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的历史及习俗和来历(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吗)(1)

清明节来历众多。 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介子推的传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清明节的历史及习俗和来历(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吗)(2)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的历史及习俗和来历(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吗)(3)

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的历史及习俗和来历(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吗)(4)

清明节的禁忌主要有:

1、穿着礼仪不要大红大紫:清明节上坟是对祖辈的一种祭祀,在这样的环境以及相信类似的活动下是不会穿着大红大紫喜庆的衣服去参加的!

2、不要拍照:现代人干什么都是先拍照,但是在墓地祭祀祖宗的场合,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一定要心怀敬意,不要在墓地随意拍照或合影。有人说会引来不好的气场,导致阴阳失衡,损害整个人的运势!

3、孕妇不要去扫墓:孕妇最好避免扫墓活动,不止是因为阴气重。同样在这种拥挤偏宜的地方都不建议去参加的,并且这种气象和周边环境都不利健康。

4、例假中的女人也要避免:古时正来例假的女人会被认为污秽或者别的说法,所以来月经的女人也最好不要参加!

5、身体不好之人避讳扫墓:处于生病的人非常虚弱,如果参加扫墓也是不好的。运势低迷很容易招晦气。

6、扫墓期间不要嬉戏打闹:特别是一些带孩子去参加的,在这样的场合嬉戏打闹会打扰到阴灵,被认为是不敬的!

7、扫墓期间不要非议先人:我们去扫墓是带着敬意去的,如果在此地非议先人,品头论足都会被认为是亵渎的行为,无论是自家的先人还是路过其余墓地时都不可去非议他们。

8、修整坟头草:清明扫墓为的就是去修整坟墓,清除杂草及坟头的植物杂树,这些都是不利的东西,据说会影响家庭运势!

清明节的历史及习俗和来历(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吗)(5)

相关古诗

(一)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三)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四)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五)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