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不喜欢孔子(老子为什么没有孔子知名度高)(1)

大家知道,河南鹿邑有四大名片,即:老子故里、道家之源、李姓之根、道教祖庭。加之老子出生地太清宫、老子讲学地明道宫,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级“4A”景区,所以平素就有不少的游客、香客。在这些游客香客中,不乏我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在接待时,不止一个人问我:“老子对人类、对社会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可他怎么没有孔子的知名度高呢?”

老子为什么不喜欢孔子(老子为什么没有孔子知名度高)(2)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比老子年少20岁。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组成,所以古人常说:“在朝言儒,在家言道”,亦或“当朝言儒,在野论道”。因为,儒家思想是治理天下用的,是经世济民的严肃学问;而道家思想则更多地用于修身养性,淡泊于世。故而对于老子和孔子,素有“南龙”、“北凤”之说。也正是为此,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可谓之是“一阴一阳”、“一张一弛”,相辅相成,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文化(儒家文化)比较“积极”。孔子主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正经八百地“入世”思想。所谓的“入世”,就是“融入社会”。譬如,孔子“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等,就是孔子积极“入世”的具体表现。他“周游列国”的目的,名义上是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实际上就是为自己、也为他的学生谋求职务,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跑官要官”。

孔子周游列国受过辱。

那是春秋时代,孔子六十多岁了,还在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哪一国诸侯的聘请。孔子同子路等学生到处奔波,迷过路,断过粮,还几乎被害,旅途十分辛苦。

有一天,他们在山野行走,子路跟在后面,掉了队。这时天色将黑,子路正在着急,恰好遇见一个老农在田地里锄草,便问道:“子见夫子乎(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农向子路望了一眼,冷冷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既不劳动,又无生产知识,哪里配称什么老师)!”原来,在此之前,孔子也曾向这位老农问过路。当时孔子便走上前去,向正在为高粱除草的老农搭讪说:“老人家在给谷子除草啊?”老农听孔子把高粱说成谷子,就抬起头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连高粱和谷子都分不清啊?真是一个大笨蛋。”弄得孔子目瞪口呆,脸上一会红,一会白,一会青,一会紫。待老农告知路径后,便灰溜溜地离开了。所以,当子路再向老农问起孔子时,老农就说了上面这样几句话。

孔子周游列国挨过饿。

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想去楚国谋个一官半职。但他们走到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时,被陈国和蔡国的大夫们知道了。陈国和蔡国的大夫认为:楚国原本就很强大,如果孔子再去楚国做了官,那么楚国便更有能力侵略别的国家。陈国和蔡国离楚国最近,那最先灭掉的就会是我们陈国和蔡国。如果我们的国家灭亡了,那么咱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正是为此,他们决定派出兵丁,阻止孔子师徒南下楚国,并将他们团团围住,整整七天不给饭吃,直到孔子师徒答应原路返回。

孔子周游列国遇过险。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他离开卫国经过匡(地名,在今河南省扶沟县)这个地方时,竟被匡人团团围住,要加以杀害,原来孔子面貌很像一个名叫阳虎的人。阳虎这个人从前曾经在鲁国兴兵造反,失败后逃来匡地,阳虎在匡地横征赋税,匡人要杀他,阳虎连夜改装脱逃。孔子被匡人误认为是阳虎,在匡地被围困了五天,才被解危。

孔子周游列国闹过笑话。

有一次,孔子师徒途径宋国、郑国,赶往晋国,在路边看见有不少的松鼠,那些松鼠直立着身子,坐在石头上,两只前爪合在一起,很像是人在作揖。孔子平生没有见过松鼠这种动物,见松鼠如此,便以为是在向他作揖行礼。孔子大吃一惊,立即喊叫车夫调转车头,改变了去晋国的计划。弟子问孔子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这晋国连老鼠都这么知礼,你们觉得我们还有必要去那里吗?”殊不知那只是松鼠的习惯性动作。所以,至今还有“孔子周游列国没去山西”的说法。

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急于当官,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出世”。

而老子文化(道家文化)则比较“消极”。老子提倡“无为”,是名副其实的“出世”思想。所谓“出世”,说白了就是远离喧嚣。大家可以想一想,古代的“隐士”,都是不折不扣的道家。

老子为什么不喜欢孔子(老子为什么没有孔子知名度高)(3)

