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为何那么嚣张(郭敬明路走对了)(1)

说郭敬明极其聪明一点不过分,他的洞察能力绝对是一流的,因为他看别人永远比看自己更准。

有次在朋友家书柜里看到许多郭敬明的书,《最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啥的。朋友说他女儿喜欢看,然后补充道:其实郭敬明的书挺好的,好多高端品牌,孩子都是从书上知道的。

这可能只是个例,但郭敬明的书能卖那么多,显然是看准了自己的读者群,并针对他们写他们想看的东西。

但方法是方法,一句话就概括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相当难,否则还不人人都能当作家。

从郭敬明的儿时经历来看,能够洞察人,应该是那时候就练出来了。

由于身材矮小,经常受人鄙视、遭人白眼,他应该过得很谨小慎微,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练就了如何才能不遭人讨厌的行为方式。

察言观色并不容易,眼珠转得太快若被人发现,下场无疑会更惨。做人最难的是恰到好处。仅有这当然是不够的,他想要的不仅仅是被人接受,只有受人尊重才能真正治疗他的自卑心理。

郭敬明写文章肯定是有天分的,能不能写好是另外一回事,但首先得肯定他能坐得住。

看相关资料说郭敬明参加新概念作文的时候买了七本杂志投了七篇稿子,每篇稿子都不少于五千字。仅这一点,恐怕就超过了绝大多数投稿人,坐不住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他投稿的针对性也很强,据说之所以买七本杂志的另一个动机是研究评委的喜好,以评委的喜好来决定自己文章的风格和内容。

不过这也可以看出郭敬明也有很强的投机心理,无论是多投稿增加获奖概率还是迎合评委,都反映出了他的这种心态。

有人说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这话其实并不全面。捷径其实还是可以走的,前提是必须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之内。因为从付出的角度看,捷径往往要比通天大道要更难走,付出的精力和承担的风险也更高。

如果把郭敬明比作一个剑客,刚开始这个毛头小子剑走偏锋为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那么成为被公众所承认的剑客之后,他就忘乎所以的杀疯了。只要能往前走,什么阴招、损招都不是问题,结果才是他真正想要的。因为他从最终结果中能获得太多想要的东西。

所有拿郭敬明身高说事的其实并非真想说他的身高,就如同你揪住一个小偷揍一顿,然后对着围观的人说:这货长得太丑了。

世上没那么多精神分裂,无论是武大郎还是西门庆,身上有了贼的标签就一定会被万人锤的。至于说还有人将西门庆称作大官人,那只不过是想扎到小偷窝子里顺走点赃物罢了。

郭敬明实际上比任何人都会利用自己的身高,当有人大喊抓贼时,跳得最高的往往是他自己。用身高来转移话题,引导不明真相或富有同情心的围观者出来替他求情:可怜的娃,放了他吧。

然后他便趁机钻出人群,开着偷来的跑车,一溜烟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