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

第1章 纪录片行业概况1.1纪录片行业简介1.1.1纪录片的涵义及分类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即非虚构性;纪录片不是客观实录,而是创造性的处理,也就是带有纪录者的主观阐释。它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具有独有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审美功能。

纪录片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政论纪录片、时事报导片、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生活纪录片、人文地理片、舞台纪录片和专题系列纪录片等。

1.1.2纪录片的制作过程

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前期策划、中期拍摄以及后期剪辑。

(1)前期策划

纪录片创作是一个长期跟踪的过程,在拍摄之前,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策划思路。在开机之前需要预采,即和拍摄对象充分接触。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前期策划的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制作周期可以操控的文化类、历史类纪录片,前期策划过程通常与文献资料的搜集、专家的咨询、纪录片文案的写作联系在一起。

(2)中期拍摄

经过前期策划,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导演的头脑中基本清楚,就进入中期拍摄阶段。一般常态的生活比较琐碎,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具有矛盾冲突,产生戏剧性,所以,对于纪实类的纪录片的拍摄而言,拍摄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3)后期剪辑

剪辑是从纪录片的素材到成片之间最重要的环节。纪录片的剪辑就是通过蒙太奇的语言对拍摄得到的镜头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作品。根据镜头所承担的不同意义,剪辑可以分为叙述性剪辑和表现性剪辑。

1.1.3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萌芽期,从专题片独立出来(1981-1992)

很长一段工夫,中国的纪录片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专题片。它以单一的表现手法表现着单一的功能:即以官方的视角和高度权威的地位,至上而下地宣导、传达、解释某一事物或者精神,以完成其宣传教育功能。1981年《丝绸之路》以新的姿态和观众见面,算是中国纪录片的开端。往后的十年,中国纪录片逐渐构成规模,从专题片中独立出来。

(2)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新纪录运动兴起(1993-1995)

1993年,中国纪录片协会正式成立。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开创了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生活的先例,创下了上海电视台收视率第一名。同年,地方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一种口号:"讲述老百姓本人的故事"。经过讲述大人物的小故事,来表现社会的大背景。在这两个栏目的带动下,类似的纪录片栏目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掀起了一个时期的纪录片高潮。同年也兴起了中国纪录片领域的一场"新纪录运动"。中国纪录片迎来了历史上空前的繁荣时期。

(3)第三阶段:衰落期,市场化启动(1996-2003)

90年代中后期,纪录片开始衰落,作品数量、规模和影响力都急剧萎缩。《纪录片编辑室》的收视率由36%暴跌至7%~8%,《生活空间》也被迫加入荧屏。1996年5月举办了第5届北京电视周,其间,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被提上议程进行讨论。 世纪之交,电视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革,纪录片也随之启动了市场化运作。然而,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和广告量明显地比其它节目低,由于经济上资不抵债,不少卫星电视频道陆续取消了纪录片栏目,解散了纪录片部门,多数纪录片栏目凭着一股顽强的意志勉强支撑着。纪录片不只在电视台的命运岌岌可危,纪录片的电影票房也相当冷清。

(4)第四阶段:徘徊期,市场化全面推进(2004-今)

2004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深化影视业的机制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影视节目的制造与播出逐渐实行一切权与运营权的分离。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全面推进,迎来产业大发展。但是,在全面市场化的进程中,有许多困难。虽然费力不小,其效果似乎波涛不惊,能够在经济上获得利润的片子更是寥寥无几。在这一轮市场化改革中,旧事节目、文娱节目、法治节目等逐渐成为主流的"弄潮儿",而纪录片却在这一轮变革中沦为"落伍者"。为了解救纪录片市场,近年来学界和业界都纷纷献计献策,大胆开辟。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2)

1.2行业监管体制与相关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电视台为纪录片、真人秀栏目主要传播渠道。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是该行业的主管部门。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对北京市影视行业内容制作机构进行直接监管和业务指导,主要由政策法规处、宣传管理处、传媒机构管理处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等四个部门从法规政策的制定和监督实施、行业与机构的 监察审核、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指导和管理等角度进行相应的管理。

纪录片行业目前的行业性组织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与发展规划

表1.1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与发展规划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3)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4)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5)

数据来源:中泰证券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是国家支柱产业,各方面的扶持政策也不断推出。同时,监管部门对节目的内容提出了要求,需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行业产业链分析

纪录片、纪录片栏目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纪录片、纪录片栏目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发行收入和传统广告收入。纪录片行业产业链如图1.1所示。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6)

图1.1 纪录片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主要参与者介绍如下:

(1)内容制作商

内容制作商是整个产业链的最上游,负责节目的制作,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民营公司、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等。

(2)发行商

内容制作公司的制作的节目通常有两种发行方式:自主发行和委托发行。委托发行又有两种操作模式:卖断和代理。自主发行是绝大多数制作公司的第一选择,这样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委托发行常见于小规模或刚起步的制作公司。

