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传奇故事#​#聊斋故事#​

嘉平地方有一位世家子弟,复姓皇甫,单名一个倩字,生得丰神秀逸,自幼儿便有“粉孩儿”之称。在众口交誉之下,他又养成了爱好修饰,讲求仪容的习惯。一天到晚,集中精力研究袍服靴帽的式样颜色,应对举止的风流潇洒,把外观的漂亮看成为人生第一要义。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真成了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人们都说他象是一棵临风的玉树。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光线会为之一亮,空气会为之一新。

那一年,皇甫倩借着应童生考试的机会,提前几天进城去耍子。到了城里,借宿在一家清洁幽静的旅店里,每天打扮得齐齐整整,上街闲逛。

这天,皇甫倩行经一处精致小巧的房舍,他认识这里是许家妓院,去年应考时曾随朋友们来过。走到门口,却见大门半开半掩,门槛里站着一位姑娘,约莫十六七岁,鲜洁得象一朵含苞初放的芍药。皇甫倩不觉驻足看了她一眼,那姑娘也正眼波流转地望着他。稍一停留,姑娘脸上绽出了柔媚的笑容,对着皇甫倩频频点头。

民间故事红妆(民间故事温姬)(1)

皇甫倩心摇神移,横跨一步走到她跟前。姑娘眼睛里露出歆羡的神色,问:“您住在哪里?”

“高升客栈东首上房。”

“一个人吗?”“是。”

“晚上我去拜访,别让人知道。”

说完,她又深情地一笑,掩了门。皇甫倩高兴得两条腿都发软了。恍恍忽忽随便混过了这个特别漫长的白昼,天色未晚就回到旅店。吃完饭,他打发僮仆早早去下房睡觉,自己挑亮灯火,取出青铜镜,左照右照,着意修饰了一番,里里外外换上新衣,独坐在屋里等待。

灯花一晃,有人推门进来了,正是白天那个姑娘。是晚风太大,还是喝过一点酒?她脸颊泛起了桃花红,眼珠水汪汪的,连那一点殷唇也更加的鲜艳欲滴。皇甫倩喜心翻倒,手忙脚乱地给她端坐椅、斟香茶,刚才准备好了的一大片应酬话都不知掉落到哪里去了。倒是姑娘先开口:“请问公子尊姓大名?我还没有认识你就冒味来访,请不要见怪。”

“在下皇甫倩,承姑娘光临,何异天仙下降,请教芳名?”

“我小名温姬,不幸流落娼门。自幼爱美好洁,因为不得不周旋在那些面目可憎的生张熟魏之间,每日幽恨难平。今天,忽然邂逅公子,才知道人间果有美男子,情不自禁要来见您。”

皇甫倩一向风流自赏,听了当然十分高兴,就说:“我虽然自知还不丑陋,但在您面前却自惭形秽,如果您不提出要上这儿来,我也早决定到院里去找您了。”

“请不要去我们院,”温姬撇着嘴说,“我那院里的姊妹都是些脂粉俗物,嘈杂人又多,怎及得这儿清静,我们俩可以多谈谈知心话。此后,每隔三天,我一定在晚上到此,请您算好日期等我。”

这一晚,温姬就宿在这儿,第二天东方发晓才悄悄地开门回去。从此,每隔三天,温姬果然总是按时来到。皇南倩也念念不忘,到时候就把闲人打发开,收拾仪容,等候温姬到来。每次两人见了面,都是面对面地欣赏对方的秀美姿容,仿佛看不够似的。他们的感情一天浓似一天。

有一个晚上,按约定温姬该来,可是,从傍晚起就下着滂沱大雨,而且雷电交加,风声如吼,接连两个多时辰不停,地下积涝,行人走路时水声哗哗地响。皇甫倩听着这风声、雨声、暗暗叹了一口气。他想,一个弱女子在这样的狂风暴雨之下,怎会孤身践约呢!想不到,就在这时,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他把门打开,浑身湿漉漉的温姬钻进来了。她肩上披着的一件酱红披风已经被雨水打得透湿,风帽挡不住大风,头发上的雨珠簌簌地往下流,下半身更是溅满了泥水。皇甫倩惊喜交加,忙为她解下外衣,脱掉足上小靴,扶弛坐上床去,拥着棉被坐在床中央。

皇甫倩说:“这样的大风大雨,我以为你不会来了。”“我怎么舍得不来。”

“看把你的衣裙都淋湿了,靴上——而且还是一双新靴尽是泥。”

