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挑战一个高难度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开门见山,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指的是:杨吴、南唐、吴越、闽、北汉、前蜀、后蜀、南平、马楚和南汉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就要从安史之乱开始讲起安史之乱之后,大唐朝廷为了防止出现下一个安禄山,无奈之下,只能不断拉拢地方上的节度使,怎么拉拢呢?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赋予他们越来越大的权力,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到唐朝末年,李家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历史上最真实的年代 历史上给人印象不足的年代?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最真实的年代 历史上给人印象不足的年代

历史上最真实的年代 历史上给人印象不足的年代

今天我要挑战一个高难度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开门见山,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指的是:杨吴、南唐、吴越、闽、北汉、前蜀、后蜀、南平、马楚和南汉。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就要从安史之乱开始讲起。安史之乱之后,大唐朝廷为了防止出现下一个安禄山,无奈之下,只能不断拉拢地方上的节度使,怎么拉拢呢?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赋予他们越来越大的权力,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到唐朝末年,李家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

公元9世纪末,一个叫黄巢的、特别喜欢菊花的年轻人,考公务员没考上,一气之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干!这位黄巢有一个小弟叫朱温,那是相当勇猛,一路是攻城略地。不过黄巢毕竟是草头军,朱温敏锐地意识到,跟着黄巢混怕是不能长久,咱得换个平台,于是他就倒戈朝廷。虽然换了阵营,但勇猛丝毫不减,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朱温是连战连捷、立功无数。为表彰,朝廷就封他为宣武军节度使,还赐了一个名字叫“朱全忠”,意思就是你的忠心真是大大滴啊,其实这个时候的朱全忠,已经没有什么忠心了,随着势力的日渐壮大,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当个皇帝想必是极好的。

当然老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立下赫赫战功的朱温,绝不是光杆司令,其中有一个同事起到了很大作用,这就是振武军节度使独眼龙李克用,这哥们是沙陀族人,其实就是西突厥的一个分支,其人勇猛无敌,有万夫不当之勇,人送外号“飞虎子”,就是说他像老虎长了翅膀一样。这个李克用还有13个儿子,和他爹一样,个个打仗不要命,李克用就带着这13个儿子,天天和黄巢干,这就是“十三太保”的由来。

不过李克用实在是太猛了,等农民起义被镇压之后,他就成为了朱温上一个台阶的绊脚石,于是朱温就设了一个鸿门宴,说要请李克用吃饭,李克用像个大傻子一样,叫他去他就去,然后就中了埋伏,拼了老命才跑了出去,从此之后,两人就开始了互相厮杀。在此期间,公元907年,朱温废掉了唐哀帝,正式即皇帝位,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定东都为汴州,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定西都为洛阳。另一方面,李克用的地盘是在山西,他本人曾被唐朝皇帝封为“晋王”,所以这一段历史就被称为“梁晋争霸”。

公元908年2月23日,李克用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他就把十三太保的老三李存勖叫到床前,然后就说出了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遗言: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事实证明,李存勖没有辜负李克用的期望,公元923年,李存勖打着李唐王朝的旗号灭了后梁,再加上他自己也姓李,所以就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

但是很可惜,后唐建立刚刚第四年,李存勖就英年早逝,年仅41岁,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李嗣源,李嗣源没干几年也死了,皇位又传给了他的第三子李从厚,后世称“唐闵帝”。这哥们打仗可就远远不如他爸和他三大爷了,没有办法,只能求助于大将石敬瑭,石敬瑭二话不说,起兵勤王。结果见到唐闵帝之后,石敬瑭直接把闵帝的人全给杀了,并软禁了闵帝,拥立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当了一个傀儡皇帝,当然这只是一个过渡,公元936年,石敬瑭抱了契丹的大腿,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做爸爸,契丹说我的好大儿啊,我们已经决定了,就由你来代替我们管理中原吧,于是在耶律德光的支持下,石敬瑭废了李从珂,自己当上了皇帝,建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不过这个后晋实在没有什么后劲儿,942年,石敬瑭就死了,把皇位传给了他的侄子石重贵,这个石重贵很有想法,他想斩断后晋和契丹的关系,但无奈实力太次,于是在947年,契丹就挥师南下、攻陷开封。而趁此良机,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二话不说,果断封自己为皇帝。其实这个刘知远和李克用一样,是沙陀人,但仗着自己姓刘,所以硬说是汉显宗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所以就建国号为“汉”,史称后汉,要我说既然要编,就往大了编,就说自己是刘邦一脉单传。