节目的发行通常分为首次发行和二次发行。首次发行的目标一般为市场主体,主要是制作公司向中央电视台或省级卫视发行;二次发行则是向省会台以及地方城市电视台发行;随着新媒体播放平台的崛起,节目在电视台首播后通常会在网络平台再次发行。

(3)播放平台

电视台和新媒体播放平台是电视节目主要的播放平台。其中电视台是最为重要的传播主体。(4)网络运营商

网络运营商是播放平台与观众对接的服务商。电视播放的网络运营商为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新媒体的网络运营商为互联网运营商。

(5)广告客户

广告客户是电视节目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广告分为硬广告和软广告两种。硬广告即普通广告,通常在节目首尾、节目的中间插播,软广告在电视节目中通常以广告植入的形式出现。

(6)节目制作商

节目制作商主要是制作、发行节目的DVD 等传统存储介质。由于互联网传播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传统DVD 等传播介质逐渐退出消费市场,取而代之的是 类似Netflix之类的网络内容服务商。衍生品包括与节目相关的书籍、玩偶、服饰等周边产品。就整个产业链的收入流而言,这一环节在产业链中的比重很低。

(7)媒介研究机构

媒介研究机构主要作用是将观众对节目的评价反馈给播出机构,进而反馈给内容制作商。媒介研究机构通过调研、数据搜集、数据分析等环节出具研究报告。传统的电视播出方式下,收视率是一个节目质量最重要的指标,甚至节目的收入分成要通过收视率决定。

(8)观众

观众是电视节目的最终收看者。与传统制造业不同,位于产业链最末端的观众并非产业链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观众的收视情况对节目的收益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收视反馈渠道,收视好的节目广告收入、版权收入都会高,相反收视不好的节目会导致制作商亏损。

第2章 纪录片行业发展现状2.1纪录片行业发展概况2.1.1纪录片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1)纪录片投资、收入情况

2011年,被称为中国纪录片元年。这一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这一事件推动了国内纪录片市场化的进程。从图2.1可以看出 2015年纪录片总投资比 2014年约增长 60%,纪录片总投资额从 2010年到 2015年保持了 40%的复合增长率,收入保持了 46%的复合增长率,投入产出比平均约为73%。2010-2015年我国纪录片投资、收入情况如图2.1所示。

图2.1 2010-2015年中国纪录片投资、收入情况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7)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2)纪录片播出情况

2015年我国专业纪录频道和卫视频道全年共播出纪录片约76400小时,全年首播节目共约24000小时,首播比例是31.41%,与 2014年相比,播出总量提升了600小时,首播量提升了6000小时,首播比例上升7.67%。2011-2015年我国纪录片播出情况如图2.2所示。

图2.2 2011-2015年中国纪录片播出情况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8)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从图 2.2可以看出,2011-2015年我国纪录片播出总量不断上升,首播量也不断增加,首播比例在2015年之前有所下降,但在2015年大幅上升。2015年之前,国家出台各种政策要求电视台加长纪录片的播出时间,部分精品纪录片、纪录片栏目被各电视台反复播放以满足广电总局的要求,但精品节目的生产量并没有大的突破;2015年新媒体力量与纪录片发展相结合,《穹顶之下》成为一部现象级纪录片,再一次带动了纪录片行业的飞跃式发展。

(3)纪录片栏目细分情况

2015年我国播出的纪录片栏目(只统计卫视频道和纪录片专业频道)总计117档,其中首播的栏目103档,在不同频道重复播出的栏目14档。在首播栏目中,以自编自拍为主的栏目48档,占比46.6%;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28档,占比27.2%;完全外购的栏目27档,占比26.2%。与2014年的数据相比较,以自编自拍为主的栏目上升0.7%,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上升 0.7%,而完全外购栏目下降了1.4%。这说明纪录片栏目更加注重打造自己的栏目品牌,并对素材进行加工以适应本土的播出。2015年首播栏目细分情况如图2.3所示。

图2.3 2015年首播栏目细分情况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9)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新媒体已经成为纪录片的重要播放平台。截至2014 年,全网共有纪录片一万余部,占所有视频节目的16%。2014年全网纪录片点击量为 154.5 亿次,占全网视频点击总量的 1%。

(4)纪录片栏目收视率情况

2015年,国际频道纪录片栏目收视仍然保持良好势头,《走遍中国》、《国宝档案》、《远方的家》三档栏目连续三年跻身央视传统型纪录片栏目前五。省级卫视方面,江西卫视《传奇故事》连续三年收视排名第一,北京卫视《档案》栏目尽管收视率有所下滑,仍然保持了前五的名次。纪录片卫视频道方面,上海纪实频道占据了收视率排名前四席,表现强劲。

从题材分布上来看,统计的收视率排名前二十的传统型纪录片栏目中,社会现实类题材七档,占总比例的35%;历史人文类八档,占总比例40%;自然地理类栏目三档,占总比例15%;展播类栏目二档,占总比例10%。这说明,社会现实题材和历史人文题材纪录片栏目依旧是拉动收视率的主要力量。2014、2015年传统型纪录片栏目收视率排名如表2.1所示。

