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里的成语·桂子飘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形容中秋前后佳景。
2、唐诗里的成语·曾经沧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见过大世面。
3、唐诗里的成语·为人说项:“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赠项斯》)指为人说好话,替人讲情。
4、唐诗里的成语·壮志未酬:“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李频《春是思归》)指宏伟的志愿没有实现。
5、唐诗里的成语·为人作嫁:“若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原指贫女无钱置备妆奁,却年年为人缝制嫁衣,后用以比喻徒然为别人忙碌。
6、唐诗里的成语·古稀之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此成语指七十岁。过去人们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所以说“古来稀”。
7、唐诗里的成语·绿叶成荫:“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不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杜牧《叹花》)表达了对姑娘的爱幕之情和不能婚配的无可奈何的自伤心理。比喻女子出嫁后生有子女。
8、唐诗里的成语·作茧自缚:“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蚕吐作蚕,把自己包裹在里面。比喻做某事的结果反使自己受困。亦比喻束缚自己。
9、唐诗里的成语·石破天惊:“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弹箜篌》)诗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使得正在补天的女娲入了迷,忘了自己的职责,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盆。比喻文章、议论或事态的发展出奇而惊人。
10、唐诗里的成语·天旋地转:“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白居易《长恨歌》)天地转动。原指根本改变局面,现形容头晕眼花。
11、唐诗里的成语·杳如黄鹤:“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比喻一去之后无影无踪。亦比喻人或物下落不明。
12、唐诗里的成语·擒贼擒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捉盗贼要捉首恶。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13、唐诗里的成语·卷土重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人马奔跑时的尘土飞卷。此诗是诗人对项羽不肯过江而自刎乌江的惋惜和批评。现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恢复势力。
14、唐诗里的成语·走马观花:“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15、唐诗里的成语·四海为家:“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人面对萧瑟秋风中的“故垒”,启发人们吸取历史教训,严防分裂局面的两次出现。原指国家统一,后指到处可以为家。
16、唐诗里的成语·出将入相:“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崔颢《江畔老人愁》)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指文武兼备的人才。亦指官居高位者。
17、唐诗里的成语·豆蔻年华:“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旧指女子十三、四岁。
18唐诗里的成语·二分明月:“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形容古时扬州的繁华。
19、唐诗里的成语·孤云野鹤:“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旧喻闲居野处的隐士。
20、唐诗里的成语·红豆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长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21、唐诗里的成语·千呼万唤:“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22、唐诗里的成语·珠盘玉落:“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3、唐诗里的成语·整衣敛容:“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白居易《琵琶行》)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4、唐诗里的成语·秋月春风:“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25、唐诗里的成语·暮去朝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6、唐诗里的成语·门前冷落:“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也作“门庭冷落”。
27、唐诗里的成语·杜鹃啼血:“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28、唐诗里的成语·司马青衫:“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9年每册6元 全年240元 (包括《2019年中考作文高分必读》)
- 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政订阅网订刊地址:http://bk.11185.cn 邮发代号:12-76
- 本刊发行电话:0431-85643347 85830707 85831045 85831046
- 本刊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清华路156号《作文与考试》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