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真正意思(主流与非主流)(1)

最近相声圈事儿挺多,苗阜领衔举办的首届西安相声节3.月20日开幕,国内大大小小四五十个相声剧社都去捧场了,就连曲协主席姜昆也亲临现场。同以往的曲协活动一样,作为规模最大的相声团体德云社依然没有参加。

德云班主郭德纲自称自己是“非主流相声”,姜昆是曲协主席,属于国家队,代表了“主流相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主流”和“非主流”一定不是同一条河里的水,道不同不相为谋,自然就不会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

非主流真正意思(主流与非主流)(2)

老郭最早到北京是奔着“主流”相声去的,他的理想是“穿上西装,抹个红嘴瓣”,在体制内的团体说相声。无奈此理想没有实现,入“主流”未成功。后来凭借自身的天赋,对相声的喜爱和坚持,老郭带领德云社闯出了名气,让相声在小剧场又“复活”了。这个时候曲协的领导开始“反三俗”,主要就是针对在小剧场说相声的德云社。屡受排挤,求生欲极强的老郭开始反击,于是“非主流相声”的称谓横空出世了。

相声最早是民间“撂地”艺术,像东北二人转一样,起源于民间底层的艺术,胎里带的就有一些粗俗黄色的基因。建国后侯宝林大师那一代的相声演员对相声进行了“净化”,让相声登上了大雅之堂。德云社是民间团体,要生存就要吸引观众买票进剧场,“讨好”观众是必然的,加之以传统相声段子为主,在小剧场中“屎尿屁”、黄色粗口等电视不能播出的段子还是很多的。就拿今年最火的孔云龙的“扒马褂”来说,老郭用孔云龙“干过门童”做梗开了一回车,于谦在台上就说“你们看,这像是能直播的相声吗”。老郭属于“道行”很深的,他的“开车”包袱只是蜻蜓点水一下。确实有些相声演员,拿那些“儿童不宜”的“三级”包袱当“绝招”来讨好部分观众,岂不知会让更多的观众感到“不堪入耳”。

非主流真正意思(主流与非主流)(3)

“三俗”是指低俗、庸俗、媚俗。作为相声系统的领导机构,我认为曲协反三俗是他们职责之内的事情,没什么错。而且去掉三俗的内容,其实也是对德云社有帮助的。老郭就说过,“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冲老郭让亲儿子郭麒麟读二十四史,教育他“没文凭不能没文化”就知道老郭说的“文化”一定不是“三俗文化”。岳云鹏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当初孙越告诉他,如果再说“屎尿屁”之类的,就不给他量活了,因为那不高级。小岳岳摒弃了那些粗俗的包袱,艺术提高了一个台阶,成为目前最火的相声演员。

“反三俗”之所以遭到老郭的反感,是他认为某些操作不是真正的“反三俗”,是借“反三俗”之名对他进行的一轮压制和排挤。老郭是极其聪明之人,他铁嘴钢牙,说大俗即大雅,雅要雅得俗,俗要俗得雅,其实他心里最明白,他是在偷换概念,他说的“大俗”不是“低俗”和“庸俗”,不属于“三俗”范畴。

最大的曲艺团体不是曲协会员,这本身就像是一个相声的“包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流”的河道可以宽些,再宽些,宽到容得下“非主流”,这是我们相声爱好者最乐见其成的事。

非主流真正意思(主流与非主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