隐士陈抟——

最为著名的道家、隐士,应该就是我们河南鹿邑的乡贤陈抟先生了。陈抟,是唐末宋初时期非常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易学家、诗人、书法家,也就是被道教称之为“陈抟老祖”的睡仙陈抟。如果你不知道他,不了解他,我说一件事你就会牢牢地记住他:那就是今天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所采用的“二进制”原理,就来自于陈抟。也就是说“二进制原理”是陈抟最先发现的。陈抟还是养生方面的大咖,更是“辟谷”的先驱。除掉民间传说“陈抟一睡八百年”不说,下面这两个小故事就能看出陈抟“辟谷”的能耐和水平。

第一个故事就是“柴垛晒暖”。晒暖就是晒太阳取暖,这个在北方是十分常见的。大家知道,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北方不同于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北方讲究“秋收冬藏”,就连烧火做饭用的柴火,也是一样“秋收冬藏”。所以,每到秋收过后,家家户户都要储存一些柴火,以备冬天寒冷的时候用来烤火做饭。而这些柴火,人们是一点一点地从外面弄回来的,放在院子里,积少成多,堆在一起,就成了柴火垛。有一年秋季的一天上午,陈抟先生打柴回到道观,就躺在刚刚堆在那里的柴火堆上晒太阳。可能是到了晚上陈抟嫌冷,自己在身上盖了柴草,也可能是别的道友不注意,将柴草压在了陈抟先生身上。反正,他被埋在了柴火垛里。而道友们虽然很长时间没有看到陈抟,却都估计他是外出“游方”去了,所以也没有太在意。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也就是春节之后的一天吧,厨房的道士去快要烧完的柴火垛上拿柴火做饭,忽然看见柴堆里有一个“死尸”,吓了一跳。近前一看,原来是陈抟先生睡在那里。直到这时,陈抟才伸了伸懒腰,慢腾腾地站了起来。也就是说,陈抟不吃不喝,已经在柴火垛里睡了三、四个月。

另一个故事叫“山坡晒暖”。一天,有个樵夫在山坡下打猪草,见有一片青草长得又高又旺,绿油油的,就走上前用镰刀去割,谁知青草被连根拔起,同时露出了一个尸骸。樵夫心中怜悯,欲取而埋之。他近前仔细看时,却认得是陈抟先生。樵夫心里暗暗想道:“好一个陈抟先生,不知什么时候竟死在这里了?”就在这个时候,只见陈抟先生把腰一伸,睁开了双眼,缓缓地说道:“嘿,正睡得快活,何人搅醒我梦来?”樵夫一惊之后,哈哈大笑。试想,身上荡了那么多尘土,又有青草长那么高,需要多少时日?少说也有几个月吧?你说陈抟的“辟谷”到了什么层次?

陈抟作为一个道家,一个隐士,还曾经有过“四辞朝命”的经历。

所谓“四辞朝命”,就是四次拒绝皇帝的诏见官职加封。

陈抟十八岁上,父母双亡。于是他便把家财抛散,分赠给家族乡党。自己前往本县的隐阳山上去居住,自此足迹不入城市。梁、唐不少士大夫慕陈抟先生之名,都把陈抟视之为“活神仙”,但是想见他一面却都没有机会。有人前来造访谒见,他也仍然侧身而卧,不与接待交谈。人见他鼾睡不起,只好叹息而去。不但达官贵人如此,就连皇帝老儿也是这样。可谓“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也就是说:诸侯不能与他做朋友,天子不能使之为臣僚。

