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都市圈构建的小伙伴中,作者陆续写了泰安、淄博、德州、东营、滨州。

剩下最后一个小伙伴聊城。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聊城与济南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问题。

聊城未来三年发展方向(聊城与济南协同发展)(1)

一、整体概论

从地理上来讲,聊城位于济南的西部,两地大面积相接,是济南的西大门。

但是要论两地人文的密切程度,聊城与济南的融合远远落后于济南与泰安、济南与德州、济南与淄博的融合。

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

从经济上讲,这几年整个聊城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些迟缓,人均GDP这两年聊城已经垫底了。

经济挤水分、环保去产能让聊城的经济大受影响。

核心城区辐射带动力不足,下辖区县缺乏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高铁建设至今没有通车,让整个聊城经济的转型压力很大。

聊城的工业化发育迟缓,没有核心产业链,经济总量小,新兴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困难,缺乏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让聊城的发展压力巨大。

邻近的济南,虽然和聊城只有一百公里距离,但是两地经济协同性差,济南核心城区位于东部,且继续向东发展,现在又开始北跨,打造黄河北起步区,西边的聊城有黄河阻挡,难于经济辐射,本身济南西部又属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

所以两地的融合发展,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困难重重。

二、交通建设亟待突破高速公路

聊城未来三年发展方向(聊城与济南协同发展)(2)

聊城和济南虽然近在咫尺,其实高速路网并不是非常畅通。

1、济聊高速 济南与聊城的直达高速,目前来讲这条路等级不高,需要像济青高速一样进行四车道到八车道的改造。

2、青银东吕高速 经过聊城北部高唐、临清。

3、青兰高速 前年才通车,不经过济南核心区,只是联通东阿与平阴。不过对于聊城东进意义重大。

4、济南西四环 正在建设,虽然主要是在济南和德州部分区县,但是对聊城来讲意义重大。

5、济南临清高速 今年的聊城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十四五时期完成,非常有意义。

6、济南东阿高速 济南通往西大门的高速,期待尽早开工,对于济南来讲非常有意义。

7、东阿阳谷高速 打通断头路,促进山东、河北两省经济人文交流。

8、东阿菏泽高速 济广高速重要分流道路,

聊城未来三年发展方向(聊城与济南协同发展)(3)

高铁建设:

1、济南郑州高铁 正在加快推进,目前来讲对山东、对河南都很重要,聊城作为中间重要节点,一下子可以东西通达,非常好。

2、京九高铁(雄商)可以北上南下了。到时候聊城将会成为十字路口。

3、青兰高铁 这条路估计很难短期内动工。

4、济南聊城高铁 相当于济郑高铁北线,未来应该建设或者以轻轨的形式。促进两地主城区连接,特别是黄河北起步区。

三、产业发展是核心

相比于德州南部区县已经深度融入济南。

济南泰安人文相通,人员密切,旅游协同。

聊城和济南经济互动太少。

其实核心就是济南的辐射力不足,无法吸引聊城的人口大批量迁移济南;产业不足,无法把大量产业、企业迁移聊城,扶持聊城。

当然最核心的是聊城本身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不足。

聊城应该立足本身资源优势和产业既有格局,做大做强自身经济体量才是唯一出路。

特别是2019年经济挤水分之后,人均GDP被菏泽超越,全省倒数第一。

说实话这个不能接受。

大力发展人口密集、实体制造业是未来的出路。

人口多、经济基础差、生产要素价格低。就要大力引进制造业,特别是中低端制造业。

农业养殖加工、低端人口密集制造业,这些产业最核心的是带来就业,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第一要务就是解决就业。

四、未来展望

本身济南的龙头地位不足,自身体量有限,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辐射带动又有先后顺序。

所以济南聊城的融合就排在了最后。

但是两地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协同的,比如东阿与平阴,阿胶就是个大产业。

与其舆论相争,不如做大品类。

这几年经济较为落后的菏泽很多区县借助电商,实现了产业集群化。

做个棺材、弄个道具服装、编个塑料篮子都可以做大。

虽然不是高端产业,但是能玩高端的在中国没几个城市。

让老百姓有就业,有收入,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就是最好的产业政策,就是最好的经济发展。

期待聊城明天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