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 米广弘】一到秋天,家乡山坡上的酸枣就像约定好一样,通通都红了。酸枣树一棵挨一棵,连成一片,野酸枣密密地挂在树上,整座山似一片燃烧的云霞,红得热烈。

喜欢故乡的山里红(我爱故乡的酸枣)(1)

酸枣红了 米广弘摄

放眼望去,起起伏伏,弯弯绕绕,酸枣树不知什么时候在这里安了家。它们像一株株荆棘丛,细枝细条,低低矮矮,总也长不高。比起青松、栎树,酸枣树单薄得近乎可怜,却很有筋骨和活力,不动声色地爬满了崖畔和山坡。春日里,各种花草树木贪婪地吮吸着雨露,在清新的空气里舒展枝条,酸枣树却长得格外小心,静悄悄、慢吞吞地抽芽吐绿。到了夏初,才开出米粒状的小花瓣,浅黄的颜色让人瞧不上眼。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般开满了山野,酸枣树细细碎碎长不大的小花瓣,带着泥土的气息,淡定不张扬。酸枣在温暖的阳光下,一片片、一丛丛长满枝条,细细密密地织成一张大网,铺满整座山坡,远远望去,很是壮观。

野酸枣,个头像蚕豆,核大肉薄,摘一颗放进嘴里,酸酸甜甜,虽算不上好吃,却很讨人喜欢。过去小孩子们没零食吃,大人干活回来的时候,从山坡上摘回一些酸枣,孩子们乐颠颠地迎上去,伸开小手接过来,布兜里塞得鼓鼓的。上学的时候带一些,一下课就吃上几粒,有的上课偷吃,身上的野酸枣被老师全部没收了,就心疼得咧着小嘴直哭。大一些的小孩会三五成群地跑到山坡上自己摘酸枣,一边摘一边吃,够不着的野酸枣,就用竹竿打下来,酸枣甜里透着酸,孩子们却只嚼到甜。他们尽兴地在酸枣林里玩上大半天,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酸枣树,谦卑、坚毅、耐贫瘠、生命力强,山坡上、乱石中、岩缝里,只要有扎根立身之处,都能随遇而安。山坡上的酸枣树呀,就像一个个乡间小伙,天然、率真、有个性,别看它们浑身带刺,可就是招人喜欢。

秋又到了,一个个透红的果子挂满了枝头,乡亲们正忙着在山坡上采酸枣。采摘的野酸枣,可生吃开胃,也可做成酸枣面,加工成酸枣罐头,酿成酸枣酒……野酸枣营养成分很高,除含多种微量元素,还富含维生素C。《神农本草经》记载野酸枣“安五脏,轻身延年”,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易惊等,同时又有一定的滋补强身作用。

如不能亲自回家乡吃酸枣,就让家人打包邮寄到京。新鲜的酸枣个个透着红亮,带着缕缕乡愁。拿来和机关同事分享,不想,他们刚刚入口就酸得直摇头,也难怪,野酸枣深居山乡,久居闹市的人怎知它的真、它的野、它的妙和它的美呢!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它所承载的情谊都是岁月最好的印记,味道无可替代,情深款款,永永远远。(作者:米广弘,文化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