一辞“朝命”。长兴年间,后唐明宗皇帝听闻陈抟高尚之名,遂御笔亲书丹诏,派遣官员招他进京。因为使者络绎不绝,先生自觉违不得圣旨,只得随使者来到帝都洛阳,谒见天子。陈抟上了金銮宝殿,对明宗作长揖而不跪拜,满朝文武一见,无不大惊失色。但是,明宗却全然不怪。不但不去怪罪他,而且还亲自走下龙椅,御手相搀,赐坐锦墩,并缓缓地对陈抟说道:“劳苦先生远来,朕今得睹清光,乃三生之幸也。”陈抟见明宗皇帝礼贤下士,故而也谦虚地回答道:“我乃一山野鄙夫,好比一段朽木,无用于人世。过蒙陛下采录,有负圣意,乞赐陛下放我归山,以全草民之野性。”明宗说道:“既蒙先生不弃而来,朕正欲侍教,岂可轻易就去?”陈抟见此,便不再说话,并闭目睡去。明宗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此高士也,朕不可用常礼待之。”于是,就把陈抟送到礼贤馆,食宿均按最高接待标准。对此,陈抟先生一无所用,不吃不喝不睡床,昼夜只在一个蒲团上闭目打坐。明宗多次移驾礼贤馆,见陈抟都是在蒲团酣睡,他不忍惊醒陈抟,只好怏怏而去。而且,每一次都是如此。明宗心知陈抟是一个奇异之人,非同小可,故而就更加敬重他,并欲授以大官,但是陈抟坚辞不就。丞相冯道奏明宗道:“臣闻:七情莫甚于爱欲,六欲莫甚于男女。方今冬天雨雪之际,陈抟先生独坐蒲团,必然寒冷。陛下可差一使者,给他送去一樽美酒,再选三个美女,前去给他温酒暖足。他若饮其美酒,留其美女,何愁他不受官爵!”明宗觉得冯道言之有理,便听从其言,于宫中选二八女子三人,美丽无比;加之装束华丽,看上去更是楚楚动人。同时又将美酒一坛,遣内侍送往礼贤馆。内侍口传皇命道:“官家见天气奇冷,特赐美酒一坛消遣;又赐美女与先生暖足,先生万勿推辞。”只见陈抟欣然打开酒樽,一饮而尽;送来美人,也不推辞。内侍入宫复命,明宗不禁龙颜大悦。次日,早朝已毕,明宗即差冯丞相亲自赶往礼贤馆,去请陈抟入朝见驾。只等陈抟来时,好给他加官授爵。

冯丞相领了圣旨,上马前去。来到礼贤宾去看望时,只见三个美女被关在一间空室之中,却已不见了陈抟先生的踪影。问那几个美女道:“陈抟先生到那里去了?”美女回答道:“陈先生自从饮了那御酒,便坐在蒲团睡去。妾等候至五更,他方才醒来。待我们上前要侍候他时,他却说:‘劳你们辛苦一夜,无物相赠。’乃题诗一首,教妾收留,回复天子。遂关妾等于此室,飘然出门而去,不知何往。”冯丞相领着三个美人,回朝见驾。明宗取出陈抟所留诗笺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神女下阳台。”明宗读罢,扼腕兴叹。二辞“朝命”。有一次,华阴令王睦到九石岩求见陈抟先生。来到陈抟所在之地,只见光秃秃一片石头,绝无半间茅舍。于是便问道:“先生寝止在于何所?”陈抟大笑,吟诗一首答之,诗曰:“蓬山高处是吾宫,出即凌风跨晓风。台舍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王睦要为陈抟伐木建庵,但陈抟先生固辞不要。这是周世宗显德年间的事情。后来,陈抟的这四句诗被周世宗柴荣听说了,于是知道陈抟是一个高人贤士。所以,他便召而见之,并问以国运若何,气数长短。陈抟遂说出四句话来:“好块木头,茂盛无赛。若要长久,添重宝盖。”世宗皇帝本姓柴,名荣,木头茂盛,正合姓名。又有“长久”二字,只道是佳兆,却不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为帝,国号为宋,“木”字加一“宝盖”,乃是“宋”字。宋朝享国长久,陈抟先生这时已经预知了。周世宗想封陈抟为“谏议大夫”,被陈抟婉言拒绝。三辞“朝命”。陈抟先生和宋朝的皇帝赵匡胤、赵光义是很有渊源的。

  五代十国,政权不稳,战争四起,百姓无处安身,南下避祸。路上,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挑着一个扁担,扁担两头各自坐着一个非常瘦小的男孩,避祸的路上人人都脚步匆匆,一路上也没人会注意到他们。这时,一个名叫陈抟的人目光一直盯着这母子三人看,还上前搭话:“夫人真是好大的福气!”妇人不解地说道:“我的丈夫参军,至今没有音信,不知生死,母子三人南下避祸,哪里来的好福气?”陈抟却答非所问,他只是告诉妇人好好抚育两个孩子,将来必定贵不可言。临走他还给了妇人一些银两,留下一举话:“莫道当今无真主,两个皇帝一担挑”,说罢便转身离开了。其实,扁担两头坐的男孩就是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为帝,执政十六年。他死后弟弟赵光义继位,确实应了陈抟的话。一担挑出两任帝王,当时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母亲应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能培育出两任帝王,不得不说,陈抟的本事还真不是吹的。