相比于后晋,这个后汉更没有后劲儿,刘知远当上皇帝之后,就问了大臣一个严肃的问题,说我这个名字不太好,不霸气,没有帝王相,你们帮我改一个名字吧。这群大臣可能是上世纪80年代穿越回去的,直接给皇上改了一个非常超前的名字,叫“刘伟”,后来又改了一次叫“刘暠”。但名字并没有保佑刘知远,当上皇帝的第二年,这哥们就死了,继位的他的儿子刘承佑。但这小子水平就太次了,当了两年皇上,就被大臣郭威给灭了,郭威建国号为“周”,史称“后周”。不过事实上,后周没有把后汉消灭干净,在后周的北方,刘知远的弟弟刘旻还割据了一块地盘,国号自然也叫“汉”,为了区分,后世称其为“北汉”。

以上就是五代大致的历史脉络,五代五代,顾名思义,这是五个前后沿袭的朝代,主要地盘在我国北方。而十国就不一样了,除了北汉之外,其余9个都是南方政权,而且比较稳定,这其中有些称皇帝的,有一些没有,还是叫王,咱也不做具体区分了。蜀一直就是蜀,一开始叫“前蜀”,后来被后唐给灭了,后唐灭亡之后,蜀又复活了,所以就叫“后蜀”。楚一直是楚,就在今天湖南一带,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由于楚国的统治者姓马,所以史称“马楚”。南汉一直就是南汉,老刘家的,地盘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吴越一直是吴越,闽一直是闽,南平也一直是南平,地盘分别在浙江、福建和湖北一带。在南方九国中,唯一发生政权更迭的,就是南唐取代了杨吴,在今天的江西、安徽一带。这是因为吴国功臣徐温,掌握了吴国实权,徐温死后,就把位子传给了养子徐知诰,而徐知诰的本名是叫“李昇”,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就恢复了自己的本名,同时建国号为“唐”,既然在南方,史学界就称其为“南唐”。

这就是五代十国。那么五代十国是怎么统一的呢?这就还要回到五代中的“后周”。郭威死后,把皇位传给了他老婆的侄子、同时也是他的养子——柴荣,这个柴荣就是周世宗,也是《水浒传》里柴进的祖宗。郭威和柴荣都很有水平,在他们的统治期间,后周那是发展经济、开疆拓土。但很可惜,柴荣英年早逝,死的时候只有38岁,儿子也只有7岁。

儿皇帝那是没有权威的,当时朝中最有威望的大臣,是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后来的故事我们就比较熟悉了,赵匡胤演了一出好戏,谎称契丹人来了,然后自己带着大军就去迎战,其实契丹人根本就没有来。等到大军走到河南陈桥驿的时候,趁着赵匡胤在睡觉,他的手下突然冲进房间,硬是把一件龙袍披在他身上。赵匡胤当时演得很好,说我一个河北人,怎么就去到河南呢?手下人说,我们已经决定了,就由你来当皇帝,你看我们已经这么干了,黄袍已经上身了,你要是不当皇帝,哥几个加上你全得死。赵匡胤一想,我也不用谦虚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以后我这个皇帝当得不好,你们可要及时地批评指正啊,别到时候再把我批判一番。

不过以这种方式当上皇帝,赵匡胤总得对天下有个交待,没关系,伏笔早就打好了,不是谎称契丹人来了么?于是赵匡胤集团就对外宣称,契丹大军感受到了赵匡胤的天子龙威,他们逃跑了。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赵匡胤能当上皇帝,还是自身实力确实过硬,宋朝建立之后,很快就以风卷残云之势统一了全国,这才逼出了南唐后主李煜无尽的诗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