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湾镇东湖边万顷良田,盛产优质水稻,特别是糯米尤佳。金水河沿线家乡过年都有打糍粑庆丰年的习惯。家乡农人用水桶似的大木甑,蒸了满满一甑又一甑的糯米饭,满甑倒进一个大石头凿成的碓臼里。汉子们甩掉棉衣,手持圆头木杵或者干脆就是洗净了的锄头把,在糯米饭中戳、捣、翻、扭,越“打”越粘,每抽动一下木杵,都要付出百十斤的力气。三四人围着石臼,你捣我戳,东打西扭,上翻下压,“打”成一片胶着状态。“打”手们热汗挂珠,热气喷雾;围观的妇人孩子,帮忙的帮忙,捣乱的捣乱,欢笑狂喊,呼三喝四,人五人六,颠七倒八,忙得一塌糊涂,乐得乱七八糟,直“打”得饭粒不成饭粒,扯起粘得牵丝,才叫“打熟了”。妇人们早把案板擦拭干净,轻轻抹上一层油,以防粘黏,对汉子们招呼一声“起吧!”,两三个汉子便把木杵插进臼底,互相交织着围臼环走,搅得难解难分,把整臼儿的白生生一大团连“根”搅作一堆,抬将起来,往案板上一搭,抽出杵儿,捋尽粘附物,趁着呼呼热气上冒,捋起衣袖,挤压延展,将那雪白一团就揉整为车轱辘溜圆,平平整整一个大糍粑!
“糍粑”打成后,不能长久干放,那会成为切不动、砸不烂的铁板一块。要搁在一口大缸里,泡上净水存放。要吃就取出来,斩成条,再切成薄片——这就化整为零变成“年糕”了。孩子们雪夜围炉,除夕烤火时,最爱烧着吃。去几片“糍粑”煨在火灰里,不大一会儿就烤成两面金黄、内芯百嫩、鼓泡突起的“小枕头”,外壳焦香、内头糯软,别提多有味了!
用作早餐、宵夜的小吃,也很方便实惠。煎着吃,蘸上砂糖,加了甜味;炸着吃,用上麻油,添了香味;蒸热吃,图个软和,老人更爱。乡里人走亲戚送年礼,拿不出贵重的“买货子”,就实打实地搬上一团“糍粑”,顶在头上送去,城里人格外喜爱。
现如今农村大变样了,“穿的讲高档,吃的讲营养”。不过,代表一种地域节令文化的年糕——“糍粑”,绝不是“巧克力”能完全取代得了的。荆楚农家还是“糍粑”照样打,年糕依旧送,只是不晓得那千年老石臼被“打”穿底了没有?
(湖北日报客户端 嘉鱼频道通讯员黄建林)
此文选自由嘉鱼县文化和旅游局、嘉鱼县作家协会联合编著的《南有嘉鱼》丛书。该书已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发行。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