赵匡胤长大成人后,有一次在华山和陈抟有偿下棋,连输三局,身上已无他物。陈抟转身要走,赵匡胤不让,非要再来一局。陈抟说“你已经没有了赌资,还下什么棋?”赵匡胤便耍起了无赖:“再输了,我可以把华山给你。”没想到,陈抟居然欣然答应了。原来,陈抟正等着这句话呢,他当然满口应允,还说:“空口无凭,要写个文约为证。”赵匡胤想,反正华山又不是我的,输了就输了,立个文约又何妨。陈抟老祖早就预备好笔墨纸砚,待赵匡胤写了文约,还让他押了指印,然后才坐下了继续下棋。下了三盘,赵匡胤输了三盘。陈抟老祖高兴地哈哈大笑着说:“华山真的属我道家了?”赵匡胤却耍赖说:“山是道家的山,树是皇家的树。”陈抟一听此话,连忙跪倒口呼:“谢主龙恩!”赵匡胤不知这位道长为何行起君臣之礼,正想要问个明白,陈抟老祖说道:“壮汉身有九五之尊,日后便知。”赵匡胤一听说自己有天子之位,却信口开河,输了华山,日后定遭世人谴责,心中十分悔恨,连忙去抢夺文约。不料陈抟老祖轻轻一口气,文约就飞过谷涧,贴到一个石壁上去了。赵匡胤知自己欲赖不成,就请求陈抟指点迷津,早日成就立国大业。陈抟说:“周世宗柴荣正在潼关招兵买马,征集良将,你何不去投军?”听了陈抟的指点,赵匡胤立即下山,直奔潼关投奔了柴荣。到后来终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赵匡胤“卖华山”的故事虽属民间传说,甚至被演绎得神乎其神,然而却给华山留下了“下棋亭”、“文约石”、“猴子观文约”等景观。直至现在,游人如果站在东峰仔细观望,文约石上的草体字迹还依稀可辨呢。因为陈抟是鹿邑人,所以直至今日,华山道士见了鹿邑人,还还说“老家来人了。”

还有一次,已经成为将军的赵匡胤、赵匡义两兄弟和一位名叫赵普的好朋友,正在长安的街市上闲逛。陈抟翻身下驴,拦住他们。他拉着赵匡胤手说:“将军还记得华山顶上的弈棋吗?”赵匡胤连忙施礼道:“铭记在心,没齿难忘。”陈抟点点头说道:“今日幸会,机会难得,我想请你们兄弟二人去喝杯小酒,怎么样?”赵匡胤指着赵普说:“他是我们最要好的朋友,带上他吧。”陈抟先生看了看赵普,答应道:“也好,缺了他,还成不了一席。”四个人一同走进一家酒楼,找到一间僻静的雅座。赵匡胤对陈抟说:“恩师德高望重,请上座。”陈抟连忙推辞道:“不敢。贫道乃是一介草民,岂敢妄居上座。将军日后当受天下朝拜,还是将军您请。”赵匡胤推让不过,只好拱手致谢道:“恭敬不如从命,在下只好斗胆就座了。”说完,赵匡胤就在上座坐下来。赵普因为走累了,随便就在赵匡胤的左边一席坐下来。按照古代的礼制,这是犯忌的,所以陈抟怒斥赵普说:“你虽然有贵人之相,但只不过是紫微帝星旁边的一颗小星而已,怎敢擅自坐在左边的席位呢!”赵普一听,赶忙站起身来,把左边的席位让给了赵光义。坐定后,四个人开怀畅饮,相谈甚悦。