“为了见到你,我会在乎一双靴子?请你帮我把上面的泥刷掉罢。”

皇甫倩依言刷净了靴子,把湿衣裙晾在椅背上,然后过来替温姬用汗巾擦干头发。他温存地问:“我给你倒杯酒喝喝?小心着凉,看这大雨多么讨厌。”

温姬把一头乌发打散了,让皇甫倩边梳边擦,她兴奋地说:“偶而让风雨吹打一番,岂不也别有情致,我倒发了诗兴了,咱们来联句好不好?我说第一句,“凄风冷雨满江城’,请你续下去。”

民间故事红妆(民间故事温姬)(2)

无奈皇甫倩对作诗一窍不通,他红着脸支吾了一会儿,说:“为了应考,我每日研读文章还来不及,哪有工夫学诗。”

温姬看看他,摇了摇头:“你看,你把我的雅兴全破坏了,这么秀美的公子,不能不会诗。好!以后你教我读文章,我来教你作诗。”

他俩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就灭烛入睡。皇甫倩见温姬如此的眷爱,心里更是得意。

往来次数多了,童仆们总要发觉,他们偷偷地从窗户里窥见了温姬。那样美貌的姑娘,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不敢向小主人查问,却去报告了皇甫倩的姊夫。

原来,皇甫倩的姊夫宋公子,家就在城里,只因为皇甫倩怕受姊姊的拘束,才不住到宋家去而宁愿住旅舍。现在,童仆们把有个姑娘每隔三天就来一次的情况一一向宋公子报告。宋公子年仅二十三四,也是个惹花沾草的风流子弟,和皇甫倩气味相投,很谈得拢。现在听说他得了这宗便宜,兴冲冲赶来查问。皇甫倩正愁没有地方夸耀哩,便添油加醋地向姊夫描述了一番,把个温姬说得象出水的洛神那样诡秘,象下凡的织女那样多情。

宋公子问:“那么,究竟你第一次是在哪里与她相逢的?”“许家妓院门口。”“名叫什么?”“温姬。”

宋公子对当地的三瓦两舍很熟悉,许家妓院也常去走动,他想不起有这样一位美得如天仙般的温姬。他要求见一见,皇甫倩倒认为并无不可,到晚上问问温姬,温姬坚决反对,还埋怨他不该泄漏春光。

宋公子被设辞拒绝会见后,也不说什么,算定日期他偷偷地来到旅舍,躲在下房里等待。窥见一个女子的身影闪进皇甫倩住屋后,便蹑足来到窗前,隔着明瓦窗片望去,啊!真是个非凡的美人,而且在县城里从未见过。

宋公子象被摄住了魂一样,非当面会会这位美人不可。他不顾一切,转到门外,推了推,门是门闩上的,叫唤两声不见动静,他便后退几步,用肩使劲去撞门。三撞两撞,“砰”的一声门被撞开了,却见皇甫倩一个人在屋里跌脚,连声埋怨:“你这算什么,你这算什么?”再找那温姬时,见后窗洞开,一张杌子放在窗下,原来温姬已被惊吓得跳窗从后门逃跑了。两人一起奔出去追,街上静悄悄的,人影都没有。

宋公子寻思,温姬是很美,可你摆什么架子,跳到半空里,你也不过是个妓女,我花钱你还能不接待我?

于是,第二天下午,他穿藏整齐,怀里揣着银子来到许家效院,鸨母许媪本是熟人,宋公子打着哈哈说:“许家妈妈你倒好,家里藏着个西施,却不来报个信。”

“哎!我的宋公子,看你说哪儿去啦!咱院里的姑娘,谁不巴望着侍候你宋公子,你愿意要谁,请吩咐吧!”

“我要温姬姑娘!”“谁?”“温姬!”

“温姬?哪个温姬?”许媪似乎傻了眼。

“别装胡涂,你院里还有两个温姬?”许媪瞪大眼睛站了起来:“宋公子,你是开玩笑?我家是有一个姑娘叫温姬的,可六年前就死啦——那时估摸着公子你才十四五岁呢,你怎么今天会提到她?”

听着听着,宋公子也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吃惊地问:“许妈妈,你说的话可是真的?”

