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提到机会主义猎食者,大家第一时间肯定会想起胡狼,鬣狗及秃鹫这三种动物,它们是非洲草原上的绝对的机会主义者。

当狮子猎豹这些大型猫科动物,在非洲草原上成功捕猎后,这几种动物肯定会为了食物残渣伺机而动,趁着其他的动物不注意能吃上几口就赶紧偷吃几口。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

秃鹫图画

动物界的捕猎者肯定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而消耗者和分解者也不容小觑,它们的贡献也是非常之大,鬣狗和秃鹫就担负这种职责,清理和消化腐肉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鬣狗凭借其强大的咬合力,可以咬碎食物的小块骨头进行吞吃消化。那么作为鸟类的秃鹫就只能注定消化腐肉吗?骨头就无法消化吗?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2)

秃鹫

其实有一种秃鹫的远房亲戚,它们才是名副其实的”蚀骨之王“,它们的食谱百分之95以上都是骨头,胃酸如同强盐酸,甚至可以腐蚀钢铁。

它们样貌奇特,留着八字胡,却是唯一会自主化妆的鸟类,它周身腐臭,就算面对狂犬病毒、肉毒杆菌、猪瘟等致命病毒病菌,也能百毒不侵,安然无恙。可是它们为什么游走在将要灭绝的边缘地带呢?

它们就是旧大陆鹫的佼佼者大胡子秃鹫。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3)

大胡子秃鹫

秃鹫分为新大陆秃鹫和旧大陆秃鹫,新大陆秃鹫主要包含七种,它们主要分布与美洲地区,又称作美洲鹫,旧大陆秃鹫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的山脉平原地区,主要包含十三种。大胡子秃鹫就是旧大陆秃鹫的典型代表。

它们的身长可以长到1.1米左右,较大个体可以长到1.3米,较大个体体重可以达到15斤左右。大胡子秃鹫的食物95%以上都是以裸骨为主。

它们性格怪僻,和其他秃鹫亲戚相比,它们对腐肉真是不太感兴趣,它们最中意的往往就是一些动物的各种裸骨。每当有动物死去,这些动物身上的骨头才是大胡子秃鹫的心头好。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4)

大胡子秃鹫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5)

大胡子秃鹫

大胡子秃鹫会用其庞大的身体,把一些小型的食腐鸟类驱赶走,但它们是对多汁并且好消化的腐肉不太感兴趣,它们会直接吞咽小骨头,对于无法直接下咽的大骨头,它们也有办法。

大胡子秃鹫会会把大骨头用爪子带到高空,随后对准带有石头的地面,松开爪子让大骨头在空中自由掉落,直至把骨头摔碎,然后再进行吞吃。

生物学家们最近才发大胡子秃鹫钟爱骨头,其实它最爱的还是骨头里的骨髓油,这种美味对于它们来说很难抵挡。

大胡子秃鹫也是生物界唯一会装扮自己的鸟类。它的脖子、肩膀和胸部上有一层白色的翎毛,科学家们经常发现大胡子秃鹫会在含铁的土壤中来回打滚,让自己的白色羽毛沾染上含铁土壤的红色,远看它们好像上了一层红色的铁锈。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6)

大胡子秃鹫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7)

大胡子秃鹫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大胡子秃鹫原来是一种爱美的鸟类,这种行为是它们在化妆。它们对胸前羽毛的着色行为其实是有意而为之。

在20世纪90年代末,生物学家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脉中的铁矿附近找到了大胡子秃鹫喜欢染色化妆的秘密。

大胡子秃鹫本身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的猛禽,一般动物不会对其造成威胁,虽然它们吃着其他生物舍弃的骨头,但是毋庸置疑,它们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所以没必要用伪装色来伪装自己。

那么科学家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大胡子秃鹫就是因为爱美才把自己的白色羽毛染成红色。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8)

大胡子秃鹫

其实大胡子秃鹫甚至比其他的秃鹫更值得钦佩,它们可以分解其他生物弃之不食的骨头。并且它们也有着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虽然它是大自然的清洁工,但是却不怎么受到人类的待见。

”蚀骨之鹫“名不虚传,大胡子秃鹫不但可以吞食各种各样的骨头,它们的胃还可以消化这些骨头,一般秃鹫的胃酸的PH值可以达到1,和实验室的浓盐酸PH值持平,而大胡子秃鹫的胃酸PH值更是接近于0,属于强酸范畴,甚至连钢铁都可以腐蚀。

在一般动物尸体的腐肉和骨头上布满了很多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但是大胡子秃鹫却从来不会感染这些致病菌导致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归功于大胡子秃鹫的强悍胃酸胃酸。韩国的一些科学家在《基因组生物学》期刊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他们完成了秃鹫的基因测序,确定秃鹫这种动物的胃酸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基因组成部分。它们强悍的胃酸可以杀死狂犬病毒、肉毒杆菌、猪瘟等病毒和细菌。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9)

大胡子秃鹫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0)

大胡子秃鹫

在大胡子秃鹫强酸的胃液中,这些细菌和病毒没有办法存活,它的胃酸甚至可以腐蚀钢铁等金属,之所以这样,大胡子秃鹫才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活,并且若无其事的享用自己的饕餮骨头大餐,而不担心感染疾病。

有记录表明大胡子秃鹫甚至会对自己的周身进行强酸消毒,有时候它会有意朝着自己的腿部和双脚排泄,让这种粪便中酸清除羽毛中的寄生虫。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1)

大胡子秃鹫

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的许多科学家发现,包括大胡子秃鹫在内的秃鹫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占总数五分之三的秃鹫都开始莫名其妙死亡。

秃鹫的大量死亡,导致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许多在野外死亡的动物尸体,没有办法被秃鹫这种食腐动物快速分解消化。

所以过多的动物腐烂带有病菌的尸体又逐渐污染了山川、湖泊、土壤,甚至是人类的水源地也被污染了,人喝了不洁的水就容易感染疾病。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2)

大胡子秃鹫

这种情况在印度极为突出,因为北部印度人把牛奉为神明,而许多意外死亡的牛,只有不到一成牛肉被印度人食用,其余的都被秃鹫所吃掉。

而秃鹫的大量死亡则导致当地无法分解这些牛的腐肉和骨头,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许多人因此而患上疾病。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3)

大胡子秃鹫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4)

飞翔的大胡子秃鹫

直到21世纪初,科学家才大致找出了秃鹫大量死亡的原因,科学家们分析了许多作为秃鹫食物的动物尸体成分,竟然在里面检测出了双氯芬酸钠。

这种物质一般是在高海拔地区用于止痛的,许多家畜或者人类身体均有沉积,但是双氯芬酸钠却能对秃鹫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会使它们的双肾坏死,导致死亡。

并且科学家还在尸体中发现了大量铅元素,铅中毒也是秃鹫死亡的原因之一。很明显,这些都是人为干预和影响的最终结果。

世界范围内的20多种秃鹫,有9种受到威胁,四种濒临灭绝,其中就包括大胡子秃鹫,现在它们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5)

大胡子秃鹫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6)

大胡子秃鹫

包括大胡子秃鹫在内的秃鹫家族是一类古老的生物,从远古时代一直到生存至今,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们都未曾灭绝,但是因为人类的过度干预自然环境,却导致了它们种群数量减少。

如果秃鹫灭绝,势必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所以,人类应该尽早积极干预,保护秃鹫这类动物,保护它们,也是变相地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蛇鹫美貌(蚀骨之鹫蓄须化妆)(17)

大胡子秃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