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数字壹、贰、叁……是中国人在生活或工作中或多或少都能接触到的中国独特的数字写作方式他们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代替数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写数字的由来是谁创造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大写数字的由来是谁创造的(大写数字的起源与改进)

大写数字的由来是谁创造的

大写数字壹、贰、叁……是中国人在生活或工作中或多或少都能接触到的中国独特的数字写作方式。他们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代替数字。

使用这种写作方法的目的是防止数字被改变。现在大写数字主要出现在银行和购物中心的收据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数字变更和伪造收据。据研究,大写数字的起源和改进与中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皇帝有关。这两位皇帝是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和明太祖朱元璋。

大写数字的第一个倡导者是武周的开国君主女王武则天。她充满了改革精神。她是敢于独创文字的最好的女皇帝。她的名字武曌的“曌”字就是证明。

据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可知《岱岳观造像记》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大写数字不仅用于中国的碑石,也用于诗歌和文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长庆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贯。”其中“贰”、“拾”、“漆”、“捌”都是大写数字。顾炎武说这个“漆”字,本应作“桼”,多的三点是后人妄自加凿的。“漆”后来简化为“柒”,又省作“七”。

大约在宋代,官方文字研究所文件中使用的数字必须大写。宋代学者程大昌在所著《演繁露·十数改用画字》中写道:“今官府文书凡计其数,皆取声同而画多者改用之。于是壹、贰、叁、肆之类,本皆非数,直是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点画多不可改换为奸耳。”

也就是说,大写数字不是数字,用同声词代替数字,用它们来防止有人造假。

以上例子充分证明,大写数字记数的使用起源于武则天的政治时期,至今已有1300多年。

大写数字的改进和完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功劳,这与当时一起重大腐败案郭桓案有关。

洪武十八年春(公元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特大贪污案东窗事件震惊朝野。郭桓勾结了刑、礼、兵、工等六部的官员,以及各省官僚、地主、贪污税粮、鱼盐等。,折米2400多万石头。这几乎和全国秋粮实征总数一样!此外,还侵吞了大量的金银宝钞。

明太祖得知后非常生气。他下令处决郭桓等6部中的12名高级官员和左右侍郎以下的数万名同案犯罪分子。有无数的罪犯被捕入狱、和起诉。

为了反对腐败,倡导廉洁的氛围,明太祖还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惩罚经济犯罪,并在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技术预防,并实施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改进起源于武则天的大写数字,记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的汉字,以“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代替,是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