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孝庄对苏麻喇姑说,你要当好玄烨的姐姐又要做皇帝的奴才,你要做姐姐一样的爱护弟弟玄烨且如奴才一样忠诚玄烨。

这句话让苏麻喇姑永远记在心里,她不会越雷池半步,曾经因为一声婆婆而获得孝庄太后的青睐,后因说错一句话而险遭顺治皇帝下令活埋,真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在这深宫之中学会如履薄冰才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1)

苏麻喇姑作为玄烨身边贴身宫女,她要负责一应俱全的照顾好皇帝衣食住行,而后宫太监总管吴良辅却是鳌拜的干儿子,这个家伙仗着首辅鳌拜的势力栽赃陷害玄烨最为倚重的贴身侍卫倭赫,鳌拜也想乘机换掉皇帝周围侍卫以便更好掌控宫禁。

康熙皇帝眼看着倭赫被鳌拜以擅骑御马犯大不敬之罪杀了,他想下旨治鳌拜先斩后奏的死罪而被无视,鳌拜武人出身对康熙吆五喝六指手画脚,这个时候只有苏麻喇姑站出来镇住了鳌拜,她是孝庄太后派来服侍皇帝的,在鳌拜心中苏麻喇姑代表太后。

年幼的皇帝在权臣鳌拜的阴影里长大,苏麻喇姑以姐姐般的关爱给了他君临天下的自信和勇气,后来玄烨的老师魏承谟犯了鳌拜的忌讳,魏承谟以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王莽篡挣的故事来说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鳌拜认为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借古讽今指出自己权臣乱政。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2)

魏承谟不久被孝庄太后晋升为吏部尚书,他主管全国官员的考评任用,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最大程度做到按照大清律例和祖宗家法习惯来维护满汉平衡,但是鳌拜觉得魏承谟当了自己乾纲独断的道。

在跑马圈地问题上,魏承谟与鳌拜发生了冲突,一时间两人势同水火,为了稳定朝局维护满洲八旗的权力正统,两权相害取其轻,孝庄太后亲自贬降魏承谟到地方任职远离京师,魏承谟的儿子魏东亭继续留下来做伴读。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3)

苏麻喇姑和魏东亭陪着康熙进入了人生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康熙失去人生导师开始自我成长探索的过程,鳌拜给皇帝聘请了先帝老师济世来做帝师,济世不讲典故也不讲诗词歌赋,更不论经世致用,他只要皇帝认真完成经典来沉淀自己学问。

苦闷的皇帝在迷茫的精神世界里寻不到新的出路,这个时候民间书生的苏麻喇姑建议皇帝到民间去微服出巡一番见识人间烟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这些都比名师指路要强很多。

苏麻喇姑在皇帝学习和人生方向遇到瓶颈的时候化身知心姐姐来疏导迷茫指引了方向,康熙与她一起遇到了怀才不遇的天纵奇才伍次友,伍次友论圈地乱国的奏对针砭时事具有很强的政治大局观和改革魄力,这样的见解让康熙皇帝思想跳出了做一个贤君的桎梏开始思考做一个自知之明的明君。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4)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5)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6)

伍次友成为了帝师,他为少年天子传道受业解惑,如何做一个好皇上这样的大课题被伍次友分解成汉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段来进行详解,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理论修养和社会实践来验证,对于皇帝而言也就是治国理政的能力培养。

苏麻喇姑照顾好了弟弟玄烨身心健康,但是她却对弟弟伟大君王梦想无能为力,伍次友弥补了苏麻喇姑的不足,他们两个人可谓康熙良师益友。

康熙逐步到了亲政的年龄,亲政的第一步是大婚,政治婚姻不需要爱情,爱新觉罗家与权贵赫舍里家族联姻,这样就形成了首辅索尼拥戴皇帝亲政。新婚之夜,玄烨找到苏麻喇姑,他对苏麻喇姑的感情超越姐弟君臣而可以说是爱情,但是苏麻喇姑心中一直装的是伍次友,她对皇帝只有亲情而不能有爱情。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7)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8)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9)

康熙王朝苏麻为啥不嫁给康熙(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10)

玄烨与皇后赫舍里后来感情很好,他们的儿子胤礽被册封为太子,爱屋及乌,苏麻喇姑开始尽心照顾皇后和太子。后来太子胤礽被八爷党陷害面临罢黜,关键时刻已经出家的苏麻喇姑拿出孝庄太后懿旨组织了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做完了婆婆交给她的事,苏麻喇姑油尽灯枯香消玉殒了。

苏麻喇姑就像紫禁城的一盏宫灯,她照亮了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人性的光芒,不过无情最是帝王家,当君临天下掌握生杀予夺大权麻木了身心,曾经的那点人性的光芒也就不复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