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常常会感到:单位领导不拿自己当回事,不重视自己;甚至是一些自己看不上眼的低学历普通员工也不尊敬自己这个名牌硕士、博士、高工。

遇到这种局面,您大可不必纠结、烦恼、失落、自卑。此时您最应该做的只是——

必须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如果您只是想赢得领导和同事的重视与尊敬,那您就仅在穿着打扮、举止言谈、为人处世上下点功夫就足够了,并不需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作业绩做支撑。

《论语·学而》给出的策略是: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意思就是说:“做为一个君子,如果不言谈举止庄重,就没有威严和威信,就不会赢得别人的重视和尊重,(这样的人即使你读书再多),所掌握的学问也不能用于巩固自己为人处事的根基、树立威信、赢得别人尊重。要扭转这种局面(在官场或职场)为人处事,就应当以信奉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进一步加以规范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跟忠和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要勇于彻底改正。”

言谈举止庄重,对待领导和同事的态度忠诚守信,避免与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勇于彻底改正自己的不足与错误。这些都是圣人的忠告。

再提供一个最简单可行办法:

每天至少照四次镜子,总是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年轻人。

走出家门照照镜子,做到穿着打扮得体,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去上班;

来到办公室照照镜子,做到仪表庄重平和,心情愉悦,热情奔放,充满自信;

午饭前照照镜子,做到精力依然充沛,容光依然焕发,依然快乐而充实,有信心在餐桌与任何人畅谈;

下班走出办公室前照照镜子,享受充实和快乐,感恩自己的领导和同事,带给家人的依然是笑脸和满足。

圈点有用:想赢得别人的尊敬和欢迎,就是每天四次照镜子,始终看到的是一个令自己喜欢的自己。

高知如若只一心想要在科研上出成就,就要漠视别人的尊敬与欢迎,你就可以不在意穿着打扮,不在意举止言谈,不在意尊卑长幼,不在意文明礼节,不在意任何人的感受、态度与评价……你只坚定向着自己既定目标,我行我素,耷拉着脑袋,皱着眉头,罗锅着背,甩着八字脚前进,做到自己心安即可。

不过,这样尽管你成功了,也千万不要在意金钱、地位、权力和掌声。李小文院士就是这样的典范。

因为成功慰藉了你,自己就应该知足了。你的成功并不是收获别人尊敬和喜欢的资本,你的成功跟别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借此你想赢得身边人的尊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领导和同事只喜欢养眼的人,顺耳的人,有用的人,贴心的人。

暗下决心要干一件大事证明给别人看的想法更是要不得,因为瞧不起你的人永远只看到你的缺点,永远不能正视你的才华和成就。许多院士同样也被许多普通人看不起,你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不被别人尊敬和欢迎的现实呢?

幸福与快乐是一种自我悟道的心态,与成功或失败几乎没有关系。

比如说,同样是走路摔倒:

有的人迅速爬起来,拍拍屁股,继续前进;

有的人就要慢慢站起来,心里发着好一阵牢骚:“我真倒霉!”

有的人还要坐在地上,观察到前后左右有人看自己的笑话,还会暗暗骂几声;

有的人,在跌倒慌乱害怕之后,很快为自己获得意外生命体验而开心地哈哈大笑,并引起围观者开心的一笑。

被别人尊敬、欢迎不重要,自己健康、快乐、幸福,才重要。

无愧我心,顺其自然,快快乐乐每一天,就是最成功的人生。

上司最值得尊重的方式(高知赢得体制内领导和同事的尊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