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家里的掏耳勺呢?怎么找不到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为什么耳朵痒不要用棉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耳朵痒不要用棉签(为何什么也掏不出来)

为什么耳朵痒不要用棉签

“妈,家里的掏耳勺呢?怎么找不到了?”

“你又要掏耳朵?这玩意不能常用!”

小林的母亲一边说着,一边从柜子里拿出挖耳勺给小林。小林小心翼翼地翻弄了两下,看着挖耳勺上“空空如也”,心情也是非常郁闷。

这样的情况发生不是一次两次,最近一段时间,小林总是觉得耳朵很痒,但用掏耳勺掏了几下,却从来也掏不出什么东西,甚至小林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明明耳朵很痒,为何什么也掏不出来?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耳朵痒肯定是和“耳屎”挂钩的:只要耳朵痒了,把耳屎掏出来就行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耳屎是耳朵耵聍腺所分泌的一种物质,用来黏住灰尘以及细菌,避免脏东西感染到耳朵内部,引发疾病。在正常分泌的情况下,耳屎并不会导致耳朵发痒,多余的耳屎也会随着咀嚼,运动的过程中自行脱落。

所以,耳朵痒,却什么也掏出来,和耳屎关系不大,而是和其他因素有关。

耳朵痒却掏不出,多半因为这2个原因

①你的大脑在“谎报军情”

简单来说,就是耳朵没有痒,但是大脑却传达出了痒的感觉。

这是因为耳朵内部的皮肤非常薄弱,如果经常掏耳朵,对于血管和神经的刺激程度也会越大。而大脑有着记忆功能,长期掏耳朵让它记住了这种“爽感”,就会导致你上瘾。

是的,掏耳朵也是会“上瘾”的,久而久之,明明耳朵没有发痒,大脑为了“爽一爽”也有可能“谎报军情”,控制身体去掏耳朵,导致即便耳朵很痒,却什么也掏不出的情况出现。

②可能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

如果经常掏耳朵,耳屎被掏得比较干净,对于细菌和真菌的抵御能力也可能因此下降。耳朵更容易受到感染。

比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东西进入耳朵后,在耳朵皮肤表面繁殖,代谢,刺激引发感染,也有可能导致耳朵频繁发痒的情况出现。但是,细菌毕竟是肉眼看不见的,即便经常掏,也很难掏出什么东西。

除了不建议经常掏耳朵以外,例如经常清洗枕头,洗脸时搓洗外耳道等,也是有效预防耳朵内部出现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由此可见,经常掏耳朵并非是什么好习惯,如果耳朵经常痒却什么也掏不出,更要及时停手,保证耳部的干净和健康。

另外,除了掏耳朵止痒以外,一些民间偏方会通过给耳朵“滴油”的方式来止痒,方法的正确性同样有待商榷。

给耳朵“滴油”来止痒,究竟是否可行?

这个方法,可能不少朋友在老一辈的口中听说过,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利用油脂的润滑性,在软化耳屎的同时,将耳朵偏向一侧,通过地心引力将耳屎“带出来”。

这种方法是否可行暂且不论,上文有提到,耳朵发痒的原因,其实大多数和耳屎没有太大关系,如果用滴油的方法清理耳屎,反而有可能增加细菌真菌入侵的可能性,加剧耳朵发痒的情况。

另一方面,油也不是随便能滴的,如果自己擅自在家操作,不小心滴入过多导致堵塞,反而会影响听力或导致刺激发炎,非常危险。

所以,给耳朵滴油来止痒,并不是什么好方法,而且非常危险。即便是要清理耳屎,也建议去专门的医院,让医生来进行正规的清理操作,切勿擅自尝试,以免导致耳朵受伤。

但是,仍然有朋友很无奈,掏又不给掏,滴油又太危险,但耳朵发痒的时候,那种感觉实在是让人受不了。其实,给耳朵止痒,完全可以采用更健康也更科学的方法。

耳朵止痒怎么办?不妨尝试这3种方法

①按摩耳根

耳朵的皮肤很薄,并且多为脆骨分布,在按压耳朵外部时,内部也能发生形变并且相互摩擦,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

所以,耳朵发痒的时候,可以适当按摩自己的耳根,通过外部挤压来促进内部摩擦和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止痒的效果,健康又安全。

②用酒精轻轻擦拭外耳道

如果经常感觉耳朵痒,可以通过减少细菌或真菌菌群的方式,来缓解痒感。

比如可以用棉签轻轻地沾上一些医用酒精,涂抹在自己的外耳道上,酒精能够起到快速杀菌消炎的效果,并且会迅速蒸发,不会对耳朵皮肤造成影响和刺激,推荐尝试。

③嚼一片口香糖

耳道和口腔的咬合肌是连接的,当我们在咀嚼的时候,耳道也会跟着一起蠕动,从而能够起到摩擦止痒的效果。

如果觉得耳朵发痒,不妨找一点耐嚼的东西,比如口香糖,适当地嚼上一会,耳朵痒的情况也能缓解许多。

总而言之,耳朵发痒却掏不出,并不能一味的怪罪在“耳屎”头上,找准原因,科学的进行缓解,才是有利于耳朵健康的选择。但如果耳朵发痒的情况迟迟没有好转,也要警惕可能存在的炎症或疾病,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切勿马虎大意。

参考资料:

[1]耳朵不要随便掏[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9):1.

[2]王果. 耳朵不需要"挠痒痒"[J]. 人民周刊, 2021, 000(006):P.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