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书写准备解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超完整攻略)(1)

报告解读VOL.02

阅读与书写准备解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超完整攻略)(2)

● ●● 本期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2020中国K12英语阅读教育行业研究报告》中的“2020年阅读教育研究热点”部分,梳理了多种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其中,报告第13-14页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英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什么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有哪些教学设计原则、课型、教学流程和评价方式呢?本期“报告解读”带您具体了解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

1、整本书阅读的内涵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短小篇章阅读的完整书册阅读,需要整体规划、整体设计。根据学生语言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同,英语整本书阅读可以是10页以内、50词左右的绘本阅读,也可以是上百页、长达3万词左右的英文文学名著阅读(张金秀,2019)。

2、整本书阅读的选书建议

在选书时,教师要考虑四个要素:本书教育价值、文本语言难度、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文本类型。进入课堂的整本书最好是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英语素养、语言难度符合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内容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阅读兴趣,同时又能体现多样化文本类型的书籍。

3、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原则

与教材篇章的碎片化阅读不同,整本书阅读强调学生的整体阅读,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突破以往就篇章讲篇章、在一节课上呈现“读前—读中—读后”模式化的流程,合理安排课时,按照整进整出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

整进是指以整本书的主题为纲领,整合教学内容后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在主题探究中实现意义建构。

整出是指围绕整本书的主题,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输出任务,帮助学生将书中的通识经验或他人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经验。

4、整本书阅读的课型

一般来说,一本书的阅读教学根据其教学目的可分为三类课型:

第一类课型是激趣导读课,这一类课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主题探讨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示范学生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的信心。在这节课结尾,教师可以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有目的的自主阅读。

第二类课型是讨论交流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涉及高水平思维品质的小组合作活动,通过阅读学习新的知识和道理,让学生对该主题有更多的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三类课型是应用创新课,学生应用前两类课型的学习成果进行整体性的创新表达,结合所阅读的主题进行故事续编表演、撰写人物分析评论或者创编新的情境短文。

5、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

本文将分享《大猫英语分级阅读》十级Tiger's Tale一书的教学过程(杭玉洁,2021),提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种思路。

Tiger's Tale这本书为英语阅读素养发展阶段的起步三段,讲述了一只爱听故事的猫Tiger经过不懈努力,学会阅读这一本领。此书的语言难度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故事情节丰富,文中暗含讲述故事的方法,符合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1)读前激趣,有效导入

a.观察预测

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扉页、章节标题、封底等,并鼓励学生结合观察对书的内容进行预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通过观察封面和扉页来了解书本的基本信息,并利用章节标题和封底文字等信息预测故事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并初步运用了读封面与封底以及图文结合的阅读方法,学会从前至后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学生在读前活动中激发了阅读的兴趣,迫不及待地通过阅读去验证自己的预测。

b.导读任务单

在之前观察预测的基础上,教师呈现Tiger's Tale第一、二章节导读任务单(见表1)。导读任务单帮助学生罗列读前观察到的内容,并在阅读期待和验证预测中深入阅读,逐步关注书的内容和梗概,梳理书中人物和事件,渗透了更多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同时,教师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章节内容,并展开有理有据的联想,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导读任务单不仅导内容、导语言,也导方法、导意义,为之后的阅读推进和阅读分享奠定基础

表1 Tiger’s Tale第一、二章的导读任务单

阅读与书写准备解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超完整攻略)(3)

(2)读中推进,建构故事

a.指导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障碍。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根据导读任务单先开展自主阅读,并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不打断学生的阅读。学生阅读完一些章节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书本的内容,渗透自主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将书本内容、阅读进程、阅读方法三者紧密结合

例如,在Tiger's Tale一书的阅读中,学生先自主阅读第一章节,选择喜欢的阅读方式,如大声朗读或默读,对照导读任务单了解主人公的相关信息。随后,教师根据导读任务单,引导学生回顾自主阅读过程,渗透阅读方法。

师生对话如下:

T: Can you find his favourite place?

S1: Yes! It's the library.

T: How do you know that? Can you find the key words?

S1: I looked for the phrase "favourite place" and found it on Page 4.

T: I think you used scanning. Boys and girls, scanning means we read fast and look for the information quickly. After scanning, do you know why Tiger liked the library?

S2: Because the librarian liked him.