表2.1 2014、2015年传统型纪录片栏目收视率排名一览表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1.2纪实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更为逼真的媒介拟态环境,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纪录片栏目在创作观念上也随之出现分化。传统型纪录片栏目强调"纪录"的概念,关注现实世界,严格区分真实和虚拟;而创新型纪录片栏目则注重"纪实"的概念,模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分,以纪实手法创造一种真实感。在2015年,传统型纪录片栏目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而创新型纪录片则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形态单一、收视两极分化的隐患。近年来,纪实真人秀节目发展迅速,电视台收视率份额约占11%。真人秀节目已成为最主要的电视综艺节目形式,目前综艺节目占据电视台收视率的前三甲,2015年上半年其收视比重约为13.1%,占播出比重的2.4倍。2015年上半年各类电视节目收视比重如图2.4所示。

图2.4 2015年上半年各类电视节目收视比重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2015年网络综艺的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7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42%左右。2016-2020年网络综艺市场规模预测如图2.5所示。

图2.5 2016-2020年网络综艺市场规模预测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2)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真人秀栏目在收视率方面表现突出,《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取得了4.34%的平均收视率;《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也取得了2.29%的平均收视率,收视率方面远高于传统型纪录片栏目。值得一提的是,收视率排名靠前的真人秀拍摄对象均为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明星,且题材集中在游戏等领域。尽管各卫视、专业纪实频道、制作公司都开始向真人秀领域发力,但因为制作力量、资金投入、后期宣传以及题材和播出平台等因素影响,不同真人秀栏目平均收视率产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2015年主要真人秀节目收视率排名如表2.2所示。

表2.2 2015年主要真人秀节目收视率排名一览表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1.3新媒体力量强势爆发

(1)在线视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在线视频浏览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应用,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总体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同比增61.2%。当前以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网、优酷土豆为代表的主流在线视频网站均开设了纪录片频道,新媒体成为纪录片传播的重要途径。2011-2018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图2.6所示。

图2.6 2011-2018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4)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2)《穹顶之下》引爆新媒体平台

2015年新媒体力量的强势爆发,离不开一部里程碑式作品的推动。《穹顶之下》是继《舌尖上的中国》后又一部现象级纪录片。与《舌尖》不同的是,这是一部彻底的新媒体纪录片,专为互联网量身打造。播出7天后,该片下线,全网播放量总计高达3.2亿,创造了纪录片单片最高播放纪录。

(3)播放量破亿纪录片批量出现

过去一部纪录片观看人次过百万就已经是不错的成绩,过千万就成为话题纪录片。2014年,《你所不知道的中国》过6000千万播放量,成为年度耀眼作品;2015年之前,只有两季《舌尖上的中国》、两季《侣行》观看量遥遥领先,《念斌:沉冤得雪》单片观看量近1.2亿,共计三个纪录片项目播放量破亿;然而,2015年,播放量过亿的作品在几个月之内就新增4部、专题/专区新增2个。这一年,播放量必须过3000万才能挤入前十名榜单。纪实品牌专题/专区流量破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腾讯视频国家地理系列节目、凤凰视频的"创·纪录"剧场,都于2015年新上线,年内流量就已破亿,前者播放量累计高达4.3亿,后者上线11周就突破1.06亿播放量。

网络热播纪录片大致分以下几类:一是纪实类真人秀节目,如《侣行》、《跟着贝尔去冒险》和《我是谁》。此外,两季《客从何处来》的网络播放量也有望加入过亿队列;二是契合社会心理的热点题材,如《穹顶之下》和《念斌:沉冤得雪》;三是品牌产品,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形成品牌后,第二季关注度大幅度提升。

近几年来网络浏览量超过亿的中国纪录片有两个特点:有两项是单集作品(内容都与社会关注度高的社会问题有关)在单个平台的播放量过亿,其余系列片中,尚未出现单集、单平台播放量过亿的现象;二是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主要通过移动端来实现,手机已经成为新媒体主要入口,其播放量已占新媒体总播放量的六成以上,腾讯纪录片频道移动端占比超七成,优酷土豆则占比近八成。网络浏览量超一亿的纪录片如表2.3所示。

表2.3 网络浏览量超一亿的纪录片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5)

数据来源:《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

(3)新媒体成为大量纪录片的首选平台

随着新媒体平台价值的凸显,一向对电视平台存在较大依赖的民营制作机构,加大新媒体产品开发力度,与新媒体机构的合作步入蜜月期,很多作品把新媒体当做首选平台。

2015年,大陆桥在新媒体内容上的年投入过千万;五星传奇与多家新媒体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公司用三成以上力量在新媒体内容开发与生产;三多堂与爱奇艺联合投资制作《槑知识》,讲了一只猫和一只狗的故事,每集不到5分钟,12集获得3500万点击量。

6月27日,高晓松导演、讲述李开复抗癌故事的纪录片《向死而生》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乐视网、优酷、土豆等主流平台全网首映,加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助力,使这部纪录片成为2015年的话题纪录片,11天的总播放量就达5231万次。

