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一个月过去了,那些硝烟中的枪声、爆破声,仍不时回响在第20集团军侦察营班长谭贵貌的脑海里,让这位有名的训练尖子更加冷静地审视自己完成的每一次训练。和他一样,“中部铁拳·勇士”竞赛带来的“头脑风暴”,至今还在中部战区陆军各部队训练骨干中回旋激荡——

投弹场设置在起伏的丘陵地上,目标既有丛林作战用的地环靶,又有城市反恐用的门窗靶,之间还密布着高低不一的香樟树……

步枪射击没有射击靶台,100个军事目标中掺着若干平民目标,随机分布在不等的距离上,每次显靶仅10秒,误伤1个平民目标就要扣掉命中军事目标的得分……

离实战近些、再近些!为何这次考核的课目设置这么难?道理很简单:因为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因为今日训练开虚花,明天战场吃苦头。

曾几何时,演习中念稿子、推脚本、搞排练,考核中打人情分、面子分、模糊分等训风演风考风不实的痼疾,在有的部队盛行。

深刻指出:训风不正是对官兵生命、对未来战争极大的不负责任,危害甚大,必须坚决克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将士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意志,动真格、下猛药、出实招,将虚假之风赶出练兵场,近观三军训练场的演兵图景,实风劲吹,战味愈来愈浓。

但我们应该清醒的是,正训风,清除形式主义,不能满足于摘了彩旗、拔了花草、拆了观礼台。一声令下就能解决的形式主义并不可怕,藏在脑子里的形式主义才最难根除。不清理“虚花”生长的“土壤”,不实之风就会仍有余迹,甚至悄然“变脸”,披着各种外衣,在训练场上“显影”。

——训练不再插彩旗,但仍存在“耍花枪”现象。某部组织擒拿格斗训练,为了整齐划一、体现气势,刻意加入甩头、跺脚等动作,以喊杀声、跺脚声体现训练水平;某部参加实兵演练,在遭“敌”小股兵力袭扰时,还存在集合整队、集体验枪等不符合实战要求的动作。

——演习不再念稿子,但出现了背台词现象。某部演习前,有的指挥员将演习中需要的发言打印出来,死记硬背。结果,演习开打后,看似指挥员没有念稿子,但表达生硬,没有结合当时战场态势变化,成了“演员”。

——红蓝对抗不再围着主席台转,但又有人想着如何“钻”演习的空子。演习中,官兵穿戴激光交战系统,有的指挥员不是花时间去研究战术战法,而是把功夫花在寻找系统漏洞上,利用歪门邪道让自己“打不死”……

“训风的‘内核’是思想作风,一支部队的实战化水平,是检验领导政绩观的‘透视仪’。”面对训风问题种种新的表现形式,中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领导一语中的:训风问题之所以“摁下葫芦浮起了瓢”,根本原因在于领导的政绩观不端正、实战化标尺不精细,以往的“惟上”“惟看”“惟稳”“惟考”等观念在官兵中仍有市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三尺之冰也非一日之功。端正训风演风考风是一场寂寞长跑,难在“常”“长”,成败也在“常”“长”。面对训风不实、演风不真、考风不正等顽症痼疾和新出现的训风问题,全军上下知耻后勇,持续用力,砥砺前行。

前不久,第20集团军组织创新陆军综合火力打击演练,虽然是集团军机关自主导调、随机出情况,但他们不自我陶醉,从友邻部队引入第三方导调员和监督员,发现不实问题当场扣分。空军某部在所属部队推行军事训练监察制度,让训风监察员走进演训场,先后对10余名训风不实的干部进行问责。海军某基地在整治训风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拉动、考核评比、录像回放等方式,揪出隐藏起来的不实训风,经常让官兵“过电影”回放问题、“洗洗澡”自我反思。

“上面的目光盯着战场,底下的枪口就会瞄准靶子。”党委机关是严训风的“风向标”,在整治训风问题中,党委、主官正气充盈,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就无处藏身,战斗力建设的道路上就吹不起歪风邪气。今年上半年,陆军某旅主动砍掉3个观摩演示课目。他们说得好:抓战斗力建设精力是有限的,热衷于引起上级注意的“轰动效应”,必然影响部队正常训练。

把一切与打仗无关的消灭在今天,才能为明天战场添一分胜算。正训风,是战争来临之前就要打赢的一仗!

观训快评

不惧“刮骨疗毒” 方能“凤凰涅槃”

■魏 兵

“无兵而求战,是为至危。不求战而治兵,其祸更甚。”当兵就要打仗,训练就要打假,这并不是多深奥的道理,那么,训风之治究竟难在哪?

有位哲人提醒我们:“问题的复杂性,通常不是来自于问题本身,而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远离原点的缘故。”训风问题的原点是什么,说到底在我们自己。打赢“坐标系”中的战斗力“虚线”,正是我们自己打仗意识缺失的“倒影”。对这个问题原点认识透彻与否、痛切与否,决定了我们解决训风问题的方法,是“隔靴搔痒”还是“刮骨疗毒”。

刮骨疗毒难,难在刀口向己。一刀下去,会钻心疼痛,但只要坚持下来,就有可能彻底治愈顽疾。准备打仗,就要拿出这种决心和勇气,切不可讳疾忌医。刮骨疗毒难,难在病入骨髓。训风之害,绝非疥癣之疾,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溺,训风虚假造成的与实战之间的差距,上了战场只能拿官兵的生命、国家的耻辱来填平。

真正的军人何惧“刮骨”这一痛,正如凤凰不惧飞向“涅槃”的那团火。那团火,会烧掉积弊,会烧掉旧羽,会烧得人疼……然而,“浴火”换来“重生”。我们不怕烧到这里,烧到那里,一支真正懂得“生于忧患”的军队,就要在烈火中淬炼,在烈火中强大,在烈火中永生!

以实干检验整训成效(打赢战争之前的这一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