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1)

七月未央,八月流火。将心安放到普洱,与这里的土地相连;让梦盛开在普洱,耕云种月,择一城白头。8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诗歌委委员、“525”计划重点培养作家,云南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普洱市作协副秘书长、市朗诵演讲学会常务理事、淮北市作协会员、思茅区作协副主席张琳新书《耕云种月》读者见面暨阅读分享会在普洱市森贝口腔医院举行。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2)

读书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张琳的《耕云种月》,落墨成字,落字成文,似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段《耕云种月》,似乎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个诗意故乡的梦。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3)

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普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李梦薇说:耕云种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张琳这三年的人生,这三年的感悟,文字流淌成篇章,篇章汇集成书卷,这一切都在不急不慢的进行,海纳百川,积少成多,这是张琳的付出也是张琳的坚守。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4)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5)

摄影人子涵说:《耕云种月》是一段成长的陪伴,是他与张琳相识相知的见证,一起走过景迈山的茶香,一起读过苏东坡的旷达,一起梦想过心灵归处的敦煌,是三五好友之间关于梦想的并肩前行。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6)

广播电台主持人米洛分享的是《耕云种月》的篇章,用言语将故事串联,用情感共鸣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无论是普洱生茶的回甘,还是熟茶的润和,都在阐释着我们是如此热爱普洱。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7)

“普洱好声音”曾峥用情至深地是对于《耕云种月》的吟诵,如同明月之下的清霜,如同雨天缭绕的云雾,如同一杯明前普洱茶的滋味,似乎在他的心里便是耕云种月的整个旅程。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8)

白月光,清寒霜,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一群小朋友款款而来,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叩开的不仅仅是耕云种月的浪漫,更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宏愿,时光流淌,文化传承,这群身着汉服的小朋友便是最好地体现。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9)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10)

闭上眼睛,是清风徐来,是月色阑珊,更是傣族卜哨玉双老师与周老师带来的耕云种月,是踩着月光而来,是伴着云彩而舞,是在声音的文字中轻轻吟诵着关于岁月的诗意,故乡变成笔墨,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用一段文字致敬耕云种月,也用一片叶子致敬整个春天,这是春天的孩子们,三五好友相约诵读一段喜欢的文字,朝阳的光落在青春的年少,白鸽飞过湛蓝的天空,绿油油地是茶香的味道,金色澄净是普洱新茶的颜色,我们将普洱读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11)

吴彦龙老师用中年的沉稳掀开不一样的耕云岁月,如同作者一般坐在藤椅之上有一言没一语地诉说着岁月漫长,或许就是这样,这本书也适合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打开,一场大雨,一壶普洱,将耕云种月慢慢说给你听。

朗诵与演讲学会会员何宸熹用清澈的语言诵读了耕云种月,如同明月之下的溪流,缓缓流淌,清雅而淡然,呼应着耕云种月的文字,在普洱深处思念故乡,在岁月深处深爱普洱,无论是科米谷的雨滴还是景迈山的茶香,或者普洱的四季都在这春风、夏雅、秋颂、冬集之中酝酿出王维般的美好与诗意。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12)

音乐人官励兵老师一首《欢迎你到普洱来》,远方的朋友听到的是召唤,普洱的朋友听到是呼唤,这是一个有爱的城市,每天都有动人的故事。歌曲也致敬普洱好人张琳,这样的歌曲让人感受到的是关于岁月的美好以及文字盛开如花的沁香。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13)

活动由普洱资深媒体人、记者张国营主持,普洱市作家协会、普洱市朗诵与演讲学会、普洱市旗袍协会、普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思茅区作家协会、森贝口腔医院等100余人参加阅读分享。

早春闻风起换得秋日一片红(耕云种月心安素年)(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