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学骑自行车(学骑自行车)(1)

有段时间,窦好好对学骑自行车产生了兴趣。我曾经教过她一两次,后来摔了跟头,兴趣消退。暑假里,孟果果来到我们家,好好得知她已经会骑车了,好胜心顿时作怪,缠着我教他学骑车。

满大街都是共享单车,骑车的小孩也很多,可是,这是不对的呀!每一辆共享单车上,都醒目地标注着“禁止12岁以下小孩使用单车”的提醒。互联网上,也有不少破坏单车、骑单车出事的文字报道和视频。

明明是不对的,孩子却想学,我该不该教呢?想了一想,我答应了她的要求。但是,我也有条件:一是早上要陪着我去鱼梁洲边上的汉江里游泳;二是只能在家属院或者鱼梁洲这样的非交通主干道骑行。我们就这么愉快地成交了。

白天我是没时间教她骑车的。一大早六七点钟,我就喊她起床,本来她也是起床困难户,但是一听到我要教她骑车,一骨碌就爬起来了。从家里到鱼梁洲的这段路程,我骑着车,她跟着跑,也算锻炼了身体。到了鱼梁洲上,人少车少的地方,我开始教她骑车。

真正实施起来发现,这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好好只有八岁半,身高只有一米三,我要扶着她才能骑上自行车,双脚还不能蹬着脚踏板活动一周,骑行时屁股要两边扭动,脚才能够着脚踏板。如此一来,平衡就不易掌握,忽左忽右,随时都可能歪倒。我要跟在后面,手扶着车座(共享单车都没有后座椅可扶),跟着一路小跑。第一天,她学骑了一公里,我跟着跑了一公里,全程手扶,不敢丢手,我的身体和精神压力都大。她还想继续,我已是气喘吁吁,宣布停止。

第二天,重新开始。试着偶尔丢手,让好好自己骑上几米。她对此是恐惧的,毕竟以前摔过跤。她不时回头,发现我丢手就要大声呼喊“不要丢”。当她回头的时候,车子更容易倾斜,我一边赶紧扶好,一边命令:“眼睛看着前方,不要回头!”她则回应:“那你不要丢手!”这个阶段的她,一旦摔了跤,就可能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学骑车这件事可能就中断了。我想尝试放手,又不敢多放手,矛盾中纠结,身心疲惫中坚持。

第三天,好好骑车的胆子就大些了,掌握平衡的能力也强多了。她能够接受我的偶尔放手,独立骑行的距离也在延长。这个阶段的我,依然是要跟着她一路奔跑的,相隔三五米远。看到她要歪倒的时候,快速上前扶住。偶尔会摔倒,我会及时上前,拉起,安慰,告诉她:“没关系,摔几跤,你就学会骑车了。”

第四天,我把好好扶上车座,往前轻轻一送,她就开始向前骑行了。我不再一路相伴,目送她越来越远。她到了前方离我五六十米远的地方,才开始呼喊:“爸爸,我想下来,你快来扶我!”我没有奔跑,只是下指令:“脚不要蹬踏板了,慢慢减速,然后自己下来!”居然,她真的自己下来了,一时间,脸上全是兴奋和自豪:“爸爸,给果果发视频吧,告诉她,我也会骑车啦!”

在学骑车的过程中,孩子从期待、恐惧、到大胆、最后到自豪,我作为父亲兼教练,状态和心态依次是担心、劳累、偶尔放手、完全放手,最后,我们共同取得了这件事的成功,收获了成就感。

12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骑车上路的,但是我教孩子骑车这件事,我认为是正确的——

教她学骑车,首先是满足了她的求知欲,在她最想学习的时候因势利导,童年时期学东西是最快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身边有同事二三十岁了看到共享单车还不会用,因为小时候没有学会骑车,长大更不敢学了。

教她学骑车,不是现在让她骑着到处跑,或者将来就要指望拿自行车当代步工具,而是让她体验到学会一项新本领、一门新知识后的那种成就感和自信心,这会让她愿意去学习更多未知的东西。

教她学骑车,让我更加坚信,引导孩子学习,其实不用那么现实和功利,上学读书不一定就为了考高分、上名校,学一些看似没用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许是有用的。只要是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只要是在坚持朝前走,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