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说起婚姻大事这个话题,很多年轻人大都选择避而不谈,因为新一代的观念和老一辈的保守思想多多少少有着一定的差不,父母辈的人觉得了人到了适婚年龄就一定要成家生子,但是对于如今生活就业学业压力巨大的年青一代而言,大多数人可能都觉得,我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好,又何谈能养育自己的下一代呢?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1)

不过,就时代发展的进程而言,如今的儿女们大多数都已经是幸运的了,因为父母会尊重我们的选择,询问我们的意见,自己的也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恋爱与否或者婚否亦或是选择伴侣的权力,可是古人对于婚事来说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其实在如今的很多改变的古装影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剧里的许多痴男怨女们本是情投意合,但又无奈各种封建礼教下的所谓“门当户对”,而最终不得不硬生生的被拆开,而步入了各自都不愿意的婚姻当中。

然而这样的本次案其实不仅仅是发生在平民百姓家里,在古代王权社会下,就连最尊贵的王室贵族家的儿女们,其婚事也都是不能自己掌控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王公贵族们的婚姻大事更被视作了缓和民族关系、维护国家安定的有力手段。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2)

记得小时候曾和父母一起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剧中的蓝齐儿格格虽然深受康熙的宠爱,但最终也还是在父亲的旨意之下,千万般的不愿意的嫁给了蒙古首领葛尔丹,只为以此来化解大清与蒙古一部的纷争。

虽说真正的历史上是没有蓝琪儿这位格格的,但是在大清朝,和亲这项政策是确实存在的,它还是清廷对蒙古实行有效统治的三大国策之一。

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真实发生的一件大清公主下嫁蒙古王子的故事,想必听完这个故事的你也实在会不免感叹你那个时代女性的悲惨地位了。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3)

时代背景

我们此篇将历史发展的指针定格在大清王朝的康熙帝在位时期,但在详细叙述故事之前,作者觉得很有必要先提及一下大清的前朝也就是大明王朝。

大清王朝的建立是在皇太极收复蒙古以后,开始入主中原的,进军北京之后,明朝灭亡,清朝正式建立,但此时初建的大清王朝的统治根基还远不够稳固。

因为早在前朝时期,明朝就对蒙古人的防范非常的上心,当时的蒙古人已经在北方建立了政权,但作为元朝后人的他们仍旧对明朝虎视眈眈,所以双方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处于兵戎、烽火不断的战事相争之中。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4)

在明朝后期,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建立起了后金政权,而心怀天下的他们开始四处征战,最终皇太极在大败蒙古林丹可汗之后,两族之间便正式开始了通婚交往。

大清入主中原之后,在他在历史长河之中所行进的200多年当中,他满族与蒙古族之间的联姻次数是高达586次,双方之间有大批的公主格格嫁入紫禁城,嫁出蒙古部落。

前篇有提到,清廷是将满蒙和亲作为一项国策在运行的,清廷为了维续满蒙之间的情谊和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每年,清朝宗室王公的女儿们,准确的来说是正值婚龄的女性们挑选出来上报给皇帝,然后再由皇帝亲自为他们挑选蒙古族的驸马。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5)

虽说被皇帝亲自赐婚是一件莫大的荣耀,但一想到此后半生都要在遥远的边塞过着无法适应的生活,大多数公主格格们内心的苦闷都是能让人感同身受的。

而且对于皇权不可挑战的王室尊严来说,所有的王公贵族家里的适龄女性们的情况,都需要如实上报,具有非常严格的强制执行性,否则就会像接下来这个企图为自家女儿逃过和亲的一位郡王一样: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乾隆二十四年间,一位郡王因为怜惜女儿而没有把自家女儿的真实情况上报给负责管理皇族事务的宗人府,而是私底下把女儿许配给了与自家女儿情投意合的另一位贵族皇子。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6)

乾隆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先是罚了这个郡王一年的俸禄,然后又让人亲自传口谕告知他们一家,以后凡是他府中的适龄女子,都必须嫁给蒙古族人,再有不如实上报私下结亲的情况,就会把将他们逐出皇室族谱。

从这么严重的处罚结果来看,清廷对于和亲政策实在是颇为重视的。

即使是皇帝本人非常宠爱的亲女儿,他们也都忍痛割爱将他们远嫁给了蒙古可汗,比如康熙的五公主和硕端静公主。

为何选定和硕端静公主

康熙大帝膝下一共有二十位公主,其中和硕端静公主在众多公主之中排行老五,她的生母兆佳氏,只是康熙的一个贵人,平日里也没有特别受宠,地位不算很高。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7)

按理说,康熙对自己儿女的宠爱首先是取决于其对子女生母的宠爱度的,但和硕端静公主也算是皇室之中的一个特例。

虽说康熙对于她的生母并没有多么喜欢,但是和硕端静公主从小的机敏灵巧非常讨得康熙帝的喜爱,所以康熙帝对于自己的五女儿印象也是非常深刻,平日里对她格外的上心。

长大后的端静公主更是变得端庄文雅,实在是让人心生爱怜,康熙帝也一直谋划着一定要给自己的爱女找个好人家。

可是众所周知,大部分下嫁和亲的皇室公主们在遥远的边塞都没有过上什么幸福美满的日子,那么康熙又是如何“狠心”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王子噶尔臧的呢?

