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的突破点(字节跳动也在踏上通往元宇宙的冒险之路)(1)

文/Nina Xiang

Facebook的母公司Meta试图在西方主导被称为"元宇宙"的未来虚拟世界,而中国的科技巨头字节跳动也想实现它在东方这一领域里的领先地位。该公司在2021年实现了580亿美元的营收,并正在组建一个和Meta相似的元宇宙硬件、内容、软件和平台阵容。

虽然字节跳动在中国的科技产业监管环境下一直保持着低调,但就押注元宇宙而言,它是中国最雄心勃勃的科技公司。

不过,这是一条有风险的道路:Meta在2021年因与元宇宙相关的投资而损失了100亿美元,而且其股价出现了螺旋式下跌。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互联网的下一阶段将是三维的、以体验为基础的,但没有人能确定,大家是否以及什么时候会大规模地购买和佩戴虚拟现实(VR)头盔。

即使Meta迄今已累计售出1,000万台VR头戴设备,但假如它想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达到任何规模,也需要很高的增长率和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对于Meta和字节跳动这样的元宇宙早期探索者来说,如果押注结果像预期那般显现,那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遇上了一座最大的金矿。

但也可能会有严重拖累两家公司业绩,甚至威胁到它们未来的另一种结果。毕竟,从谷歌眼镜、索尼AR眼镜,到《第二人生》网游(Second Life),虚拟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热潮曾经失败过很多次。

硬件:Quest vs. Pico

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VR头盔制造商Oculus(现在更名为Quest)。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数字,我们可以参考ABI Research的数据:整个VR和AR行业在2020年全年的融资和并购总额也是20亿美元多一点。

通过类似的方式,字节跳动在2021年8月以大约90亿人民币(14亿美元)这一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收购了中国VR头盔制造商Pico。根据一家名为Tuolu0的中国研究公司的数据,这相当于中国XR(扩展现实)行业2021年记录的融资和并购交易总额的近一半。

另一个衡量这个价格有多高的方法,是将其与一个接近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AR/VR头盔的出货量为1,120万部,其中Meta的Quest 2占据了78%的市场份额。DPVR和Pico这两家中国公司则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占据着全球市场份额的5.1%和4.5%。

DPVR是和Pico咬得很紧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略高,且刚刚在2021年11月完成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融资,这表明风投人士对DPVR的估值约为数亿美元,与字节跳动收购Pico的价格相差甚远。

字节跳动是唯一一家对XR硬件公司进行直接收购的中国科技公司,该公司没有回应就其XR业务和元宇宙计划置评的请求。

另外据报道,腾讯正在与多家VR头盔制造商进行谈判,但尚未得到证实。今年1月,腾讯收购了一家名为黑鲨科技的小众游戏手机制造商,并可能会利用这家公司开发一款内部VR头盔。由于数次进军硬件领域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腾讯在XR硬件领域的战略仍处于保密状态。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已经投资了美国的AR初创公司Magic Leap,最近又投资了一家中国的AR眼镜制造商。相比之下,百度内部没有XR硬件业务,而华为则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其VR产品了。

除了是中国唯一一家在公司内部拥有XR硬件部门的科技公司,字节跳动在收购后所做的事情,也暴露了它对下一个技术前沿的雄心。

字节跳动拥有6亿多抖音用户,为了推动Pico的销售,公司开展了大规模且昂贵的营销活动,目标是在出货量上赶上并最终超过Meta的Quest。

通过吸引抖音网红和娱乐明星,Pico仅在春节期间就对字节跳动的精准算法所“精心挑选”的用户实现了11.3亿人次的总曝光量。

此外,该公司还提供了大量的折扣和赠品来推动销售。在2022年早些时候的一次抽奖中,Pico赠送了3,000个Pico Neo 3耳机,零售价为2,500元人民币(389美元)。

有趣的是,Pico和Quest其实是“近亲”。前者成立于2015年,从歌尔股份孵化出来,而该公司正是Quest的制造商,Pico的创始人周宏伟也曾任歌尔股份的副总裁。作为一家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歌尔股份服务于苹果、华为和小米等公司,并同时生产Pico和Quest。

Pico和Quest之间的竞争将在全球舞台上展开。今年4月,Pico以测试版的形式进入了欧洲消费者市场,下一步将扩展到日本和韩国。

两家公司还将在实体店展开竞争。Meta将于5月在加州开设一家线下零售店,而有传言称Pico今年将开设数千家门店(包括授权的线下经销商)。

那么,字节跳动的疯狂支出能支撑Pico销售额的持续增长吗?这将取决于用户体验。毕竟,VR头盔只是一个访问虚拟现实内容的工具。如果没有吸引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游戏,最好的VR头戴设备也不过是一块无用的塑料。