再说,宋太祖赵匡胤即皇帝位之后,感念陈抟先生的知遇之恩,便下诏让陈抟进京一见。陈抟向使者说:“创业之君,必须尊崇体貌,以示天下。我乃一山野废人,去入见天子,若下拜,则违吾性;若不拜,则亵龙体。是以不敢奉诏也。”说罢,还在诏书之尾部,写下了四句附奏:“九重天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使者回去复命,太祖笑而置之。四辞“朝命”。后来,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皇帝位,念及酒肆中之旧,召与相见,许诺陈抟可行以“即不臣”之礼。又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号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陈抟先生见诗,乃服华阳巾、布袍、草履,来到东京。见宋太宗赵光义于便殿,仍是长揖不拜,说道:“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太宗赐坐,问以修养之道。陈抟对道:“天子以天下为一身,假令白日升天,竟何益于百姓?今君明臣良,兴化勤政,功德被乎八荒,荣名流于万世。修炼之道,无出于此。”宋太宗点头称“善”,对陈抟愈加敬重。问道:“先生心中,有何所欲?可为朕言之。”陈抟答道:“臣无所欲,只愿求一静室。”乃赐居于建隆道观。

此时,宋太宗赵光义正用兵征伐河东,遣人问先生此次战争胜负若何。先生见问,不假思索,便在使者的掌中写了一“休”字。意思即“休战”,也就是“不要战”。太宗一见,面露不乐。因军马已经出发,所以也没有停止。再遣人问先生时,但见他闭目而睡,鼾齁(音han hou,俗称“打喉喽”)之声,直达户外。明日去看,仍复如此。一连睡了三个月,不曾起身。河东军将,果然无功而返。太宗正当嗟叹,忽见陈抟道冠野服,逍遥而来,直上金銮宝殿。太宗见其不召自来,甚以为异。陈抟道:“老夫今日还山,特来辞驾。”宋太宗闻言,若有所失,欲加抟以“帝师”之号,筑宫奉事,时时请教。陈抟固辞求去,呈诗一首。诗云:“草泽吾皇诏,图南抟姓陈。三峰千载客,四海一闲人。世态从来薄,诗情自得真。乞全獐鹿性,何处不称臣?”又道:“二十年之后,老夫再来候见圣颜。”太宗知留不住陈抟,特意赐御宴于都堂,使宰相、两禁官员俱侍坐,并命每人制送行诗一首,以宠其归。又将华山御笔判与陈抟为修真之所,他人不得侵渔。赐号为“希夷先生”,任其还山。此太平兴国元年的事情。到端拱五年(公元992年),宋太宗皇帝已经掌管二十年的乾坤,还没有立太子。长子楚王元佐,因九月九日,不曾预得御宴,纵火烧宫。太宗大怒,废为庶人。心爱第三子襄王元侃,未知他福分如何,口中不言,心下思想:“惟有希夷先生陈抟,最善相人。当初在酒肆中,他就相定我们兄弟二人当为皇帝,赵普为宰相。如今得他一来,决断其事便好。”正想着,内侍突然来报:“启禀陛下,处士陈抟,叩宫门求见。”宋太宗大惊,即时便宣陈抟进见,问道:“先生此来何意?”陈抟答道:“老夫知陛下胸中有疑,特来决之。”宋太宗大笑道:“朕固疑先生有前知之术,今果然也。朕‘东宫’未定,有襄王元侃,宽仁慈爱,有帝王之度,但不知福分如何。烦先生到襄府一看。”陈抟领命,可他刚刚走到襄王府门首,便转身就回。宋太宗问道:“朕烦先生到襄府看襄王之相,你如何不进去就回来了?”陈抟道:“老夫已经看过了。襄王府门前,奉役奔走之人,都有将相之福,何必再见襄王呢?”宋太宗遂下定决心,立襄王为太子,并于当天颁旨,诏告天下。这个襄王,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赵恒。陈抟在京师住了一个月,便忽然辞去,仍归九石岩。

老子为什么不喜欢孔子(老子为什么没有孔子知名度高)(4)

隐士范蠡——

范蠡,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也是“南阳五圣”之一。

据有关史料记载,范蠡原来是文子(计然)的学生。后来,文子见范蠡聪颖慧觉,且学识日进,渐渐地便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教范蠡了。于是,文子便把范蠡带到自己的老师老子那里,使范蠡和自己一样,也成了老子的弟子。范蠡与楚国宛令文种是朋友,且相交甚厚。范蠡在老子处学成之后,因不满楚国的政治灰暗,便和好友文种一起投奔了越国。