2.2延伸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影视剧、网剧发展速度加快,新媒体与网剧的结合成为新的影视发展方向。纪录片影视资源的积累,有利于开展网剧制作等延伸产业,拓宽盈利来源。

根据骨朵数据显示,2014年全网网络剧总流量123亿,2015年上升到229亿,至2016年攀升至892亿,实现三年流量翻三番,网剧进入黄金期。2014-2016年网剧上线量与播放量如图2.7所示。

图2.7 2014-2016年网剧上线量与播放量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6)

数据来源:骨朵数据

第3章 纪录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3.1 纪录片行业主要竞争企业3.1.1大陆桥(837492)

大陆桥是国内最大的民营纪录片公司,专注非虚构类视频内容的创作及运营达20年。公司成立多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节目内容资源、视频素材资源、渠道资源以及广告客户资源。公司为各级电视台、国内各主流新媒体等播放平台提供各类纪录片和真人秀节目,视频内容实现全媒体覆盖,视频产能及产量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非虚构类传媒公司首位。公司2016年5月挂牌新三板,2015年营业收入为5,583.90万元,净利润为846.98万元。

3.1.2三多堂(430667)

北京三多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纪录片投资、制作、发行公司,长期致力于人文类纪录片的创作,曾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山西电视台、中央文明办、国家药监局、国家海洋局、孔子学院总部、国家发改委、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机构有过许多大型合作。2015年3月20日公司挂牌新三板。

公司制作的《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汉字五千年》、《晋商》、《我们的奥林匹克》、《唐之韵》等大型纪录片,多次获得了中国纪录片奖项。其中《大国崛起》节目,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力。2010年,三多堂传媒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于8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次播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誉为"最具普及价值商业文明赞美诗"。三多堂传媒以"全球视野、历史眼光"作为公司的创作理念,旗下拥有十多位专业资深制作人,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投资、制作、发行纪录片的完整产业链条。

3.1.3元纯传媒

北京元纯传媒有限公司基于北京元纯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影视产品运营和生产为根基,构筑"节目制作、发行网络﹑广告经营﹑新媒体"四位一体主业格局的专业综合性传媒机构。现拥有约150人的国际化运营制作团队,是目前国内民营纪实类节目制作运营公司之一。目前,拥有《世界遗产在中国》、《发现中国》、《人生第一次》、《发现》、《军情会客厅》、《新视界》、《市井传奇》、《魔界》、《暗藏玄机》、《造梦者》等众多具备市场影响力的优秀节目资源。

东方网络(002175)2016年11月收购元纯传媒,交易价格为8.15亿元,溢价2000倍,2016-2018年业绩承诺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6亿元、0.78亿元及1亿元。

3.2延伸产业主要上市公司3.2.1华谊兄弟(300027)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3.2.2慈文传媒(002343)

慈文传媒集团,中国影视行业的领跑者,中国第一批被授予电视剧(甲种)制作许可证的民营公司。自2008年以来,前后3次被国家商务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联合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前已成为集电视剧、电影、动画制作等为一体的大型传媒机构。

3.2.3华策影视(300133)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10月,是一家致力于制作、发行影视产品的文化创意企业。2010年10月26日,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

华策影视集团目前拥有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金球影业有限公司、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等近20家控股子公司、20余家参股子公司,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民营影视企业之一。华策年出品精品影视剧超1000集,电影十余部、大型综艺数部,影视剧产量全球第一;全国卫视电视剧播出量占比18%,全国第一;全国网络视频新剧点击量占比15%,全国第一。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全国电视平台收视率的排行榜单上前10名的剧,华策占比20%;前20名,华策占比20%;前50名,华策还是占比20%。这三个20%证明华策对影视头部内容具有绝对统治力。

3.3纪录片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分析

三多堂和元纯传媒专注于纪录片、纪实类节目等非虚构类影视节目的制作、发行与销售等,其中大陆桥、三多堂为新三板企业,元纯传媒于2016年被上市公司东方网络所收购。在影视剧、网剧制作行业,华谊兄弟、慈文传媒、华策影视是较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

2015年7月三多堂定增400万元,估值8400万元,PE达126倍;元纯传媒2016年并购估值8.15亿元,PS达4.5倍;华谊兄弟2017年估值286.9亿元,PE34.58倍;慈文传媒2017年估值123.1亿元,PE达63.26倍;华策影视估值202.6亿元,PE达54.24倍。由估值及PE数值可知,纪录片企业通常估值在千万到十亿元之间,影视剧上市公司PE倍数普遍在30到70倍。上市公司估值对比如表3.1所示。

表3.1 上市公司估值对比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7)

数据来源:各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

在纪录片行业当中,三多堂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3392万元,净利润为66.44万元,制作费收入为2686.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9.19%,同比增长94.67,纪录片制作毛利率达22.08%;元纯传媒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17919.63万元,亏损52.66万元,纪实真人秀等综艺节目收入达17433.9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7.29%,同比增长100%,综艺节目毛利率为13.87%。

