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花园
在中国古代时期,皇帝有属于自己的御花园;在遥远的西方国度,古代时期出现了位于一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花园——巴伦比空中花园,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花园;在古老的法国,著名的兰德里城堡里的花园,面积庞大、花的种类多样。在强大的波斯帝国里面,经过人们的反复研究,制作出一个“便捷式的花园”——波斯花园。
在日本,花园的存在已经与国内人们的精神和思想文化融合在一起,欣赏与修正自己美丽的花园已经成为日本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然而,在文学作品中的花园,中西方会有哪些审美上的不同呢?
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心中的“桃花源”——花园1.欧洲的艺术家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离开充满名与利的现实世界
出生在法国的著名画家亨利·卢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就是我最好的老师。”他没有被身边的金钱、名利所吸引,而是每天在植物园、公园、花园等与大自然靠近的场所,寻找源自于大自然的艺术,就像他所说的那句话,是大自然让他领悟到绘画的真谛。
在《亨利卢·梭作品集》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梦想》。这幅画里面有一位裸体的美女在花园中苏醒,身边的花朵都面朝着她的身体,仿佛这位懵懂的少女就是大自然的孩子,她与大自然的一切都已经融为一体。表达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美好的向往。
在1820年的艺术家巴黎沙龙会展当中,也有一位英国的著名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勒。在《西方风景人物画集选》里当中的介绍他就像是一位大自然派下来的天使,来收集大自然的美丽。他选择画风景画,其实是因为他的亲人们。
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纷纷都开始建设期起新兴工业,不断地开拓土地,不是去种花种菜,而是建造工厂,发家致富。因此,在约翰·康特斯特勒的眼中,他家乡的云被工厂冒出的黑烟所覆盖,他喜欢逛的花园被新兴产业所收购,建造工地。他的家乡已经不是原来的家乡,他渴望回到之前美丽的家乡。
约翰·康斯特勒风景画
2.中国古代诗人追求“大同社会”、返璞归真的理想寄托的场所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前期始终生活在政治改革当中,在名与利之间苦苦挣扎,为百姓分忧,为国家承担责任。然而,到了晚年的时候,却选择远离肮脏的官场,回到大自然的拥抱,一首《酬张少府》便抒发了自己对自己人生的感悟,渴望回归田园的思想。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古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每一句话,当中的每一个字,都体现出诗人王安石对官场上风风雨雨的排斥,对大自然的渴望,希望在大自然当中得到一丝安慰,在后院的花园里与小花、小草对话,与月亮形影相依,温暖自己功利的心。在诗界出现了一股清流——陶渊明,他是一位没有官职,没有金钱,但是确生活的十分开心的人。
在《了解陶渊明终身思想》当中,有人曾评价他:“不会耕种,也不会去就职,只是出门去乞讨,也依然能做一个快快乐乐的人。”
他虽然没有金钱与名声,但是他的思想是伟大的。他著名的作品《桃花源记》里面,就体现出他向往自由平等、远离官场的愿望。“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出大自然美丽的瞬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出这个桃花源里面,没有战乱,没有官场,没有压迫百姓的税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和平。
陶渊明
二、培养爱情的种子、让种子萌发生长的温室——花园1. 上帝赐予亚当与夏娃的礼物、他们的“秘密世界”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故事里,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然而,西方国家也有他们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上帝派亚当来看守伊甸园。在某一天,他觉得亚当十分寂寞孤独,便用他的一根骨头来制作出了夏娃,因此,两人便结为夫妻。
因此,就有了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面偷食禁果的神话传说。因此,传说里面的伊甸园就是亚当和夏娃的“秘密世界”,因为伊甸园的存在,让他们感情升温,变成了神话。是伊甸园的存在,让当时在封建的基督教和社会中苦苦挣扎的爱情的种子,开始绽放,得到了释放和解脱,表达出他们对爱情自由的渴望。