兴越灭吴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槜李”是一个地名,这个地名来源于一种植物,也就是说,这里盛产一种名为槜李的水果,皮红、汁多、味甜,在当时很有名气,所以人们就以植物名为地名。这个地方现在浙江嘉兴一带。这次“槜李之战”,导致吴王阖闾阵亡,从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范蠡遂于勾践在穷途末路之际,投降了吴国。此时,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范蠡被勾践拜为上大夫之后,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三年之后,范蠡随勾践回归越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所谓“九术”,就是九个“计策”:一是尊天地,事鬼神,令越王有必胜之心。二是赠送吴王大量财币,既使他习于奢侈,又去其防越之意。三是先向吴国借粮,再用蒸过的大谷归还,吴王见谷大,便发给农民当谷种,结果稻不生长,使吴国大饥。四是赠送美女西施和郑旦,使吴王迷恋美色,不理政事。第五是赠送能工巧匠,引诱吴王大起宫室高台,耗其财力民力。第六是贿赂吴王左右的奸臣,使之败坏朝政。七是离间吴王的忠臣,导致内讧。八是积蓄粮草,充实国家财力。九是铸造武器,训练士卒,待机攻吴。

范蠡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畔,访到了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了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泛舟西湖

勾践灭了吴国,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厥功甚伟的范蠡,却毅然决然地“功成身退”,悄悄地带着西施,偷偷溜出宫门门,坐上早就等在那里的小木船,穿过护城河,转了一个圈子,直向太湖而去。范蠡他们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见这里风景优美,山青水秀,就搭了几间茅草房子,隐姓埋名地住了下来。

鸟尽弓藏

范蠡在离开越国时,曾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音会),只可与其共苦,而不可与其同甘。子何不去?”大概意思就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煮掉。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赶快离开呢?文种在看到范蠡的书信后,便称病不出,也不上朝。但是,最终他仍未逃脱被勾践赐死的悲惨命运。这一天,越王勾践派人“赐”给文种一把宝剑,并命送剑的人告诉文种:“你和范蠡为了灭吴,呕心沥血定下了九条计策,寡人刚刚用了其中三计,就把吴国给灭了。眼下还剩六计在你那里,不如你去陪伴先王,再谋吴王的先人去吧。”文种听罢,只好伏剑自刎而亡。而范蠡却早早料到这一点,不得不说,这就是他过人之处!而“鸟尽弓藏”,自此以后便成了一个成语,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后代诸多名臣都以此为警戒。

三次隐居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音chi)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潜力耕作,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宋国陶邑(今菏泽定陶区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文子)之术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对老子的评价非常高,慨叹老子是“龙”;而老子对孔子的评价则不高。在史记中,司马迁就说老子与孔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还有一个“隐士”叫庚桑子——

庚桑子,姓庚桑,名楚,又名亢仓子,春秋时期的陈国人,是道教祖师之一,被尊为“洞灵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

庚桑子也是老子的弟子,传说他能视听不用耳目。得老子之道以后,隐居于北方的畏垒山一带。庚桑子这个人很执拗,为了践行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思想,他娶老婆、使佣人,都要挑拣那些“长得丑、没见识”的女人。

庚桑子刚刚来到畏垒山的时候,那里还是刀耕火种、饮毛茹血,靠天吃饭,穿着蓑衣。为了帮助当地的人们改变生活条件,庚桑子就教他们使用农具,种植庄稼。也教他们纺线织布,裁缝衣服。这些技术一传十,十传百,不几年,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就有了很大的改观。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这些人就私下商议,要推举庚桑子来做他们的“头人”,也就是希望他来做他们的“国王”。当时,如果庚桑子愿意,这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当时这里还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无人管辖,可以“偏安一隅”。假如庚桑子做了这个“国王”,那无疑就是“高高在上,万人朝拜”了。但是,庚桑子没有这样做,他不但没有这样做,而且还在听到风声之后,于第一时间逃离了畏垒山区,逃离了这个地方。

上面所说的,就是“道家”与“儒家”的区别。其结论是“道家”不愿做官,“儒家”跑官要官。故而:“道家”喜欢隐居,而不愿做官,在朝廷在政府就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就没人提倡、推崇、推广其理论学说。而“儒家”则谋职做官,在朝廷在政府就有“话语权”,有了“话语权”,就有人提倡、推崇、推广其理论学说。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在历史上为什么老子没有孔子的名气大。

欢迎评论区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