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欢迎大家收听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音频栏目《齐鲁青未了》,今天外面要分享的文章是李学朴的《插秧插出临清秧歌戏》。
插秧插出临清秧歌戏
□李学朴秧歌是古代传统歌舞游艺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素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的鲁西北名城临清,秧歌盛行于洼里村城南一带,其历史久远,是当时由古运河传来的南方歌舞。最初,仅是农民在田间插秧、拔草时哼唱的民歌(又称稻歌)。后来,随着表演较复杂的故事和不同性格的人物的要求,逐渐分出行当,搬上舞台,演变成富有民间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临清秧歌戏以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反映人们边劳动、边歌唱的生活内容,所以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临清洼里秧歌产生于民间,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特别为广大农民朋友喜闻乐见。“吃饭吃窝窝,看戏看秧歌”,这句流传于当地的佳话,生动地反映了洼里秧歌与农民的密切联系。洼里秧歌特点是,以文戏为主,多反映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悲、喜剧皆可演,内容多与人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善于体现人的感情与愿望,人物生动活泼,带有极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气息。秧歌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踩着锣鼓点,表演形式十分活泼。洼里秧歌主要角色有玩伞人,也叫“伞头”,是秧歌队的开路先锋和向导,他指挥整个队伍变换场面和演唱内容,也是这支秧歌队的总指挥。他手持一把伞边舞边唱,象征着风调雨顺。“伞头”唱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即兴发挥,也有当地的民间小调,其开场道白词“话说话,糊说糊,荞麦地里耪三锄,一耪耪到枣树上,桑葚落的黑打糊,撑起兜来拾桑葚,茄子、黄瓜两嘟噜,拿到家里熬瓜菜,咕嘟一锅小豆腐,张三吃、李四饱,撑的马五满街跑,东西胡同南北走,出门撞见人咬狗,拾起狗来咂砖头,砖头咬了我的手”。而后,他后面跟着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类的各种人物,走出各种队形。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边扭边舞。那动作诙谐有趣、朴实可爱,具有广泛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临清洼里秧歌表演形式十分活泼,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步履轻盈,边扭边舞;二是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时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组合的大型集体舞,表演出“龙摆尾”“双过街”“九连环”等各种图案的秧歌舞。小场是由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秧歌舞小戏,如“刘海戏金蟾”“跑旱船”等。三是扮,舞者扮成瓦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和小孩等。紧接着,蓝旗人,紧跟玩伞人,是秧歌队的领队;高罩人,由二人扮演,各执高罩立于蓝旗人两旁。他们所用的道具有伞、鼓、锣、落子(金钱落子)、高罩写秧歌队的标志,上写“洼里村”另一罩写“秧歌会”。那时的临清洼里秧歌队在节庆之日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好不热闹。
据当地老艺人说,在宋元时期,农民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剥削,当时,他们受梁山好汉聚众起义的影响,不少农民沿运河北上,一路走,一路游唱,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清末时期,他们又化装成梁山英雄人物,去攻打大名府,这种歌舞形式也随之流传到临清、堂邑、冠县等地。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舞蹈,既不需要多大的体力,还可以通过这种娱乐活动舒松筋骨,很适合不同年龄的人参与,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活跃于民间的洼里秧歌,尽管在封建时代遭到统治阶级的轻贱和糟蹋,但在注重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它为我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遗产。从文化的角度看,民间风俗作为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的社会习尚,是人们精神生活、物质创造和行为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因而成为特定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洼里秧歌也面临诸多困境,过去的秧歌老艺人越来越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洼里秧歌如何保护传承下去,需要人们共同努力,共同铸牢民间艺术这块丰碑!
主播/后期:严宁逸(实习)
编辑:刘雨丝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