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岛主

昨晚黎远会长在《老板读书会》给读者解答心中的困惑。每个人各抒己见,话题讨论地相当激烈。最后会长用他的人生智慧给予一一完美解答。漂亮!

这时幻影哥手里捧着一本书——《道德经》,眼里炯炯有神,嘴里时不时念着“知乎者也”。

我说:“幻影哥,可否问你一个问题?”

幻影哥说:“什么问题?岛主。”

这时会长就座在旁边,嘴里喝着陈年老普洱茶,眼里盯着书,如此入迷。此情此景,你品,你细品!美哉!

我问:“幻影哥,在你的认知里,什么是修行?修什么?”

幻影哥反问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你觉得呢?你先说说。”

我说:“在我的认知里,只要听到修行,潜意识就会联想到修佛。可为什么要修佛?修的又是什么?很多人谈起修行,瞬间神功附体,夸夸其谈,满嘴经书伦理啊,宇宙万物啊,这个道,那个道,这个空,那个空。我是听不懂,真的听不懂。因为他们不讲人话,只讲鬼话。他们往往把自己抬得很高,表露出很有才华,懂得还挺多,彰显自己肚子很有货。通过突出的表现力来引起众人喝彩,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但是,用会长的话说:看似他们懂得很多大道理,却怎么也过不好自己这一生。可悲啊!”

自助者人助之天助之 自助者天助之(1)

幻影哥接着说:“我也遇到了很多类似这种人,听他们说话,感觉他们挺有知识,挺牛逼的,但我一句都听不懂,有时还挺佩服他们。”

幻影哥继续说:“我认为修行,就像会长经常说:搞懂自己,搞定自己,搞懂别人,搞定别人。我也不太懂,我们还是向会长请教吧。”

幻影哥笑得如此灿烂!

会长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是修行。”

我说:“会长,您怎么说得这么简单?”

会长说:“就是这么简单,复杂是因为人把它想复杂了。为什么会想复杂?因为自卑嘛,因为大家把他神化了,所以很多人才会觉得高不可攀。”

我接着问:“为什么很多人会不远千里的去寺庙找方丈,找大师祈祷?他们在求什么呢?”

会长说:“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面,这些大师能够满足她们的愿望,满足他们心中强大的欲望。比如:升官发财,身体健康,高考状元,结婚生子,远离祸行横飞……

大家都希望寻找的大师最厉害,地位最高,名声最响,最灵验,能有求必应。甚至判定他们会精准的帮你梳理出避害,让你提前预知风险,规避风险,使所祈求的愿望实现心想事成。”

我说:“很显然,很多事情会事与愿违”。

会长接着说:“世界上哪有什么大师,真正的大师是你自己啊。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中,他们一直在外求,总觉得有一股力量可以改变命运,可以升官发财,可以让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利地位。一辈子都笼罩在这股力量当中。这股力量在哪里?这股力量就是你自己啊!”

接下来会长给我们讲了一个“弃母求佛”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小伙子特别信佛,还花了三年时间,啥也不干,潜心攻读经书。由于求佛心切,放弃了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远走他乡去求佛。他经过了万水千山,经历了千辛万苦,还差点掉进赤水河把命都丢了,却一直没有找到,他心中那神圣的、理想的佛。

有一天,小伙子来到一座宏伟庄严的庙宇,庙里的方丈是个得道的高僧。

小伙子虔诚地在大师面前一跪不起,苦苦哀求大师说:“大师,请给指点一条见佛的大道吧!”

大师见小伙子如此痴迷,长叹了一口气,对他说:“你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当你在回去的路上走到深夜,你敲门投宿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给你开门时赤着脚,那个人就是你要寻找的佛。”

自助者人助之天助之 自助者天助之(2)

小伙子欣喜若狂,多年的心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希望。他告别了大师,踏上了回家找佛的道路。

小伙子走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中间有许多次是半夜才看到路边有亮灯的人家。他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敲门,却一次次失望地发现,那些给他开门的人没有一个是赤着脚的。越往家里走,小伙子越失望,眼看着就快要到自己的家了,那个赤脚的佛依然没有踪影。

当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后半夜,终于走到自己家的门前时,他甚至绝望沮丧得连门都没有劲儿去敲了......

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大傻瓜,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佛啊!

可是,几个月的长途跋涉,他又累又饿,两眼昏花……

无奈地敲响了家门:“咚,咚,咚……”

“谁呀?”

那是母亲苍老的声音。

他心头一酸:“妈,是我……我……我……我回来了。”

只听屋里一阵劈啪乱响,不一会儿,母亲衣衫不整地开了家门,哽咽着惊呼:“儿啊,你可回来了!”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把他拉进屋里。

灯光下,憔悴的母亲流着泪,用无限爱怜的双手在他的脸上抚摸,泪光中分明是满足的笑容。小伙子一低头,蓦地看到母亲竟赤脚站在冰冷的地上…….

他突然想起了高僧的话,“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的脚下,泪如泉涌:“母亲,母亲,母亲”

这一刻,儿子顿时大彻大悟: 亲情是佛,母爱是佛,父母都是活佛。

自助者人助之天助之 自助者天助之(3)

黎远会长说:“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我们能长大成人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爱护。在父母的眼里,儿女永远是小孩子。

羔羊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一个人如果对赋予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长大的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孝敬,那就丧失了作为人该有的良心,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会长继续总:“人开悟是懂得一个道理,开悟是一种状态,人要不断开悟,所有靠别人的都是外求。”

我继续问会长:“我们所说的大师、神童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人性的欲望把他们给神化了。他们无非是比我们懂得多一些,知识比我们更加的渊博,他们知道而我们不知道,他们也是人,而不是神。是这样吗?”

会长接着说:“是的。人们宁愿相信世界上有神的存在,找到生命的寄托,选择躺平,不再努力,这一切都是在外求。甚至有一些人还自欺欺人:努力是没用的,人的命运早就由天注定,只有找到大师开解,才能如愿以偿。愚昧的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外力,一直在外求啊。”

此刻,我终于真正的懂得了什么叫“外求”。

会长接着问我:“反之,什么是内求?”

我说:“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长本事,强大自己。”

会长说:“岛主,说得好。不求别人,靠自己。所有靠自己的都是内求。但不等于不需要外力。比如:种庄稼,需要水、阳光、雨露,这些都是在利用自然界的外力,而自然界的力量促进庄稼的生长,才有更好的收成。”

会长此刻很严肃:“真正的高手,是让所有一切外力为我所用。”

会长继续说:“为什么有人躺平?因为他在外求,求而不得就会很失望,一旦失望就选择了躺平。懒惰的人,不愿意动用脑子思考,同样选择躺平啊!”

我说:“会长说得太好了!”

自助者人助之天助之 自助者天助之(4)

会长接着说:“人一生的成败,幸与不幸,全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强大的内心无须外求。凡事外求,结果只能是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自身强大才是一切变好的根本。寄希望于自己,有些苦和累只适合自己消化。不必总是追求外在的东西,丰富的内心,头脑,和丰富的经验才是根本。言语更多的需要留白。做永远强过说。”

一切靠自己。我就是神,神就是我。

会长引用《易经》:“自助者,天助之。”

会长曾经说过成功只做两件事:

1、正确的决断。

2、大胆的行动。

岛主2022年3月21日记录理想公馆《老板读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