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与世界的纽带,也是人与世界的障碍。
《余秋雨解读<道德经>的100个错误》这一系列的文章 ,终于写完了。
得到了部分网友的好评,当然也有个别网友有不同的观点,我也一一进行了回复。
这一系列文章,共29篇,刚开始每篇重点写1个错误,最后一篇文章连续写了12个错误。
有的详有的略。
写到100个错误时,已经读到了《老子通释》第65章。
我要说明的是:不是说前65章的错误我都一一指明了——这是不可能的。 也不是说,65章以后就没错了——这也是不可能的。
我写这组文章旨在告诉《道德经》爱好者们,学习和研究《道德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连余秋雨先都能错误百出,一般的业余爱好者对《道德经》的理解可能问题更多。
写了一组分章分析余秋雨的《老子通释》,那么对《老子通释》的总体评价如何呢?
如果简单的感性评价,我认为在我读过的100余种解读《道德经》的作品中,《老子通释》算中品。 10分制给5分;5分制给3分。
如果理性分析呢?
理性分析一个人解读《道德经》的水平怎么样,我们需要引用工具。
我提出了一个解读《道德经》的工具。或者叫解读《道德经》的方法论: 解读《道德经》一二三。
一:一个整体。二:为学、为道两个角度。三:才、学、识三把尺子。
这6个要素既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
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就是要有一个理念能贯穿全书,也就是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这个在余秋雨的《老子通释》中看不到。
《老子通释》没有能形成一以贯之的解读主线。 作者试图说明通行本《道德经》81章前后一贯的逻辑,但也只是文词上的起承转合。
为学为道(1)从为学的角度看。
从为学的角度看,为学讲的是《道德经》具体章句解读的正确性。可以给余秋雨的《老子略释》50分,当然这也是一个感性分。
我对于多数解读《道德经》的作品的评价是40-60分。《老子略释》算中等水平。
从为学的角度判断一本解读《道德经》作品水平的高低,就是除去最基本的常见语句之外,挑出100句话解读,对这100句话的解读水平进行评价,得分就是1--100分。
刘兆英的《老子新释》 、王蒙的《老子的帮助》、任法融的《道德经释义》、黄朴民的《黄朴民解读道德经》等等作品,都好过余秋雨的《老子通释》。
(2)从为道的角度看。
《老子通释》属于0分。
用为道的角度评价一本解读《道德经》的作品,结果只有两个,要么1,要么0。
《老子通释》在关键章句上出现误读,显然从为道的方面属于0分。
尤其是作者对无为一词的理解不到位,对德字的理解也不到位。
才、学、识从才的角度看。
《老子通释》的文风还有《文化苦旅》的影子,熟读余秋雨的人当然也能读出余氏的行文特点。
个别段落写得也很优美。
我个人认为:总体上看,《老子通释》的文采一般。即便如作者说他当散文来写,我们也没办法当散文来读。
读余秋雨的《老子通释》,就如同读苏辙的《老子解》,总觉得这文采和他们的地位不相称。 这也说明了文学和哲学(暂且称之为哲学)的差异。 我们不能难为文学家。
从学的角度看。
余秋雨在写《老子通释》中下了一些功夫。 从他引用的资料的广度能看出来,他至少阅读对比了许多人解读《道德经》的作品。
问题在于,读前人的"解"老作品,只是解读《道德经》需要下的功夫之一。 《老子通释》在行文过程中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解读少之又少.作者用个人的经历来佐证《道德经》的实例倒是不少,可惜的是,有些佐证属于错位论证。
从识的角度看。
余秋雨的《老子通释》虽然问题不少,但对于基本的常识方面,解读得还是比较准确。
用射箭的比喻来说,如果说《道德经》81章好比射81支箭,那么余秋雨至少射中40支,至于每支箭是射中了圆心,还是射中了5环,这个可以探讨。
结论:
1,喜欢读余秋雨的人,也就是余先生的粉丝们,《老子通释》不妨一读。
2,对于想深入研究《道德经》的人,《老子通释》不妨一读。
3,如果对于《道德经》只是想读一读,读个两三遍,最多读三五遍。不建议看《老子通释》。 看《老子通释》不如自己查字典看原文。不懂的句子放一边,懂的就记住,就会有很多收获。因为《道德经》满篇智慧,我们能活学活用10条,就足矣。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
本文作者:
王鸿飞,字得一,自号早服居士。
著有《老子略释》。
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