伊甸园
2.体现青年们对爱情自由的向往的传奇作品《牡丹亭》
在古代的封建时期,男女之情是不可有的,你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然而,由汤显祖写的《牡丹亭》里面,就抒发着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和憧憬。在《牡丹亭作品赏析集》当中又这么一句话:“《牡丹亭》内春光短,《游园》梦里痴情长。
”在这个剧本里面,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爱情种子萌发的地点就在花园处,女子思念自己的梦中情郎,又因家族上的条条框框导致自己不能喝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因此,女主悲伤过度死去。但是在阎王里面,审判官询问死因时,因她的婚姻便随了她到人间去。最终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控制,喜结良缘。
三、藏存在心里面、最严肃深沉的“心灵鸡汤”——花园1.我们的人生有“起起落落”,花也总有凋谢的时候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大社会当中生活,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并不都是天天都是开心的,我们的生活是“五味杂粮”。因此,作为诗人“心中的乐园”——花园,花园也不是万能的,花园里的花也有枯萎的时候。在西方国家的神话传说当中,有一位被人们称为“坠落天使”的人物——撒旦,就算是平等、和平、幸福的天堂的一位反对者。
《失乐园》插图
在他的心中,上帝是魔鬼,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邪恶的。他的花园里面没有炫丽多彩的花朵,而是充满了能划伤人的荆棘和落叶。在他的花园里,充满的不是爱与幸福,而是充满了怨恨和不满。
因为撒旦的存在,让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创作出《失乐园》这一部史诗。它和《荷马史诗》、《神曲》著作被称为“西方三大诗歌”。这部作品在《约翰·弥尔顿作品选简析》当中并不是一篇描写生活中人与爱和幸福,而是揭示我们人的罪恶的本性,我们内心的罪恶。书中总共有十二卷 ,每一卷里都渗透着人们对上帝的反抗。
“即便是最炽热的爱,也会因最炽热的爱,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爱的极致——一起死去。”
体现出人生来就具有的罪恶般的思想和行为,但实际上,是想实现他伟大抱负的一个寄托,完成他伟大的梦想。
2.近代文学独有的韵味——“失去”后才懂得无尽地怀念
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学家鲁迅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童年的记忆全都藏存在旧时后院里面的“百草园”里面。当他,已经长大成人,开始怀念自己,用文字来描绘和百草园的一年四季不同的色彩。“百草园”是鲁迅已经成年了,他身边都是充满名利的社会,他已经失去了自己天真灿烂的美好童年,他想用文字来记录在现实世界当中,已经消失了的童年,
“不必说碧绿的菜洼,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子,也不必说蝉鸣在树木里长鸣……”这个小小的“花园”便是鲁迅童年记忆的藏身之所。
在近代的文学著作当中,有怀念的味道的作品,不仅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许钦文的《父亲的花园》,他把父亲的花园当做是怀念他亲爱的父亲的一个载体,希望能在这个特殊的花园里面,能看到自己父亲的身影,能抒发自己对父亲强烈的思念。就像作家萧红在一些文章当做经常反复的提到家里的花园一样,花园作为一个普通的场所,它承载着各种各样不普通的情感。在人们复杂的情感世界里面,它就相当于一个家。
牡丹亭
四、总结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们中国,在文学上对“花园”的解读,有不同的见解。它可以是人们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也可以是在西方国家工业化的速度加快,人们厌倦了烟雾缭绕的都市生活,开始思念美丽的大自然的一切,它是人们大自然的寄托。
在中国古时候,被封建制度统治的社会,已经埋没了人们爱情的种子,《牡丹亭》的出世让被禁锢的爱情解脱。“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记》。“花园”对于处于不同境界的人们产生了不同的思想。人们通过对“花园”的不同解读,创作不同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亨利卢·梭作品集》
2. 《西方风景人物画集选》
3. 《王安石诗集选》
4. 《了解陶渊明的终身思想》
5. 《牡丹亭作品赏析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