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阻击战,军事史上最壮烈的战役之一。

打这一仗的主力是东北野战军4纵。

4纵是以1945年渡海北上的胶东子弟兵为主组成。

4纵司令员吴克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12师师长江燮元、10师政委李丙令、34团政委江民风、副团长江雪山、36团团长江海28团团长鞠文仪、炮团团长王一萍等都是从胶东战场走出的中高级军事干部。

塔山阻击战,4纵打出了4个英雄团,分别是:

塔山英雄团

第12 师34 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光荣称号。

四野最惨烈的一战塔山阻击战(胶东子弟兵的铁血之战)(1)

34团团长焦玉山、政委江民风。

该团前身为1940年组建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第16团。

1945年9月改称5师14团。进入东北后,1945年11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10团,1946年2月为4纵12旅34团,1948年为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

这个团的1营副营长鲍仁川是莱阳人,是著名战斗英雄。

战斗中,鲍仁川率领团通信队一个连激战六个日夜,阻击了敌军两个团又两个营兵力的疯狂进攻。

与鲍仁川并肩作战的战友中,有一个龙口人,叫张万年,时任团通信股长,后来成为军委副主席。

1956年,鲍仁川升任367团团长,当时的副团长是张万年。

白台山英雄团

第12 师36 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光荣称号。

四野最惨烈的一战塔山阻击战(胶东子弟兵的铁血之战)(2)

“白台山英雄团”是1945年11月由胶东军区原北海独立1团2营,在庄河、大东沟一带补充部分新兵扩建成军的。

1946年2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4纵12旅36团。

团长江海也是胶东战场走出去的骁将。

白台山阵地打得十分惨烈,36团顶住了蒋军3个师的轮番攻击,部队伤亡也很大。

塔山英雄守备团

第10师28团被授予“塔山守备团”荣称号。

四野最惨烈的一战塔山阻击战(胶东子弟兵的铁血之战)(3)

团长鞠文仪和政委张继璜。

鞠文仪为山东文登人。

该团前身为胶东军区第14团。1945年9月改称6师16团。1946年2月为4纵10旅28团。

这个28团中,有两个了不起的连队:4连,“任常伦连”、5连,“长岭连”。

28团与侯镜如的所谓“赵子龙师”正面硬刚,顽强的28团一天伤亡700多人,平均每连伤亡70多人,硬是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阵地寸土未丢。

威震敌胆炮团

纵队炮团被授予“威震敌胆炮团”光荣称号。

四野最惨烈的一战塔山阻击战(胶东子弟兵的铁血之战)(4)

团长王一萍,政委郑戈令。

这个团成立于1945年10月3日。组成部分比较复杂,莱阳人占比很高,大约有4个连,另有蓬黄掖等几个区中队与延安炮校干部及部分新兵组合而成。当时称东满自治军炮兵1团,1946年5月与4纵炮兵营合编为4纵炮兵团。

四野最惨烈的一战塔山阻击战(胶东子弟兵的铁血之战)(5)

团长王一萍是老资格的炮兵,曾在黄埔军校所属交通辎重学校学习炮械,后在延安任炮兵教官,抗战初期来到胶东,是胶东炮兵部队的创始人。

王团长炮兵技术登峰造极,还画得一手非常专业的作战地图。

四野最惨烈的一战塔山阻击战(胶东子弟兵的铁血之战)(6)

塔山阻击战,面对敌军的优势炮火,炮团打得机动灵活,创造了多个经典战例。

第一天800发炮弹打得敌军波浪式进攻“接不上捻子” (吴克华语,后成炮兵内佳话)。

第二天,“大炮上刺刀”,抵近敌军阵地,炮弹打得又准又狠。

战场上的发明“先3秒,抢5秒”、重炮吓跑敌舰、夜间大炮袭击、高射炮防空,都是炮团的杰作。

整个阻击战,炮兵团打得敌人垂头丧气、闻炮丧胆,给阻击部队有效支持。

此一战,4纵打出了威名,也打出了经典,胶东子弟兵再次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

国民党军队投入11万精兵,硬是遭到只有1万人参战的4纵强硬阻击,没有越过封锁线一步。

在辽沈战役中第4纵队被授予荣誉称号和荣立战功的人数居东野各纵队之首。

1948年11月1日,野战军统一整编,第4纵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1军。

致敬!英雄的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