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1)

中国的古人在《礼记》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耻近乎勇。意思是一个人知道羞耻,那么他就已经接近勇敢了。

这段时间,捷克总统泽曼在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会谈时,为1999年捷克曾投赞成票支持北约轰炸南联盟的行为,进行道歉,请求塞尔维亚人民的原谅。(注:塞尔维亚曾是南联盟的一部分,南联盟全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泽曼表示,当初曾想反对北约的决议,却孤掌难鸣,但这不能成为借口,捷克当时缺乏勇气。对于泽曼的道歉行为,武契奇表示塞尔维亚将“永远感激”,因为这是自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第一次有人为当年的行径道歉。

事实上,捷克曾经是北约最为强劲的对手——华约组织成员国之一,(注:捷克前身为捷克斯洛伐克,该国于1993年分离为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在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中,捷克由于地理位置上身处欧洲核心地带,更是北约与华约对峙的前沿阵地。

那么曾经身处北约敌对阵营的捷克,为何成为了北约的成员国?昔日与北约抗衡的华约又去了哪里?本期内容,就简单地为您介绍一下,北约逝去的对手——华约组织。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2)

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上,北约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国际组织,经常出现在各种国际新闻中,最为频繁的莫过于“北约东扩”、“俄罗斯抵制北约东扩”等诸如此类的字眼。

这个目前拥有包括美国在内,共30个成员国的军事同盟集团,给俄罗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让俄罗斯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对付它们。

但如果沿着历史的长河上溯至几十年前,那时的俄罗斯并不孤单,对付北约的力量有包含俄罗斯的苏联,还有包含了苏联的华约组织……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3)

1945年二战结束,苏联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与苏联临邻的欧洲东部国家,纷纷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与之对应的是在欧洲西部,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靠拢在一起,并且由美英等国率先挑起了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

先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呼吁美英等国联合起来对抗苏联,接着美国总统杜鲁门又抛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政治等手段,把西欧国家都拉到自己身边,充当遏制苏联的工具。

1949年4月,美、英、法等国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注:简称北约)

北约成立后,美国重新武装战败的联邦德国,(注:德国战败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民主德国,西部为联邦德国)并让联邦德国在1955年5月5日加入北约。

这一事件直接刺激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等国认为此举是在复活德国的军国主义,为了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同年5月14日,苏联和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波兰首都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随后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注: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抗衡对峙的局面。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4)

这种抗衡对峙可以说是冷战史的重要一部分,最典型的表现,当属双方在核力量以及常规军事力量上不断竞争,并且双方都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进行直接的示威。

以华约为例,从1961年至1979年,仅大规模的军演就举行了100多次,人数少则数千,多则数万。

尽管事后我们把这些演习称之为演习,但在那个年代,谁也说不准演习会不会成为实战的开始。北约与华约就这样一直在竞争与示威中,有来有往的度过了三十多年。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5)

在这三十多年中,捷克还不叫捷克,而是叫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同时也是缔结《华沙条约》的东欧8国之一。

根据《华沙条约》的有关条文,捷克斯洛伐克调拨了8个师的兵力,与其他国家组成了华约的联合武装部队,归属联合司令部指挥,苏联也根据有关条文,在捷克斯洛伐克驻扎了兵力,八十年代时这个兵力人数约为5个师。

其他华约成员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类似,都调拨了本国部队参与华约联合武装,苏联也有驻军在华约成员国的领土上。

不过苏联驻军既是对抗北约的力量,也是苏联控制其他成员国的手段,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就曾被苏军控制过,不得不中断了本国的改革事业。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6)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颇具“新思维”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除了自己进行改革,也鼓励其他华约成员国自行决定本国内政,实施改革,至于这些改革的结果是什么,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

在进行改革前夕的1985年4月,华约国家曾召开一次首脑会议,把《华沙条约》延期了20年,20年到期之后还可以再顺延10年,并且大家一致商定:只要北约继续存在,华约就不会解散。

然而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的是,在随后的浪潮中,昔日的旗帜不但被撕裂,而且还变了颜色,这次会议的成果也成了空中楼阁。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7)

1990年6月,华约国家召开会议提出: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过去的对立条项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会议要把华约从军事同盟改为政治同盟,并要求北约也这样做。

结果会议刚结束,匈牙利就提出退出华约,随后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其他成员国,也纷纷要求退出。

1991年7月,成员国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废除有关条文,正式解散了华约组织。

从1955年成立至1991年解散,华约前后存在了36年。但是在华约解散之后,昔日的对手北约非但没有解散的迹象,反而规模比以往还要庞大。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8)

原本,北约是为了应对苏联等力量而成立的,苏联既然已经不在,当时的人们认为北约也应该停止存在,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没有对手的拳击手”,甚至连北约组织的一些领导人,都在思考北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中东欧出现的安全真空地带,加上一些国家出现的动乱苗头,和对军事力量依然庞大的俄罗斯的心理恐惧,让北约国家决定维持这一组织。

此外,美国也希望继续通过北约来控制欧洲,并用北约来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再有就是中东欧的一些国家亲近欧洲,远离俄罗斯的想法,都成为了北约继续维持,并且不断壮大的动力之一。

于是北约在进行必要的职能调整之后,选择继续存在,吸纳原华约成员国和原苏联加盟国的措施随之跟进。由于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在东边,所以人们便称之为“北约东扩”。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9)

1991年11月,北约国家在罗马召开会议,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开始与中东欧国家建立制度化的关系。

1994年,北约又提出“和平伙伴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加强整个欧洲的政治、军事合作,巩固稳定消除威胁,推广民主原则。这个“和平伙伴计划”也被看作是北约东扩的启动步骤。

紧接着在1997年和1999年,北约又拿出“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和“成员国行动计划”。总之,北约通过这些手段或机构,不断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同时为那些有意向加入自己的国家行方便之门。

1999年3月12日,原华约组织成员国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经过两年的入约谈判后,加入北约组织,正式拉开了北约东扩,俄罗斯反东扩的斗争大幕。

时至今日,尽管昔日的华约国家大部分都成为了北约组织的成员国,(注:它们是德国、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这场东扩与反东扩的斗争却依然在继续,只不过与当初相比,北约在吸纳新成员的过程中顾虑更多,俄罗斯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制约力量也在一天天增强。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10)

最后让我们再把目光放到捷克身上,这个曾经是华约组织成员国的国家,在1989年的剧变之后,选择“回到欧洲”,回到欧洲之前的1993年,捷克与斯洛伐克分道扬镳,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捷克,时任捷克总统哈维尔就说道:我们是北约大家族的一部分。

1994年捷克与北约签订“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开始与北约进行合作,捷克的军队与北约军队举行演习,军人们去往北约国家的军事院校接受培训。捷克的外交和国防等事务,也按照北约的建议进行改革。

1997年7月,捷克开始与北约进行谈判,积极为加入北约而努力,最终在1999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北约,3月24日北约开始对南联盟进行轰炸,捷克支持北约的决议。

北约连续78天轰炸南联盟纪录片(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11)

作为一个为了“回到欧洲”努力数年之久的国家,似乎并没有别的选项可以供它选择,所以最应该道歉的,或许不是当时初来乍到的捷克,而是北约组织,是北约组织中一些唯恐天下不乱,打着“人权”旗号,却肆意践踏人权的国家。

内容来源:

曹丽玮:《浅析北约东扩问题》,《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第1期

叶章蓉:《北约的战略前景》,《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5年第1期

胡瑜:《北约对中东欧国家的社会化改造——以捷克和罗马尼亚为例》,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张晓:《社会主义国家的畸形军事合作——华沙条约组织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