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记者/奚欣晨 摄影/曹阳)

长篇古典小说《三侠五义》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流传极广,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侠客形象深入人心。1957年,上海京剧院根据此小说创排了连台本戏《七侠五义》,一剧侠肝义胆风靡上海滩,连演整整半年,几乎场场爆满,演出一票难求。但此后多年间,演出一直断断续续,直至去年十月,暌违舞台已久的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头本)再次重现江湖。今晚(11月14日),京剧《七侠五义》又作为第二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的参演剧目亮相紫金大戏院,为观众带来了一出精彩绝伦的侠情大戏,现场座无虚席,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1)

剧目简介:

宋仁宗广纳贤士,以此固国安民,包拯举荐南侠展昭。展昭以轻功、袖箭、剑法三绝深受宋仁宗青睐,被封为四品带刀护卫,钦赐封号“御猫”。

消息传到松江府陷空岛,岛上五位结义弟兄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人称五义,享有盛名。白玉堂心高气傲,受白面判官柳青蛊惑,不听卢方相劝,私上东京,要与展昭一争短长。

卢方、韩彰、徐庆、蒋平得讯,恐白玉堂年轻气盛,先后赶赴东京。之后众人彼此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恩怨纠葛,直至白玉堂跳湖离去,头本结束。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2)

致敬经典,延续六十年前的侠义精神

1957年,作为一名普通演员,陈金山参与了《七侠五义》的首演,六十年后,陈金山作为导演再一次进入了《七侠五义》的剧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和这出戏,有抹不去的缘分。“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3)

导演陈金山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4)

资料照片

今晚在紫金大戏院上演的京剧《七侠五义》是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提炼、梳理的工作。剧本整理冯钢介绍,删减了一些琐碎的场次和重复的叙述性情节,使演出更紧凑明快,人物行为脉络更清晰鲜明。演出时长也从原剧本的三个半小时缩至两小时四十五分钟,更贴近当代观众的观看习惯。在冯钢看来,该剧扎实继承了海派连台本戏的优良传统,保持了海派连台本戏重视舞台综合性的特点,全剧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做、武、打并重,且各角色都有充分的空间展示其 “看家本领”,因此舞台形象虽多,却能够各个鲜活分明。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5)

人物剧照

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头本)的继续演出是对上海京剧院海派经典作品的致敬,是剧院对海派演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说:“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是上京的优秀经典保留剧目之一,作为海派京剧的‘大本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经典海派剧目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丹心侠骨,海派京剧弘扬社会正能量

陈金山导演介绍,《七侠五义》集中体现了众江湖义士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武侠情怀。剧中人物众多,白玉堂、展昭、卢方、蒋平、包拯等耳熟能详的人物轮番登场,这些角色都具有“侠义精神”,他们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机智勇敢、惩恶扬善,并且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充满正能量。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6)

现场照片

全剧舞台形象众多且唱、念、做、打一应俱全,并具有浓厚的海派风格特色。陈金山导演说:“当年北京讲究听戏,上海讲究看戏,所以海派京剧的表演更具有激情。”该剧最大的看点,就是演员们武戏表演。在现场,武生、武丑、武旦们英姿飒爽、惊险刺激的武打场面,看得新老戏迷们直呼过瘾。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7)

现场照片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8)

现场照片

机关布景,巧妙设计把观众带入江湖

机关布景的运用是海派京剧的特色之一。传统京剧都是“一桌二椅”的表演模式,剧情需要时手一抓就是一个门,但在这出京剧里就完全不同。今晚的舞台采用了全新制作的机关布景,更为精致、精巧,使舞台效果和剧情、人物结合得更加合理。舞台背景相当华丽,灯光的运用也非常得当,仿佛演员们真的具有“特殊本领”,可以“飞檐走壁”,给观众们带来极强的现场感和代入感。

在电脑特技随处可见的今天,舞台上的机关布景也许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在剧场里设计这样的机关布景,不仅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也能在现场感受到别样的“惊心动魄”。剧中身手不凡且最吸睛的人物要数傅希如扮演的白玉堂一角,在他出现的众多场次里,观众总能看到各种舞台机关带来的惊喜。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9)

现场照片

在白玉堂盗“三宝”一场戏中,一把飞刀从侧幕上方飞出插在包公的桌案上,顿时让观众一片惊叹声,连心都随着插在桌上微微颤动的刀柄一起颤动起来。

第三场白玉堂杀人之后,用血题诗之时,灯光在墙壁上随着他手臂的摆动缓缓地打出了四行红字,这精心设计的血字,原理虽然简单,但效果确是满分。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10)

现场照片

剧中的白玉堂能从高墙上翻下,能从窗洞中翻出,当真是“身轻如燕”,不少戏迷都笑称白玉堂的扮演者傅希如为“全能体操手”。而听到这样的评价,傅希如却坦言白玉堂一角对他来说其实是个很大的挑战,“白玉堂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有点跨行了,以前唱武生的时候我擅长的是‘长靠’,白玉堂属于‘短打武生’,这是两门不同的功。”为了更好的呈现这个人物的特点,傅希如告诉记者,尽管他从小腰部就有伤,但他仍旧坚持从基本功开始急训了三个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表现这个人物。

七侠五义最新消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七侠五义)(11)

白玉堂的扮演者傅希如

对于这类经典剧目复排后重新回观众视野之中,除了需要保留海派京剧的传统特色之外,在人物、舞美、音乐、布景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出改变和突破,这样的戏曲才可以长新不衰。正如导演陈金山所说:“不能一味地模仿经典形象,年轻演员也要有自己的想法。第一步是先把经典保存并流传下去,第二步则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他希望在京剧《七侠五义》头本之后,还能把二本、三本再次呈现给观众。

小科普•连台本戏

连台本戏是戏曲编剧与表演的一种特殊形态,不停地接演一部整本大戏,演出又相对独立,类似于电视连续剧。北宋时的杂剧目连戏已可连演很多天;清代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就以擅长连演整本的三国戏著称;晚清民国年间,全国各地很多剧种都以连台本戏吸引观众,这样的连台本戏对戏剧繁荣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