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因为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导致在地方实力巨大的儿子们不服气。才最终导致开国不久的大明叔侄争位。所以很多人就觉得要是朱元璋在一开始就让朱棣接班的话,可能就不会产生这一悲剧了。

事实上,之所以这个问题会被提出来,是因为朱元璋的名正言顺的、培养多年的继承人太子朱标早死。要是朱标不英年早逝,这个问题就不成立。

朱棣为什么要把朱标后代杀完(朱元璋为什么宁可把皇位传给孙子也不给朱棣)(1)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又是从一出生,就作为继承人在培养。大明王朝一建立就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人选。而且多次监国,政治历练丰富,在兄弟之间也建有崇高威望,也能镇得住功臣宿将如常升、蓝玉等。是大明王朝上下公认的继承人的人。

这样的人死了,不单单是朱元璋和朱标父子的悲剧,其实也是整个大明王朝的悲剧。他不是一个人的死亡,而是一个早就成型的太子和他周围的班底不得不重新打散。大明王朝的继承人得重新选择。那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这个难题,让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伤心之余不得不重新布局权利继承体制。

朱棣为什么要把朱标后代杀完(朱元璋为什么宁可把皇位传给孙子也不给朱棣)(2)

那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立自己的儿子而是太孙呢?

一是因为朱元璋儿子很多,有资格争太子之位的儿子也很多。如果选择立儿子,其他儿子原本在大哥早就坐稳储位,自己出外就藩,守土有责的情况下,已经安安心心准备当太平藩王了。结果一看有机会争一争了,那谁不得努力一把。朱元璋可是有整整26个儿子。而且他们大都是在北方边界与蒙古人战争的第一线。而且朱元璋时代每个皇子都是跟开国功臣联姻的, 如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朱棣的王妃是徐达的女儿等等。这要是朱元璋的儿子们因为这个开始明争暗斗,那刚刚建立没多久的大明可就混乱了。出于政局稳定和王朝长治久安考虑,立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皇太孙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朱棣为什么要把朱标后代杀完(朱元璋为什么宁可把皇位传给孙子也不给朱棣)(3)

二是立某个儿子的话,朱元璋在北方边疆的防御体系可能都需要重新布局。朱元璋时期每个藩王都有负责抵御外敌,保卫王室的责任。著名的边塞九王更是兵强马壮,这也成为燕王后来翻盘的军事力量。朱元璋无论选哪个儿子,他的防御空缺都需要有人补,重新进行权力的分布也是一个大工程。

所以,朱元璋基本不会选择其他儿子,选择朱允炆是最佳结果。

至于即使选儿子,当时的现实也轮不到朱棣,立嫡以长,朱标死时,明史记载的嫡子秦王、晋王、燕王、周王里。按顺序排是不是要从秦王开始,怎么可能轮到燕王。

所以,朱元璋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朱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