在影视剧制作上市公司当中,营业收入为8亿到40亿直接,净利润为2亿到10亿之间,影视剧收入通常占营业收入的70%-97%,较上年增幅较快,毛利在35%-50%。由此可知,影视剧、网剧的发展仍然较为迅速,盈利空间较大。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比如表3.2所示。

表3.2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比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8)

数据来源:各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19)

第4章 影响行业发展因素及行业发展趋势4.1影响行业发展因素4.1.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策利好和政府支持

目前纪录片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国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2010 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国产纪录片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2011 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开播,这是落实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该《意见》的一个重要举措;同年, 广电总局出台" 限娱令", 要求各地方卫视自2011年7月起在 17:00-22:00的黄金时段内,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 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进一步扩大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新闻、经济、文化、科教、生活服务、动画和少儿、纪录片、对农等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总播出时长按周计算不少于 30%。"、"按周计算平均每天6:00-次日 1:00之间至少播出 30 分钟的国产纪录片。"受该政策影响,众多电视台增加了纪录片栏目及播出时间。

2009年 8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广发[2009]66号),标志着制播分离改革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该文件指出实施制播分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质量,降低节目成本,丰富节目内容,转换运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制作节目,改变各台自制自播节目的模式。我国广播电视业积极推进的制播分离改革将娱乐、综艺、电视剧、体育等类型的内容生产剥离出来,以市场化方式生产和竞争,为民营制作机构提供了发展空间。

(2)行业总体收入稳步提升促进行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内外的关注度和影响力都在提升,带动了纪录片广告销售、国内发行和海外销售。2015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年度总收入为46.79亿元,同比增长56%。行业收入的不断提高,保证制作商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节目的研发之中。

(3)新媒体播放平台扩展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视频应用在新媒体中的比重飞速提升,在线视频浏览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应用。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在线视频行业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71.5亿元,同比增长 58.4%。当前以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网、优酷土豆为代表的主流在线视频网站均开设了纪录片频道,新媒体成为纪录片传播的重要途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作用。

(4)纪实真人秀收视率爆棚

真人秀一直是电视节目中收视率非常高的节目类型。从最早的《超级女声》到后来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出现了一批"现象级"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了全民都在观看的节目。而收视率的爆棚,会推动节目的广告收入和版权收入。最终是内容制作公司获得丰厚收益。

(5)高学历观众的青睐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学历人群数量越来越多,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平均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为12445人,而2010年该指标为8930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正是纪录片的主要观众。之前由于这一人群进入30岁以后,事业家庭的忙碌,使得其没有足够的时间收看电视,但是新媒体播放平台的崛起,让这一人群可以更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观看的节目,从而推升纪录片、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

(6)电影院线播放平台的开发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在高速发展。纪录片作为一种类型片也可以通过电影院线发行。2014年美国院线纪录片达到159部,票房将近1亿美元。2015年10月16日在国内院线上映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获得1050万元的票房收入。另一部讲述邓小平访美的纪录片《旋风九日》获得1683万元的票房收入。2016年1月7日上映的《舌尖上的新年》由《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制作,这也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通过电视播放平台积攒人气,再通过大荧幕票房收入获取收益。电影院线播放平台的加入,让纪录片行业有了更为多元的收益渠道,从而推动优秀纪录片的创作。

4.1.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制作能力不足

目前中国纪录片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专业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专业水准的团队较少,制作力量分散,工业化程度较低,加上纪录片人才培养周期长等原因,纪录片产能仍然不高,从质量上看,短时期内也无法提供足够多的精品,限制了需求实现和行业发展。

(2)市场化程度不高

从产业链条上来看,创意、资金、生产、传播与市场开发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链条,目前中国纪录片行业缺乏金融、营销方面的支持,传播及衍生产品链条尚不充分。纪录片作品的策划往往仅出自于文化和传播的考量,缺乏商业想象力和成熟的商业策略,融资渠道狭窄。一部作品即使获得巨大的传播效果,也难以将传播的成功转化为充分的市场利益,相比市场成熟国家差距较大。

(3)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尽管政府和纪录片制作机构在打击盗版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盗版、盗播现象依旧十分猖獗,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尚不如人意。盗版分流了收费电视频道及网络频道的收视观众,极大影响了纪录片的发行收益。

(4)"限娱令"

广电总局于2011年 7月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并于 2012 年 1月 1日开始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 实行播出总量控制。每天19:30至 22:00,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控制在 9 档以内,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天 19:30 至 22:00 播出的上述类型节目时长不超过90分钟。广电总局还将对类型相近的节目进行结构调控,防止节目类型过度同质化。2013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

每季度总局通过评议会择优选择一档歌唱类选拔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其余不得安排在19:30-22:30之间播出;总局将对电视晚会进行调控,原则上重要节假日期间每日不超过 3台。这些政策的出台,控制了真人秀节目的过度娱乐化,从商业角度看,限制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