内容和平台

字节跳动和Meta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大量VR头盔的原因是,它们在硬件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将使其成为关键的VR内容分发中心。这就像iPhone的全球市场份额使其App Store成为领先的应用程序购物中心一样。

如果字节跳动和Meta能打造出最大、最宏伟的元宇宙购物中心,它就将吸引到最好、最多数量的开发商和创造者在其购物中心“开店”。

Meta和字节跳动分别建立的购物中心就是Meta Quest Store和Pico Store。就像苹果的应用商店一样,用户可以在这里访问虚拟现实内容、应用程序和游戏。Meta Quest Store拥有超过1,000款应用,其中一款名为《Beat Saber》的热门VR游戏仅在Quest Store就获得了1亿美元的终身收入。

Pico也在迎头赶上。Pico Store中有超过425款应用,其中游戏应用占了五分之一。因为设备的销售量明显滞后于Quest,因此Pico商店的流量和用户可能远远落后于Quest商店。

不过字节跳动正在积极缩小这一差距。从去年12月开始,Pico Store推出了9款新游戏,而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Pico还在去年11月举办了VR电竞节,为新用户提供了巨额奖励。

除了聚合第三方应用程序,用户进入这个购物中心时还会看到由购物中心所有者直接经营的商店。想想iPhone是如何预装了一套几乎可以满足你所有需求且不可删除的应用程序吧:FaceTime、iCould Drive、iTunes等等。

Meta和字节跳动也在自己的VR内容商店中预装了自己的应用。对于Meta来说,这些应用是Horizon应用套件:Horizon Home是一个入口空间或欢迎大厅,是用户戴上Quest时首先看到的东西;Horizon Worlds是一个类似《第二人生》的平台,创作者可以在这里创建用户生成的内容;Horizon Venues允许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观看音乐会、体育和其他活动;Horizon Workrooms则用于远程工作。

字节跳动当然也会提供类似的服务。2022年1月,字节跳动在中国推出了一款名为“派对岛”的虚拟世界社交网络应用的内部测试版本。就像Meta的Horizon Worlds一样,它允许用户生成自己的化身,并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社交。几个月前,字节跳动又在东南亚推出了一款名为Pixsoul的类似应用。

这些应用程序是否是字节跳动对Horizon的回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何购物中心的所有者,或者用技术术语来说,生态系统的建设者,都会在显著位置插入他们自己的应用程序,以实现控制和利润最大化。

此外,商场老板需要为开店提供便利性,字节跳动和Meta都在致力于此。Meta推出了构建元宇宙内容的工具,包括帮助开发者构建混合现实内容的工具、现实世界的3D重建工具、AR效果工具和化身生成器。

而字节跳动则在过去两年里投资了好几家数字人类和虚拟偶像的初创公司,并在2021年底投资了一家云数字孪生公司——众趣科技。该公司专注于AI机器视觉和3D技术,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空间漫游体验。

到目前为止,Meta和字节跳动搭建的元宇宙购物中心是最大、最完整和最全面的两个综合购物中心。问题是,人们会来吗?

结论……

Meta在进军元宇宙方面遥遥领先,而字节跳动似乎是唯一一家决心通过复制Meta的战术来颠覆其计划的科技巨头。

但是科技界的知名人士对元宇宙这个概念存在众多分歧和不屑,例如谷歌CEO Sundar Pichai就不喜欢使用这个词。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对它则有自己的说法:全真(包罗万象且真实)互联网。

每一家科技巨头对事物的发展都有各自的愿景,而字节跳动的中国管理层和扎克伯格对元宇宙的看法完全一致,这令人惊讶。

如果字节跳动和Meta的元宇宙蓝图按计划进行,这意味着未来的虚拟世界将呈现出与移动互联网类似的特征:分割、集中和混乱。

用户可能会被一堆电线和塑料盒缠身,并对众多的帐户、虚拟化身和孤立的体验感到沮丧。

然而,出错的原因也可能有很多。除了用户采用和技术准备的不确定性之外,我们日益混乱的现实世界也可能会对虚拟世界产生影响。

比如国家政府可以禁止某些公司产品在该国的销售。如果中国政府认为虚拟现实不健康或无益,它也可能限制消费者使用虚拟现实,就像它限制电子游戏那样。新的法规可能会拆分公司或迫使公司做出改变,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作为用户,除了接受这些科技亿万富豪眼中对我们有利的决定之外,我们或许还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

例如,扎克伯格去年在航空旅行上花费了160万美元,但他同时又告诉我们,在元宇宙里的旅行可能会让真正的旅行变得不必要。

这就是我们可以要求的一件事:要求我们的科技霸主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文作者Nina Xiang是福布斯撰稿人,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