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或血容量减少时,机体可如何进行调节?(当血浆成为我们观影的理由时)(1)

导演: 亚历山大·阿嘉

编剧: 亚历山大·阿嘉 / Grégory Levasseur

主演: 亚伦·斯坦福 / 凯瑟琳·奎南 / 凡妮莎·肖 / 艾米莉·德瑞文

类型: 惊悚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6-03-10(美国)

片长: 107 分钟 / 108 分钟(未分级版)

又名: 深山大屠杀 / 魔山(台)

IMDb链接: tt0454841

有谁还记得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冷战的背景,足以让世界毁灭的武器,尤其是那悠扬又略有些调皮的音乐,这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反讽的力量。当蘑菇云蔚为壮观地在天边升起的时候,人类将走向自我的毁灭。

不得不承认,《隔山有眼》的导演在片头的制作上借鉴了《奇爱博士》中音画异位的手法,核武器爆炸的场面,受到毒害的人类奇异的造型,如同纪录片一样,令人感到从心底升起的凉意,而美国五六十年代的崇尚自由的音乐,则将这种冷战的残酷推上了被审判的地位。仅凭这个片头,《隔山有眼》应该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影片。

但反思仅仅局限于片头,这是影片最大的可悲之处,于是,一场血腥的杀戮便开始了。

干燥酷热的新墨西哥州由于大片的荒地向来就是一个可以书写恐怖事件的地方,当一家人开着房车孤零零地行进在戈壁中的时候,所有观众期待的只有那一场杀戮,没有反思,没有嘲讽,所有片头所遗留下来的震憾都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决斗,被污血被岩石被利斧所形象化的决斗。

当然,铺垫永远是决斗的前奏,正如拳击赛的垫场一般,穿着防护服的人如同稻草一样被无情地杀戮了,那些受到核幅射而变异的人毫无保留地出现在观众的眼前,用一种强悍的野蛮的行为彰显着他们的强大与残忍。这只是确定了影片的基调,所有观众都将为这个基调而疯狂,都试图用想象中的暴力来验证自己的承受能力。

但暴力来得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快。用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先营造恐怖气氛是这类影片惯用的伎俩,车子抛锚以后,名叫美人的狗被掏空了身体,火山口(实为爆炸坑)中堆放了无数的车辆,这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灾难在逼近。终于,老父亲在加油站被袭击了,鲜血喷溅在车窗上,但这一点点的血量如何能够满足观众们嗜血的心灵。

接下来的残忍并不是用血液所衡量的,房车内,变异人强奸了妹妹,射杀了母亲与姐姐,并且夺走了幼小的婴儿,而在离车子不远的地方,弟弟与姐夫正在设法解救已经被烧成烤肉的父亲。不得不承认,这场戏相当的成功,所有的残暴都在这个瞬间突然爆发,这一家子立即从天堂坠入了地狱。但可惜的是,这场戏的成功并不完美,死狗,死去的父亲以及片头死去的那些穿着防护服的人们都令观众对这场戏的暴发产生了心理免疫力,所以还是不够强悍,但即便这样,也绝对能够令观众想起早先吃过的食物还在嗓子眼的感觉。

接下来的便是一场战争,情节是所有观众心中早已注定成形的,所以故事在这里已经变得极度苍白了,只有一个个血腥的镜头在强迫着观众进行一场食人的盛宴。斧头,断肢,还有污黑粘稠的血浆,当然,导演用婴儿开始强化这种残忍,用一个善良的变异小女孩来弱化这种恐怖,但所有的一切都只证明了一点,观众被血浆吸引而失去了对片头那种核冷战的反思,变异人不值得同情,他们奸人杀人剁人吃人的行为都只能说明他们的可怕,而这种带有报复性质的残暴令观众根本无暇想象他们的苦难。

过瘾,对于每一个嗜血的观众来说,这是影片所能传达出来的唯一可能性。当我们关注血浆如何喷涌的时候,当我们在意刀斧如何加身的时候,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变得如野兽一般冷酷无情,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却是导演那苍白无力的镜头语言。

当然,本片在对核冷战的反思上也下了一定的功夫,除了片头那段抄袭《奇爱博士》的反讽手法以外,爆炸坑中的轿车则显现了美国埋葬自我文明的可悲,变异人头顶上所插的国旗更体现出核冷战残杀平民百姓的可耻,但这所有的一切都被红色的浸透衣衫的粘稠液体所淹没了,于是,我们仅仅看到的是一部三流血浆恐怖片,除了迎合人类潜在的暴力以外,它一无是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