(5)行业竞争的不平衡

行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来自于行业竞争,制播分离尚未全面推行,民营制作机构的生存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电视媒体的制约,面临不平衡的竞争及市场议价能力不高等客观情况。拥有播出平台优势的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不断从国外购买节目模式自行生产或直接购买视频节目,对民营制作机构也形成一定的冲击和压力。

(6)资金瓶颈

目前国内民营制作机构普遍规模不大,,"轻资产"经营特征明显,很难通过资产抵押或企业信用等途径获得银行贷款,大多数制作机构只能凭借自身积累实现规模扩张。受资金规模限制,部分制作机构只能压缩成本和制作周期,影响节目制作质量。

4.2行业壁垒4.2.1准入壁垒

电视及网络视频节目的制作、发行须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国家广电总局对用于传播的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引进、播出等都制定了一套严格且具体的规定以加强对行业的行政管理。另外,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列入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

4.2.2品牌壁垒

纪录片、真人秀等非虚构类影视节目制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品牌。能够持续推出优秀作品的纪录片企业可以逐步建立和积累良好的市场形象及美誉度,提升议价能力。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纪录片企业不但能够在获得资金支持和传播渠道资源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还能不断吸引到一流的创作人才加入。因此,品牌成为进入纪录片行业的重要壁垒。

4.2.3资金壁垒

纪录片和真人秀节目的制作都需要制作公司先行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就要求行业进入者首先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这对于新进入者是一个较高的要求,纪录片行业的特征使其拥有较高的资金壁垒。

4.3行业基本风险特征4.3.1监管风险

目前,国家对具有意识形态特殊属性的广播、电视、电影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进口、发行等环节实行许可制度,并禁止出租、出借、出卖、转让或变相转让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1997年 9月 1日起实施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28号)规定:广播电视节目由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制作;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播放未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的单位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实行电视纪录片题材公告制度的通知》,电视纪录片题材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汇总,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公告制度。

对电视及网络视频节目制作公司而言,如果国家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政策将来进一步放宽,行业竞争将不断加剧,行业新进入者对整个行业产生冲击的可 能将加大。另外,国家从资格准入到内容审查,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监管贯穿 于行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之中,如果视频节目在制作、发行过程中违反了相关监管规定,将受到行业监管部门通报批评、限期整顿、没收所得、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被吊销相关许可证及市场禁入。

4.3.2政策风险

2009年8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提出改变电台电视台单纯的自制自播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壮大节目内容生产能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为制播分离改革进一步明确方向。改革的重点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级、副省级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主要是在电台电视台的影视剧、影视动画、体育、科技、娱乐等节目进行,给包括公司在内的民营制作机构带来了发展机遇。如果监管部门调整这一政策,将给民营制作机构带来较大影响,未来该政策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4.3.3资金风险

民营制作机构在同电视台的合作中,由于处于劣势地位,往往需要先行投入大量资金,而资金的回收往往要等节目播出完毕之后才能收回。一旦电视台无法及时将收入交给制作机构或者出现其他意外,则很容易造成制作公司现金流断裂 的风险,尤其对于民营的小制作机构。

4.4行业发展趋势4.4.1泛纪实类作品市场表现突出

纪实真人秀节目的异军突起上海纪实频道引入美国探索频道征服全球市场的"纪实 娱乐"模式,推出纪实真人秀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第一季已经成功实现盈利。大陆桥开发教育类真人秀节目《青春季》,元纯打造季播类真人秀节目《造梦者》,央视原《生活空间》、《社会记录》团队制作的《客从何处来》,相继在2014和2015年推出两季节目;北京纪实频道推出《雅荻跑世界》;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打造《中国少年派》《高考状元》等真人秀节目。所谓纪录片市场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娱乐化。

纪实真人秀行业在未来会持续发展,随着节目的发展,节目制作的投入会不断上升,大型的真人秀节目制作费用过亿元会比较普遍,未来很可能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也会像电影制作一样引入不同的投资者,分散风险。随着制播分离政策的推行,未来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该行业,将真人秀行业做的更大。同时,国家的政策会对节目的内容产生一定的限制性引导。

4.4.2新媒体纪录片是新风口

2015年,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纪录片在播放量上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移动端流量较去年有所增长,移动端已经成为主要入口。各家新媒体纪录片平台面孔差异更大,特色更加鲜明,在不同层面显现优势。弯道超车现象明显,有一些过去的传统优势播出平台进入盘整轨道,根据月度覆盖用户数和频道年收入指标,一线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共有4家:凤凰视频、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较之第二梯队优势明显,其中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继续保持一定优势。

据艾瑞IVT数据显示,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2015年月均视频播放覆盖人数为3525万。凤凰视频发起的"创*纪录"运动,共上线影片76期,总播放量突破5亿。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已办到第四届,产生了较大影响。凤凰视频与央视科教频道同步播出《河西走廊》,全网独播,上线7天流量即突破2000万。纪录片栏目《甲乙丙丁》视角投向普通百姓,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反映和思考社会问题,获第21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栏目"荣誉。

