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意法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猜谜语有几个方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猜谜语有几个方法(猜谜技巧)

猜谜语有几个方法

1.会意法

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

2.反射法

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药:使君子)

3.借扣法

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例如:开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结”。

4.侧扣法

不正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烘托扣合谜底。例如:江枫渔火(打一《儒林外史》人物:双红)。这里“双红”是从“枫”、“火”得名,“枫”和“火”都是红的,因此“双红”扣合谜面。

5.分扣法

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扣一字。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分别扣为“十五贯”

6.溯源法

“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叫它承上启下法的。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这则谜以“桃花潭水深千尺”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扣合谜底。

7.加法

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画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例如:好山好水(打二字:崔、淮)。这里“好”扣“佳”,“好山”即“佳山”,自身相加得“崔”;“好水”即“佳水”,自身相加成“淮”。

8.减法

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画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例如: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打一字:也)。将“池”的三点水去掉为“也”,将“地”的土字旁去掉也得“也”。

9.加减法

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画,有的字减少笔画,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底。例如:上头去下头,下头去上头,两头去中间,中间去两头。本谜“去”为谜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可组合成谜底。

10.离底法

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例如:七人。(打一县名:开化)

11.离面法

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12.象形法

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结构(象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联想,增加趣味。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水泵)

13.象画法

此谜是根据谜面整体具有画意味去合谜底。例如:远树两行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慧)

14.直谐法

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引开,达到隐藏谜底的目的。例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天津)。“增加十两”及“添斤”,与“天津”谐音。

15.间谐法

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例如: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猜时,先将“鞋”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规”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16.比较法

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例如: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打一字:夕)

17.拟人法

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例如: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欺负她,她就戳一枪。(打一动物:蜜蜂)

18.拟物法

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如: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19.问答法

此种谜通常是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一成语:首当其冲)

20.运典法

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扣合谜底。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21.排除法

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例如:说不叫说,拿不叫拿。(打一字:最)这里排除“说”而取“曰”,排除“拿”而换成“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