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家要问:不是说跟师傅好好相处,师傅用心教,我们用心学就可以了吗?

模具设计学习技巧(模具设计学习方法分享)(1)

​确实,如果大家的目标就是现在的师傅的话,那的确是够了。可是,年轻的学徒们啊!你们的目标真的仅止如此吗?我想,大部分学徒们都会有超越师傅的梦想,这才对啊。没有一点追求,没有一点抱负,那读那么多书做什么用呢?人活着,总得做出点什么吧。

而且,你们的师傅就不进步了吗?是不是要等到十年后你们的师傅前进到更高的位置上,你们才刚刚到师傅现在的位置的时候再追呢?要知道,中国模具行业兴旺发达到现在也才二三十年而已。也许你们的师傅也就比你们大个几岁而已。这仍然是个朝气蓬勃的行业啊,当我们的国家真正达到世界第一的时候,作为工业之母,这个行业会有多少机会,谁能说清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师傅们能教给我们的是什么。

如果是加工岗位的师傅,那么能教的不外乎这几样:看零件图,零件名称及作用,机床基本操作,高端操作技巧,磨刀等辅助技巧,各类工具使用等等。有的师傅自己还懂一些其他机床的操作,那么也会顺便教给你。然后。。。。。。。然后就没有了。

模具装配组合修模组的就要多一些:常用的一些机器操作,工作原理,模具制作工程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加工工艺,如热处理,喷砂,电镀,抛光,晒纹,等等(有所提及,但一般是只词片语,不系统)模具的基本结构,负责结构,运作原理,模具损坏原因及修正,等等。

这些师傅们能教给我们的都是实际工作中宝贵的经验总结,非常重要。但缺点是往往不太系统,详细。如果学徒们就仅仅靠这个来学习,起码得几年才有可能学完,这也就是所谓的几年出师了。而且,这样学出来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旦出现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问题,可能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不懂理论分析,还是不行的啊。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其实很多知识并不一定要师傅教的,它们都好好的呆在书上,图纸上。我们完全可以自己通过书本,这另一位老师来掌握它们。比如各个机床的工作原理,甚至加工技巧。模具基本结构,作用,各种加工工艺特性,各种塑料特性,注塑工艺原理,产品问题分析等等。都是可以找到相关资料来学习的。

而且,这位老师不请假,不发脾气,永远默默的在哪里等着我们去请教。很多人认为书本没用,迷信师傅教的,这样的人其实只是没有找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方法而已。也许,书上的东西会跟眼前的实际有点出入,这很正常,毕竟技术资料变成书本,需要一个时间的,你看到的也许是十年前的,二十年前的甚至更古老的知识。但有些知识确实是几百年不变的,比如机械制图的投影法则。有些东西则是几十年才更新,比如公差与配合标准。真正变化快的,往往是一些最表层的一些技术。比如加工工艺,往往几年就会更新一次,模具结构,也会有一些逐步被淘汰,代之以新的结构和做法。

模具设计学习技巧(模具设计学习方法分享)(2)

​而这些理论与实际不同的地方,恰恰是我们需要刨根问底的地方。我们不应该一听说这个被淘汰了,不用了就不管了,而是应该好好研究,为什么会被淘汰?被什么淘汰?为什么?现在流行的有没有可能被更新的淘汰?为什么?出来了吗?哪里能见到?估计什么时候会普及?

只有抱着这样的研究的心态来学习,我们才能看得懂书籍,图纸。什么都不能迷信,不管是师傅还是书。我们唯一坚信不疑的就是我们的头脑,多问多想,知识自然来!

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来研究,很快你就会发现,很多师傅说的东西,慢慢的你就明白了好处在哪里,缺点又在哪里。而这些东西可能你的师傅都不一定懂得。因为他们也可能是学自他们的师傅,手口相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你懂了其出处就不一样了,也许这不能让你具体工作做的比师傅更好,但是会为你学习其他的东西,学习被这个技术影响到的,关联到的东西打好基础。

模具设计学习技巧(模具设计学习方法分享)(3)

​当所有的技术我们都搞清楚了前因后果,我们自然就学会了技术行业最宝贵的技能:分析。顺理成章我们也掌握了其衍生产物:创造。至此,才真正为我们的以后打下了基础。我们才有可能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独立解决问题的栋梁。甚至创造出别人不会的东西。比如创造模具行业里大名鼎鼎的燕秀工具箱,胡波外挂等等一大批出名的,不出名的大才。还有攻克模具技术里一个又一个难题的知名的,不知名的设计师,无一不是吃透了所掌握的技术,才创造出了人所不及的好东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推动了整个模具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中国的发展。

模具设计学习技巧(模具设计学习方法分享)(4)

​以上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广大毕业生们,模具新人们能有所有帮助。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多多包涵,(比如之前讲到,加工店不适合学习模具技术,只是就事论事,未作考证,如有不对,老板们莫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