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2015年着力打造平台价值,将热播纪录片作为主要努力方向,获得了用户群的倍速增长。腾讯视频5亿美元购买NBA未来5个赛季的网络独家直播权,也成为美国国家地理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网络专区合作伙伴,首批上线300小时的纪录片,2015年共有4.3亿人次观看。和五洲传播中心合作的《鸟瞰中国》,中美同步推出,在腾讯上的播放量超1.4亿。抗战纪录片《大后方》,12集播放量6059万。

优酷土豆纪录片一直在自制内容上发力。2015年,成立纪实工作室,资金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年投入5200万(2014年为2000万),收入增长24%,自制纪实节目亮点频现。2015年推出了《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遇见你》等系列自制节目。

2015年,爱奇艺重点探索付费播放,付费VIP会员数已经突破1000万,爱奇艺部分纪录片(如BBC的节目)已开始付费观看,这一模式也将是爱奇艺纪录片平台未来的发力点,2015年重点运营的纪录片项目是《天罚》。

4.4.3纪录电影有新的突破

2015年共有38部纪录电影获得生产许可证,产量较2013年翻番;15部纪录电影进院线;3部纪录电影——《旋风九日》、《喜马拉雅天梯》和《我的诗篇》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旋风九日》和《喜马拉雅天梯》的票房双双突破千万元,分别收获1700万和1150万票房,虽无盈利,却为纪录电影试水院线市场做出了积极探索,为行业积累了宝贵的营销经验。《我的诗篇》的市场业绩虽然并不见好,2015年只收了85万元票房,但是这部彰显了现实关怀精神的纪录片收获了广泛好评,通过众筹放映和新媒体推广,加强了和观众的互动,扩大了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

4.4.4互动式、VR等新型纪录片频出

(1)互动式纪录片

互动式纪录片也称为交互型纪录片(InteractiveDocumentary),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作与传播的全新的纪录片形态,国外涌现了大量作品。

2014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日,卢森堡互动纪录片《联通的墙》(Connected Walls)上线。用户访问这个项目就可以了解到,虽然柏林墙倒了,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边境依然存在41堵隔离墙,访问者可以线上模拟推倒墨西哥与美国之间、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的两堵隔离墙。在项目上线两个月期间,每隔10天用户可以参与投票,项目管理者根据投票结果,选择一堵墙两侧的地点作为拍摄地,记录隔离墙两边的生活,并在网站向全球网民展示。这个互动纪录片既展示了墙的隔离作用,又为对话开辟了通道。

以互动纪录片《生活在加沙和斯特洛》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网页载体和平面设计对于素材的整合与作品的诠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生活在加沙和斯特洛》可以说是现代版的影像"双城记",以巴勒斯坦的加沙和以色列的斯特洛两座城市作为影片展开的空间,拍摄团队兵分两路驻扎在两座城市,各选择7名主人公,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品旨在通过两国之中的个体生活,体现战火之下两国人民生活的差异与共同点,以生活为核心,以生命和情感为连接点,表现出创作者反战的思考。创作者在网页中间划上了一道线,这道线由数十个时间点组成,每一个时间点代表一天,点击任意一点,线的两侧便会分别呈现加沙和斯特洛两座城市当天某一位主人公的生活短片。他们有的为了自己的弹唱歌手梦奋斗,有的为了家庭生活而奔波忙碌,有的为自身的弱点而感到烦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梦想,有自己的感情和困惑。而互动式纪录片通过观看者的点击,形成自由式的交叉蒙太奇,使叙事增加无限种可能。

借助这种纪实互动平台,既可以娱乐化,开发纪实互动游戏,还可以在科学、教育、公益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荷兰的《再造食品》(Bistro In Vitro)就是一部独特的科学互动纪录片。这个作品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达到90亿,人类再也无法像今天这样消耗肉类食物了,便构建了一个线上未来餐厅,用户可以观看新奇的人造肉食菜肴,选择自己的菜单,并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和有远见的科学家、国际名厨、美食家和网民一起互动,在新奇、有趣的互动平台上,开放地探讨科学、环保方面的严肃主题。

与传统纪录片相比,此类纪录片创作不仅需要专业的策划、制作团队,还需要有长期运营经验的互联网制作团队;需要全新的创作思维,这种思维既包含了影视创作时的视听思维,也包含了互联网媒体运营时的互联网互动思维,使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因此,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互动式纪录片。

(2)VR(虚拟现实)纪录片

VR即VirtualReality,意味虚拟现实,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过去几年,网络视频行业完成了在PC端、移动端和电视端的布局。2015年底,财新传媒在第四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发布了一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整个纪录片时长为8-10分钟。这将是三方合作的第一部虚拟现实纪录片,也将是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纪录片电影。影片首次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拍摄留守儿童、进城务工父母以及在农村工作的志愿者教师。取景地包括贵州松桃、湖南古丈,主要聚焦中国社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机遇和挑战。联合国制作的第一部虚拟现实纪录片《锡德拉的云彩》(Clouds Over Sidra)关注叙利亚难民生活,即将发布的两部电影分别关注非洲埃博拉疫情和印度恒河的卫生问题。据了解,未来一年,财新传媒还将出品一系列深度纪实的虚拟现实纪录片。

