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被称为神话般的存在。

他一生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却在死后被追封为陆军上将,更被后人奉为“军神”。

一生都在研究中国人要如何才能打败日本人,后来却不惧世俗眼光,娶了一位日本姑娘做妻子。

他是中国现代兵学泰斗,是蒋介石十分倚重的高级幕僚,也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被誉为“民国国防思想的奠基石”,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更是被后人称为中国近代国防思想的奠基人。

讲来讲去,到底说的是谁?

他就是我国“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先生。

祖父蒋光煦不仅是藏书家,而且还是非常有名的出版家。

他的父亲叫蒋学烺,因为生下来没有左臂,差一点被抛弃野外,稍大一点就被送到寺庙里出家做了一个小沙弥。

后来,寺院的住持师傅对他说:你尘缘未了,不适合在这里长期修行,还是下山去吧,早日成家立业,几代之内必出人才。

因为出过家,他还了俗也没有得到蒋家认可,家族并不接纳他。孤苦无依的蒋学烺没有了栖身之处,到处漂泊。为了生活下去,也因为从小笃信佛理,他决定选择学医悬壶济世,救助世人。

蒋学烺在学医途中被浙江海盐秀才、名医杨笛看中,老师很欣赏他吃苦好学的品性,决定将自己的女儿杨镇匹配给他,妻子温柔贤惠,对他照料有加,二人也是情投意合,伉俪情深,1882年在浙江海宁杨镇为蒋学烺生下了一个男孩。

1895年,蒋学烺因病去世,由于生前得不到族人认可,死后也不能归宗,孤苦无依的母子二人没有分到蒋家的遗产,生活艰难,可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也是乐在其中。这时,他们的儿子已经13岁了,这个孩子叫做蒋方震,字百里,人称蒋百里。

家里太穷,供不起蒋百里读书。他就偷偷地跑到别人家的私塾外面去听,每次老师在里面讲一遍,他没纸没笔就能够用心记下来,即使是私塾里面最优秀的孩子,也比不过他。

私塾先生见他天天跑来听课,就有意考考他,结果这个孩子对老师讲的东西倒背如流,让老师刮目相看,决定收他为弟子免费教他读书。

得老师指点几年下来,蒋百里的学问是突飞猛进,16岁的时候参加科考,一举考中秀才。

十九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伯乐,被一个知府,一个县令和一个监院同时看中,三人对蒋百里的才华赞叹不己,怀着惜才之情,决定赞助他东渡日本去留学。

来到日本的蒋百里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这个人可能天生就是日本人的克星,在日本读书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居于一大帮日本同学之上。

1905年毕业的时候,综合成绩又排名第一,毕业典礼上,他当着所有日本学生的面拿走了只有第一名才能获得的殊荣:一把天皇的佩刀。

当时让所有的日本学生都恨得牙痒痒,有些甚至在激动之下差点就剖腹自杀了。

你知道蒋百里同期的同学都是什么人吗?

东条英机,岗村宁次,土肥元贤,板垣征四郎写残害我民族同胞的罪人在蒋百里的眼里,都是一些学渣而已。

因为此事,陆军大学以后专门把中日两国的学生成绩分开记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伤自尊事件。你说他有多牛!

1912年,29岁的蒋百里回国出任保定陆军大学校长,第一天上任就对全院师生做出两个承诺:一和学生同吃同住,以身作则;二要把所有学生训练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军官。

半年后的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甚至惊动了全国。

1913年6月18日的凌晨五点钟,蒋百里突然召集全校2000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他身着军服,全副武装,对全校师生说:吾曾说过,吾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做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如果做不到,我就惩罚自己。我走后,希望你们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说完掏出手枪对着自己的胸膛,砰的就是一枪,幸好当时身边的士兵眼疾手快拉了一把,子弹打偏了,从他的肋骨旁边射入,没有伤到心脏,蒋百里捡回了一条命。

原来事出有因,他多次向上级讨要学校的经费失败,学生吃不上饭学校不能正常地运转,他觉得是自己答应了大家的事没有做好,决定自杀以谢学生。

这件事情惊动了全国,袁世凯下令找最好的日本医院给蒋百里治病,同时下达命令,全额补足了保定军校的教育经费。这件事情让大家都赞叹,蒋百里是个有血性的好男儿。

住进日本医院的蒋百里,和照顾她的日本护士佐藤屋登相识了,两人互相爱慕成了一对恋人。对于世俗的眼光蒋百里并不在意,身归国家,心属自己,爱我所爱,有何不可?顶着世俗的压力俩人结婚了。

值得一提的是,蒋百里看人的眼光终归不错,佐藤屋登在婚后因为丈夫喜欢梅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蒋佐梅。1938年蒋百里去世后,她没有回国,而是投身中国的抗战中去,用自己所学的医护知识救助伤员,用她的话说,她已嫁到中国就是一个中国人。

1937年初,在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夕,蒋百里把平生所学写成了一本十万字的巨著《国防论》。

在书中,他颇有先见之明的指出中日两国必有一战,他说道:吾所最感危险者,即邻近富于侵略性的国家。

对于如何与日寇作战,蒋百里也最早提出基本防线的判断,即“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对日作战,津浦、京汉两路必被日军占领。我们国防应以三阳为据点,即洛阳、襄阳、衡阳。”可以说《国防论》指明中国抗日战争的“出路”。

针对日寇提出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叫嚣,他有针对性地提出“持久战”的战术思想,要求中国军队“不应一味死守、与敌军大打阵地战,而是应增强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利用我军本土作战、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采用运动战战术,给敌以有效杀伤;发动游击战,使之全民皆兵,让入侵者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

当时这些文章发布在大公报上,轰动一时。国内的军事家都对这本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历史证明,正是中国军队贯彻执行了这套作战思路,才赢得最后的抗战胜利。蒋百里的运筹帷幄之功如此之高,可视之为二度击败日本陆军。

非瑜背诺,天不假年。1938年的11月4日凌晨,56岁的蒋百里因病在家中逝世,终究没有等来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转眼已过半个世纪,中国早已在世界上腾飞,这位百年前的传奇老人如果知晓也该感到欣慰了。

民国奇人天下三绝(民国第一奇人身后八载事)(1)

和女儿们合影

民国奇人天下三绝(民国第一奇人身后八载事)(2)

日本天皇赏赐的军刀

民国奇人天下三绝(民国第一奇人身后八载事)(3)

一家人

作者原创,盗版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