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作品,几乎成了一代人的精神读物,《平凡的世界》、《人生》,活脱脱的描写了农村人物的奋斗史和时代变迁史。同时,书中人物所具备的不服输,不抱怨的精神品格,都在路遥的笔下展露出来,成为一个个鲜活的、奔跑起来的人物。

路遥的三个线索(路遥7岁时被过继给伯父  后用生命写出平凡的世界)(1)

路 遥


路遥,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西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在路遥身上,可以看到典型的西北汉子的浑厚与朴实,他的品格就像他笔下所描写的人物一样纯朴、善良、真诚。

路遥的故乡清涧,紧临黄河,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一个荒凉而充满神奇的地方。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让他在幼年时尝尽了饥饿的折磨,同时,也为路遥后来的创作,带去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和对未来所有的期盼。

路遥出生于1949年,和新中国成立刚好是一年,他的出生,也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和变迁。路遥的父母都是不识字的老实农民,家中共有八个孩子,孩子们常常吃不饱饭,使得饥肠辘辘的路遥从很小起便十分懂事。

7岁那年,因为家里太穷,路遥被过继给了伯父。一天,路遥的父亲一大早便领着路遥去外面的世界寻找生的希望,父子二人经过一路乞讨,走了一百多里路,才走到了路遥的大伯家里。幼小的路遥被父亲“丢”在大伯家里,但他懂得,他的父亲也是迫不得已,才会选择把他送给别人。他更明白,如果执拗地跟着父亲回去,不仅要继续挨饿,就连书都没法念了。

路遥的三个线索(路遥7岁时被过继给伯父  后用生命写出平凡的世界)(2)

中学时期的路遥

然而,他大伯家里也非常贫困,从一个苦窝挪到另一个苦窝里,这使得年幼的路遥不仅要寄人篱下,更受尽了生活的艰辛。好在他最终走进了学堂、读上了书,因为家里穷,常常连一支八分钱的铅笔都买不起。贫穷带来的灾难远不止这些,穿着破烂的路遥,经常会被其他同学欺侮。

饥饿就像一只饿狼一样,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有时实在饿的不行了,他就跑到野地里,从泥土里挖出酸枣、野菜和草根,这些野生植物,路遥拾起来就统统往肚子里吞咽,为了填饱肚子,只要不苦,他都要吃下去。

从小就喜欢读书的路遥,一有时间就钻进阅览室去看书,他阅读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名著、和各种书籍等,并尝试着开始创作。他先后创作发表了短篇小说《优胜红旗》、中篇小说《惊人动魄的一幕》等作品,《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路遥完成中篇小说《人生》,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

在路遥的文学创作事业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或许是因为那些年吃了太多的苦,和受了太多的饥饿,他需要一个特别的方式,去发泄他肉体上受到的折磨和痛苦。不满现状的路遥,很快就又投入了他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这个黄土高原的汉子,势必要用他手中的笔,写尽他脚下生活的这片热土。

路遥的三个线索(路遥7岁时被过继给伯父  后用生命写出平凡的世界)(3)

路 遥

1984年,开始筹备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1985年秋天,路遥来到铜川的陈家山煤矿为创作寻找素材。

路遥要写的东西,不是幻想中的乐园,而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可以反映真实历史的东西。要一一还原这些真实的面貌,并非是一件易事。他需要阅读和浏览大量的,关于那个时期的报刊与书籍,这就需要下一番辛苦了。

路遥将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计本找来。这些资料,使他的房间里顿时堆起了一座又一座“山”,报纸上记载的大事迹,他都要去逐年、逐月,逐日的翻阅,作详细大量的摘录。

为了全景式地反映,当时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涉及的人物也是方方面面的,农民、矿工、学校老师、售货员等,他都得一一去体会、和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一年时间里,路遥几乎有三分之一,或更多的时间在乡下去体验这种他曾经熟悉的生活。对路遥来说,最艰难的应该是煤矿的工作,他还把《平凡的世界》的初稿放在煤矿。

路遥的三个线索(路遥7岁时被过继给伯父  后用生命写出平凡的世界)(4)

路遥与煤矿工人

他随着黑色的人流向大地深处(煤矿井下)走去,他更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不易和伟大。他说“对于那些无病呻吟的人,只要他下过一次井,就会明白,生活在阳光下,就应该满足了。”

在他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因为他给自己规定一天要写多少字,就必须要完成,否则就不能入睡。他每天总是在凌晨两点到三点左右入睡,有时甚至到四点、到五点,或者天亮以后才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路遥称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

路遥说,读书是他最好的安眠药,他在睡觉之前,总会在手里捧一本书,直至他睡着后,书就自动脱离了他的手。

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有近一个月的时间,路遥每天都要工作十八个小时,他甚至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整个身体如同燃起的大火,使他的五官溃烂……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的体力在迅速下降,有时候累得连头都抬不起来。加上眼睛发炎,使他痛苦不堪,他累到只要一坐下,就能立刻睡着。一次,他坐在沙发上一边喝水,一边打盹,他的脸不小心被水杯碰开了一道血口子。

路遥的三个线索(路遥7岁时被过继给伯父  后用生命写出平凡的世界)(5)

《平凡的世界》

路遥在他的文章里写到,他曾因生活前途一片茫然,加上失恋带给他的打击,就准备在故乡的一个水潭中跳水自杀。结果在晚上的月光下走到水潭边的时候,不仅不想跳了,反而在内心唤起了一种对生活更加深沉的爱恋。他对自己的身体一直是很自信的,没想到他的身体竟开始出现问题了。

当本省最有名气的老中医为路遥诊治时,先号脉,后观舌,突然那位中医指着对面的镜子,对他说“你去看看你的舌头,”这时的路遥才发现,自己的舌头像焦炭一般成了黑的,不由的大惊失色。

老中医为他开了一百多副汤药和一百多副丸药,吃完这些药时,他的身体开始渐渐有所复元。

按着路遥当时的身体情况,他至少应该休息一年多,然而,路遥的那颗创作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一提到写作,他的心潮就开始澎湃起来。

他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作,他明白自己的身体,如果一旦倒下,就永远都不可能完成那剩下的三分之一了。他要用整个血汗构造起的建筑,等待着最后的“封顶”。

路遥的三个线索(路遥7岁时被过继给伯父  后用生命写出平凡的世界)(6)

路 遥

欣喜的是,《平凡的世界》在完成三分之二时,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连播。

路遥一边创作着剩下的三分之一,一边在看病吃药。

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之后,他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终于在1988年5月25日这天,完成了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一九九一年,《平凡的世界》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路遥,就像他的书名一样,《平凡的世界》,他是一个平凡的人,讲述着平凡人的故事。他是一个完全用生命书写他脚下的热土和人民的作家

路遥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消逝他锲而不舍、坚韧有力的品格将永远鼓舞着那些后来的平凡的人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路遥的三个线索(路遥7岁时被过继给伯父  后用生命写出平凡的世界)(7)

路 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