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出家为僧,叫度僧,“度”是使人“脱离尘俗”和“出阔生死”之意,因出家为僧尼必须剃去须发,故又称“剃度”,剃除须发后,要穿上僧尼衣服,此即所谓“落发染衣”(“染衣”即僧衣),削发以后,寺院还要为这些初入佛门的出家人举行隆重的授戒仪式,授戒,一般要在戒台进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韦陀护法神像意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韦陀护法神像意义(护法神之十八戒神)

韦陀护法神像意义

俗人出家为僧,叫度僧,“度”是使人“脱离尘俗”和“出阔生死”之意,因出家为僧尼必须剃去须发,故又称“剃度”,剃除须发后,要穿上僧尼衣服,此即所谓“落发染衣”(“染衣”即僧衣),削发以后,寺院还要为这些初入佛门的出家人举行隆重的授戒仪式,授戒,一般要在戒台进行。

大的寺院在庙中都设有戒台,最著名的是“中国三大戒坛”,即北京戒台寺的戒台,福建泉州开元寺戒台和浙江杭州台庆寺戒坛,其中北京戒台寺戒台,又有“天下第一坛”之誉,北京戒台寺创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武德年间,寺庙依山势高低而建,戒坛殿在寺庙的第六进即最后一座院落,大殿正中就是那座“天下第一坛”,戒台为汉白玉筑高台、平面呈正方形,高一丈有余,共有三层,每层戒台都有须弥座,三层戒台合起来象征佛教徒崇拜的圣地——须弥山,每层石台四面都携有文饰和石龛洞,雕刻精致,为明代原物。

在每层须弥座的束腰处,都雕刻出许多小佛龛,上层台子四面共28个,中层白子36个,下层共49个,共计113个,在每个小佛龛里,皆有一位小神,这就是所谓“戒神”了,何为戒神?戒神就是护戒之神。佛教传说,他们原本都是妖魔,因受如来佛法教化而皈依了佛教,侍奉三尊(释迎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保护天下出家人,因而被封为戒神。那一排排戒神,成风凛凛,神态各异;有面目狰狞、两臂生翅的大药叉神:有似人似妖,怒目圆睁的罗利神;有威风凛凛、顶盔贯甲的神将:也有飘飘欲仙、容光焕发的圣母;还有道貌岸然、展卷凝思的书生

受戒仪式很是隆重,坐在中间的是住持,两旁是教授师,这是谓“三师”;还有七位老僧分列两侧,称“尊证和尚”,是见证人,所“七证”;合起来叫做“三师七证”,在受戒前还要举行“烧痂”仪式,是在出家落发的佛徒头上点燃几个塔形残香头,让其燃烧至熄灭,以表“愿以肉身作香,燃点敬佛”的无比虔诚。在和尚头上所见的“疤点”,就是“烧痴”后留下的“虔诚”。由于受戒的级别不同,而有三、九、十二个痴点的差别。戒台寺戒坛传授的是戒律中最高级的“菩萨戒”头顶要烧十二个痂点。

新出家的僧人受戒后,寺院发给“度牒”即合格僧人身份证,上面写明受戒日期和“三师七证”的法名。受戒后的僧尼可以拿着度牒,随意到各地寺庙游历,当会受到热情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