S3: Because he was happy there. It was cosy off the street.

S4: Because he could listen to stories. He loved stories.

教师通过任务单中的实例,介绍寻读(scanning)方法,即快速阅读,准确搜索关键词,锁定需要的信息,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人物Tiger。

b.创设同伴共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上一期的“年度报告解读”中,我们介绍了阅读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阅读圈也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讨论交流课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Tiger's Tale为例,在学生首次课内阅读Tiger's Tale一书之后,教师根据文本难度和学生能力,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并改良阅读圈,提供以下角色(见表2):

表2 阅读圈角色分配表

阅读与书写准备解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超完整攻略)(4)

小组成员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在组长的协调下完成角色分配,并迅速进入角色,与同伴一起阅读,在小组内初次交流。之后,教师随机选取一组,检查小组共读成果。例如,某小组的阅读组长联系导读任务单提问如下:

Q1: What did Tiger like doing?

Q2: Did the librarian like him? Why?

Q3: What does "talents" mean?

Q4: What will happen to Tiger then?

针对阅读组长关于生词talents的提问,单词大师通过造句(Mike isn't good at singing. But he is really good at cooking. That's one of his talents.)并呈现图片创设情境,帮助小组成员理解词义。

篇章解读者则提醒大家关注第一章的以下段落:"Tiger loved stories. He would lie and snooze and dream and the stories would tiptoe into his dreams. Then he would add little bits of himself to each story. "并分享他的观点:"I think this part is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Because Tiger liked dreaming and stories, he always dreamed about the stories. I think Tiger wanted to be a good storyteller too. That helped him to turn a page in the library. "

实际生活联结者为小组成员介绍猫白天睡觉而晚上活动的生活习性:"Cats sleep during the daytime but become most active between dusk and dawn, just like lions."

总结概括者对第一、二章内容的总结如下:"Every day, he listened to stories in the library and in the street because he loved stories. But one day, he was locked in the library. "

学生在阅读圈活动中共同解读书本内容,建构故事的整体脉络,充分交流,取长补短,阅读能力都得以提高。

(3)读后分享,拓展升华

a.主题探讨,提升思维

阅读圈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读后分享活动中,可以继续采用阅读圈模式,设计多样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从角色视角出发,与书本、同伴及自我展开深度对话。

基于读中的阅读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角色二次组合,相同角色组成一组,针对自己角色的任务,就某一主题进行研讨,互相补充和整合内容。

例如,阅读组长们除了针对书本内容进行深度提问之外,还要设计与书本内容相关的阅读任务,如排序、判断、配音、朗读等;单词大师们就单词adventure进行讨论后,发现其在文中并非“历险”之意,而应引申为“乐事”,这样更符合文中的内容:"They would sing songs. Sometimes they would have fights ... and sometimes they would tell stories."

篇章解读者们对书本的章节标题进行分析后认为,第三章Tiger Turns a Page具有隐含意义——Tiger勇于尝试读书,并能从中读出Tiger的心理变化和不懈努力;

实际生活联结者们则从书中角色身上找出了生动叙述故事的方法,帮助大家运用到自己的故事讲述中去。

b.剧本改编,感悟内涵

小学生对于戏剧表演非常感兴趣,而且利用戏剧元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人物,挖掘内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书本内容改编为剧本,以此检验学生对于书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是否准确。但由于整本书的改编难度较大,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改编,同时提醒学生在剧本编写中多利用戏剧元素,重视整体情境的创设,关注人物的心理表现,注意改编的规范性和创造性。

6、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

整本书阅读是发展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贾茗越(2021)提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任务单、阅读日志、阅读圈既是学习活动也是评价方式。如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用阅读圈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具体参考“年度报告解读”第一期的内容。

年度报告解读|“阅读圈”作为教学任务和评价任务时到底如何用?第一期报告解读安排!

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还需要在后续实践中不断以评价引领课程实施方案的优化,以评价明晰方向,以评价促进建设,以评价撬动发展,以评价实现育人。

参考文献:

杭玉洁. (2021). 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02), 1-6.

贾茗越. (2021). 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建设实践.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04), 8-13.

张金秀. (2019). 中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五点主张. 小学英语教与学(11), 3-5.

- End -

本文作者:CERA|来源:播种阅读

research@chinareading.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