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使用管理

测量设备管理模式

1、集中管理型

测量设备管理软件自主可控(短小精悍的测量设备使用管理)(1)

2、分散管理型

测量设备管理软件自主可控(短小精悍的测量设备使用管理)(2)

3、集中分散管理优缺点对比

测量设备管理软件自主可控(短小精悍的测量设备使用管理)(3)

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1、建档

建立仪器设备管理表——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与型号、 校验周期、允许误差、放置地点、校验种类(内校、外校、 免校)。

2、区别需要管制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分2大类:

3、下面哪些仪器设备是需要管制的呢?

-标准或参考物资

-计量器具

-仪器仪表

-特殊测试设备

-治具、夹具及制程监控仪器或设备

-测试软件

设备校验周期设定

仪器设备/标准件的种类。(NCSL工程直觉法规划:物理量长度、温度、压力、流量、质量为12个月;电量6个月);

测量设备使用与保养

一、使用前的准备原则

二、使用时的原則

三、使用后的维护原則

四、一般注意事项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大气压及光线照明等影响;

量具本身的影响:如刻度划分不均、灵敏度发生故障、精度面受损伤、內部生锈、机件松动、装置不良或受使用次数(时间) 而磨损衰化。

测量人员技术影响:如保养不良、事后检校不确实、量测压力不当、被量测物夹持方式不对、观察姿势不正确、使用方法不对及读数错误等。

被测对象的影响:量测面有油污杂质、受热受压之变形、精度面受损等。

选用不当量具的影响

--检校不同之量器或工作,应用不同精度之量器。

--一般依被检校者之精度选用适当量器,量器之精度必須是被量測精度之3-10倍。

--同精度同允许误差之量器不可作校验之用,亦避免作相互核对之用。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