之爱,爱心的缺乏使michael在灵魂铸就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爱之关怀。在那个冬雨飘零的黄昏,在那个凄凉无人的街头,身怀重病的michael得到了hanna的关爱与照料。一个吸收到的爱的慰藉,一个则在回报中抚慰了她干涸的心灵。在与michael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中,hanna感受到新的聆听方式,她被两人独处的神秘环境,被情感互动的惬意联系所深深吸引,从此陶醉其中,用自己光彩照人的肉身作以michael朗读的回报。发育未全的michael哪里能抵御如此的深深诱惑,在饱尝首次的羞涩之后,michael深迷此道而不能自拔。在那些愉悦的午后,在那些迷人的黄昏,他们交缠在一起,朗读者用其心,聆听者感其意。

难道这便是男女意义上的爱情?几年前,曾经有人这样戏说过所谓的爱情:那只不过是男女双方在情感上寻找的一个平衡的支点罢了。如此戏说之言用在hanna与michael的情感交割上,实在合适。他们一样地在缺乏爱的土壤中挣扎,在情感的弥补中相互利用着对方,纠缠着对方。

朗读者1-12期经典开场白(朗读者不仅是一档电视栏目)(2)

审判过程的内心挣扎!——价值的思量

一场大火改变了三百犹太人的命运,同时也为hanna此后坎坷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本是迫于上级命令的一场阴谋却在别有用心之人的策划下,让hanna独自一人背下了黑锅,最终被终生监禁。戏剧性的是,改学法律的michael全程聆听了hanna的审判过程。

他们有着自己人生价值的考量。

面对那个曾经让他忘乎所以的女人,在明知其是文盲不可能伪造协议时,michael却失去了当庭揭发的勇气。曾经的那些快乐,在成熟之后的michael身上纵然有太多美丽的回忆,却在今后的人生的考量下败下阵来。谁会用锦绣前程为代价为自己年少时的疯狂买单,谁都不会,包括michael!

虽是文盲,hanna却有着强烈的人格尊严,她渴望在聆听中提升品位,却从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涉及到自己文盲,更别说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法庭。所以,在别人的操纵下,当法官要求对证hanna的笔迹时,在终生监禁与承认文盲的抉择中,hanna放弃了对证笔记的最后抵抗,毅然“坦承”一切,从容面对一辈子的牢狱之灾。她微笑着离开法庭,走进了与之度过半生的监狱之中。我们在钦佩hanna强烈的人格尊严之余,不禁想问难道她忘却了那个给她的精神带来充分愉悦的朗读者,难道她就这样放弃她爱好一辈子的聆听?为什么在别人也许并不看重的文盲问题上,她如此执拗地宁可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半生的自由而只为掩饰自身一时的尴尬?也许,没有能够知道hanna用怎样的思维来考量这样人生价值的问题,或许她自己都难以说清。

面对阴谋,一个在懦弱中退却,一个在默然中接受,他们心中可曾有过对方的存在,为了自己他们在放弃着、抛弃着对方。

监狱之中的不离不弃!——负疚的救赎

入狱后的hanna在负重与繁杂中迅速老去,早已丧失了往日荣光的她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渐渐地丧失了生活的勇气。直到有一天,她的生活重又泛起了情感的浪花。hanna在一封邮件中,收到了三盒磁带与一台录音机。狱外的michael每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狱中的hanna朗读、录音,为此他与已婚妻离婚,放弃了并不幸福的家庭。hanna则在michael寄来的一盘盘磁带中,兴趣盎然地生活在无聊的监狱中。(角色变换、生活经历的变化诸多因素使得此时的hanna期待的可能是一份爱情)。动力的重新诞生,让hanna开始一个伟大的计划,她找来了相应的书本并根据michael的朗读开始识记单词,甚至学习书写。

三十多年一墙之隔的决裂生活,在michael的声音与hanna的文字中串联起来。可是别为他们可贵毅力感到欣慰。对于michael,这已经绝不是爱情。hanna因为表现优秀,赢得重新走进社会,拥有生活的机会。在michael接hanna出狱时,满是憧憬的hanna向那个一直给她朗读的michael伸出爱的苍老的手时,michael拒绝了。在尴尬与冷漠中,michael介绍着他为hanna出狱之后一些计划安排与生活情况。michael付出了很多很多,甚至是自己的家庭,可在hanna的期待中,他又那么的绝情与冷淡,他的一切善行自然不是出于爱情的缘故。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负疚感所使然。他在努力摆脱年轻时因为懦弱而形成了的阴影,对于hanna他在实现自身的救赎,以求良心的宽慰罢了,仅此而已。

朗读者1-12期经典开场白(朗读者不仅是一档电视栏目)(3)

几十年的期待却在一瞬间土崩瓦解,当michael的手匆忙中挪离时,也将hanna推向了生命的深渊,她自杀了,支撑了她几十年的动力消失殆尽。失去了方向与动力,她已经找不到自己活着的理由,结束生命是她唯一的选择。唯有那一盘盘堆满了房子的磁带知道这对于hanna老说意味着什么。

可最大的悲哀之处即在于, michael出于责任的救赎却被hanna误解之形成了期望。两种毫无相干的目的在hanna一厢情愿中紧密联系起来,生活自然给她重重的一拳,并致她于死地。

不要过多的苛求谁,不要过多的谴责谁。谁都不是罪人,在这个难料的生活中,遇到某些人,遭遇某些事,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献给热爱生活,忠于爱情的人们

朗读者1-12期经典开场白(朗读者不仅是一档电视栏目)(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