这其实终归还是要从康熙帝自身规划的帝王大业说起了。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8)

康熙帝最终能把自己最宝贝的亲生女儿嫁到蒙古的喀喇沁部,足见他对科尔沁部落在康熙心中的重要位置。

在清廷还未入主中院之前,公元1628年,科尔沁部的首领苏布地就投奔了皇太极,随后被编入了扎萨克旗。

科尔沁部落也算是清军入关的一大功臣了,在当时的各地征战之中,科尔沁都立下了不少战功。

而之后在康熙在位期间最著名的功绩“平定三藩之乱”中,科尔沁一部的表现更是让他看到了他们的忠心度,当时参加平叛的平叛的除了三千满洲八旗兵之外,科尔沁、阿鲁科尔沁、翁牛特等蒙古各部也派军一同协助。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9)

最终平定叛乱之后,心中大喜的康熙帝更是亲自宴请了各位有功的蒙古王宫们,可以说,科尔沁郡王扎什实在是一位“职场情商”十分高明的领导者,忠心为康熙平定叛乱的科尔沁部本就让康熙早已心中默许其地位。

而在这场设宴中,郡王扎什更是进一步给康熙帝献上了一块自己的宝地供皇家围猎使用,这一系列表明心迹的操作下来,实在是让领导不喜欢都难啊!

也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科尔沁一部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就直线上升了,既然人家那么忠心,那自己肯定也要拿出最大的诚意来与其善交的,所以眼见科尔沁郡王扎什的儿子噶尔臧到了适婚年龄以后,康熙就下定了决心搬出自己那一套最稳妥的和亲之策,并且将目标锁定在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身上。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10)

从另一方面来说,科尔沁一部所处的战略地位也实在是重要的,作为入关功臣,作为平定叛乱的有功一部,作为以至于大清友善相交的忠心部落,作为康熙需要让其"世守漠南"的目的来说,无论从哪一项出发, 也只有让自己最宝贝的女儿嫁出去,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升华。

被迫下嫁 并不幸福

康熙三十一年,和硕端静公主正式下嫁噶尔臧为妻。对于自己宝贝女儿的出嫁,康熙也是花了好一番心思以给自己女儿最大的祝福的。

他不仅耗巨资为自家女儿修建了一座驸马府,更是将御花园中端静公主平日里最喜欢的一株牡丹赐予了她作为陪嫁物,它更寄托着康熙皇帝对自己公主的殷殷期许。

根据相关史料对于当时公主出嫁的盛况描写,也足以见得康熙对于这个女儿 的重视与疼爱:马8匹、驼1峰、宴席90桌、羊99只、酒45樽,不计其数的华服、金银珠宝、绸缎用品,以及公主管家、庄头、乳母和服侍公主饮食起居的共10姓满族陪嫁户等。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11)

因为想念这个宝贝女儿,在端静公主出嫁后,康熙还曾三次亲自到蒙古看望她,要知道皇帝亲自到和亲处看望自家女儿的情况在历史上实在是不多见的,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也是极其深沉。

可是,纵使康熙对自己女儿有再多的祝福和期许,也仍旧无可避免端静公主在这段婚姻里的不幸,因为她的驸马俨然是一个花花公子,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她身上,平日里出去拈花惹草是家常便饭。

心情苦闷的端静公主去世的时候只有三十七岁,而得知这个消息的康熙帝是极为痛心的,当他派人前去打探公主的真正死因之后,就展开了他后续的“报复行动”。

传说中,葛尔臧对于自己这个婚后还经常回京探望父亲的妻子非常不满,他总认为她每次回去都是给康熙打小报告的,这才使得康熙对其部连年削地,所以一次一气之下就把端静公主一脚踹死了。

清朝和硕和嘉公主活到百年前(清朝最悲催的和亲公主)(12)

他先是借故削去了额驸葛尔臧的郡王爵位,又将他抓到京城关了起来,从康熙后续对于这个葛尔臧的处罚来看,他实在是为自己女儿出了一口很大的恶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