目前,一些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与VR硬件公司合作,提供视频、游戏等内容,配合VR设备,给用户2DiMA7、3D、360全景音视频、游戏和服务体系体验,未来这种合作将会进一步扩大。

4.4.5跨界融合发展

跨界融合成为纪录片栏目发展的新途径。纪录片栏目开始通过整合营销打通纪录片、电影、娱乐、体育、旅行等领域,突破以往依靠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探索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新纪实(北京)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提出"纪实 "的概念,即通过整合打通纪录片与其它产业的壁垒,实现纪录片商业化运作,推动中国纪实影像产业全面升级。例如北京纪实频道的《寰宇客》采用"纪实+旅游"的形式,打通纪录片和旅游业;教育电视台3频道则采用"纪实+饮食"的新模式制作《东西可以这样吃》,采取合作方按要求制作节目并负责产品销售,频道对节目进行审看播出并配合宣传,双方按照销售情况进行分账的经营方式。这也意味着,相比传统的贴片广告,未来纪录片栏目将会有更多的软性植入式广告。

此外,2015年电视和电影之间也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如上海纪实频道推出的纪录电影《味道中国》,就是栏目编导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精品化提升,直至进入院线放映。而日播类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也成为培训新编导的基地,纪录片栏目、纪录作品和纪录电影之间不再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其为更多的从业者提供了职业发展空间。

4.4.6国际合作增强

上星迫使各纪录片专业频道进一步提高纪录片栏目的品质,国际化是一种不约而同的方式。上海纪实频道从国外引入了《经纬》、《寰球》,为了避免与其他频道的相似性,它不采用全国版,而是争取更多在海外片库挑选片源的权利。北京纪实频道则采用广告置换的方式引入了《寰宇客》和《奇纪实》。

2016年与国家地理和历史频道共同开发三档新栏目,分别为与探索频道共同打造的动物自然类纪实栏目《动物星球》;与美国历史频道展开合作的全国首档历史剧情类纪录片栏目《历史片场》;与美国探索频道合力打造的纪录真人秀节目《顶尖钓手》。随着国际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未来在纪录片栏目中将会从单纯的节目引进,进入到更为深入的内容层面的合作。但由于引进渠道类似,也存在同质化程度较高的风险。纪录片栏目的对外传播也开始尝试进入到国外主流媒体。2015年探索频道和五洲传播中心一起推出了栏目《神奇的中国》,该栏目体量为每周一小时,于固定时段集中播放中国题材电视纪录片,将在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播出,可覆盖亚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亿家庭订户,这也是国际媒体集团首度开辟的关于中国的栏目。

4.4.7纪录片栏目品牌意识凸显

纪录片卫视频道的增多使得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各频道都开始意识到栏目品牌的重要性,因此在资金投入、编排播出等方面着力强化栏目的品牌价值。省级卫视对具有稳定创作团队和创作方向的栏目加大了投入力度,如吉林卫视的《回家》在2015年制作了52期,投入四百多万。在日常播出的基础上,栏目还将诸如丁玲、老舍、曹禺、常香玉等一些大师的题材制作成人物传记类纪录片。目前此类在栏目基础上衍生出的人物传记片已经达到了10部以上。从2016年1月1日起,为了进一步加大栏目品牌的影响力,《回家》栏目从周播改为日播。天津卫视品牌栏目《中国人》的制作量也有所提升,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大约10集,并且逐步走向项目化、系列化,通过销售非独家播映权盈利14万。而上海纪实频道和北京纪实频道也通过集中编排,凸显原创栏目的品牌影响力。如上海纪实频道将其品牌栏目《纪录片编辑室》、《档案》、《大师》等栏目都调整为一小时,并安排在晚间7点到12点档播出,形成了品牌的联动效应。北京纪实频道则将现有的自制栏目《纪实天下》、《影事》、《昨天的故事》、《时尚印象》、《奇妙之旅》统2016年第5期牌影响力。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与湖南卫视同步播出其原创日播栏目《我的纪录片》,体现出青春纪录的特点。但是,总体来看,上海、北京和湖南等三家纪录片卫视频道,原创纪录片栏目数量并不多,栏目的品牌效应不突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频道之间进行差异化竞争,因此打造具有自主版权的品牌栏目迫在眉睫。

综合行业现状以及以上分析可以预见,未来纪录片的播放平台会更加多元化,多媒体的崛起、电影院线的加入,对于内容制作公司而言,有了更多元的获取收入途径,同时,可以改善目前在跟电视台合作时的劣势地位,打破原有的产业链平衡,使行业更加市场化。随着制播分离改革的进一步落实,未来民营制作机构的前景更加宽广。但考虑到纪录片行业本身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大型纪录片制作费用高昂的问题,未来纪录片制作行业会集中于某几个大型制作公司,类似于国外目前的状态,比如英国的 BBC、日本的 NHK、美国的 Discovery,形成行业巨头。

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纪录片好看又长知识)(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