“这还有假,咱家见过温姬的老人也有几个在呢,不信你找他们问问。”

宋公子再打听了温姬生前的容貌、身材、特征,一点儿不差,正是他在皇甫倩屋里看到的那一个。许媪还说,温姬生前接客太挑剔,长相丑陋的,给大把银子她也不愿侍候,因她得罪了客人,许媪打过她一顿,后来便郁郁寡欢,生病死去,死时才十七岁。

民间故事红妆(民间故事温姬)(3)

宋公子这一惊非同小可,他内弟所遇到的是个女鬼,那还了得?他没有把事情向许媪点明,含糊着告辞出来径奔皇甫倩旅舍。见了皇甫倩,把所探得的一切和盘托出,并且说,温姬肯定是个鬼魂,他劝皇甫倩立刻离开旅舍住到他家里去。皇甫倩听了半信半疑,决定当面问问温姬,便拒绝了姊夫的邀请。宋公子见他不听劝说,也无法可想,自己却再没有勇气留在这儿了,便匆匆别去。

隔了一日,温姬又按时来到,她已经知道了宋公子去妓院打听的事,进门坐下,便主动提出来说:“倩哥,你姊夫说的都是实情,我,是个鬼魂,生前为追求美貌男子匹配,不能如愿,郁郁而死。现在,是你的风流潇洒吸引了我,才主动来找你。我爱慕你,当然绝不肯害你。我知道,你也是最爱美貌的。我们大家如愿以偿,何必管什么人鬼之差呢?”

皇甫倩想想,他所见到过的人间少女不少,确实没有谁能比得上温姬。既然对我无害,鬼又何妨?因此很同意温姬的看法。只是,考试已过,他仍然名落孙山,该回家去了,他问温姬怎么办?温姬说:“不要紧,我随你回去,但我既然已经露了底细,干脆就使些神通,让别人都看不见我,只有你能看到我。回家后,找一个僻静屋子,咱们朝朝幕幕常在一处。”

计议定了,皇甫倩就收拾回家。温姬明明和他坐在一个轿里,只是不说话,童仆们却谁也看不见。到家后,皇市倩推说要专心读书,独住在花园深处一个楼上,三顿饭由一个老仆送来,跟温姬两个双宿双飞,生活得很美满。

皇甫情的母亲见儿子老是住在花园里,心里有些疑虑。派人早晚去窥视,总见他只有一个人在屋里,因为每每有人来到之前温姬都先知道,做好了准备,所以也侦察不出破绽来。母亲对儿子一向溺爱惯了,也就放任不问。半年以后,嫁给宋公子的姊姊回娘家来了,悄悄把兄弟在城里遇到女鬼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这才发起急来,找儿子来查问。儿子矢口否认,但要他搬出花园,却又坚决不肯。从种种迹象看,母亲相信皇甫倩是被鬼迷住了。

怎么办呢?母亲请来高僧高道驱鬼捉妖,画符咒、设神坛,闹了个人仰马翻,仍然毫无效验。温姬悄悄对皇甫倩说:“驱鬼捉妖,只对那些存心害人的鬼怪有效,咱们相爱是一片真心,我对你的诚意,即使在人类中也难找,他们奈何不得我,拆散不了咱们的姻缘的。”

他俩的情爱日笃,又甜蜜地过了几个月。

日子一长,温姬发现了皇甫倩一些很奇怪的生活习惯。他是个世家子弟,读书人,外貌那么温文秀雅,谈吐也聪明伶俐。可就怪,近一年的工夫,从不见他翻一页书、写一张字。而且琴棋书画,一窍不通,每日里除了谈情说爱,只会喝酒、掷骰子。过去曾说起要学诗,后来每逢提及便支吾开了。温姬不免想:在皇甫倩这绝美绝好的皮囊里,究竟包戴着怎样的灵魂呢?

一天,温姬正倚在床上假睡,蒙然间见皇甫倩气呼呼地进来,坐到书桌前,磨墨铺纸,提起笔在写字,写了一张,撕掉又重写,费了好大一会,大概写成了,扔在桌上,又匆匆出去了。温姬想,好!今天总算和笔墨亲近起来了,读书人总是读书人!但不知他写的什么,便起身过来看看。远望过去,象是四句诗的样子,温姬更高兴了,原来他是会作诗的,忙拿在手里细看,纸上歪歪斜斜,写着这样四句话:

“树上老桃太可浪,不听孝道自主张,

抄鱼片里无花菽,×海生中少生江。”

民间故事红妆(民间故事温姬)(4)

天哪!这是什么诗,简直象天书一样难懂。但温姬毕竟和皇甫倩生活在一起,前前后后想了半天,才详了出来。看来,“诗人”的原意是要写出这个意思来;

“厨上老姚太可恨,不听教导自主张,

炒鱼片里无花椒,烩海参中少生姜。”

那是皇甫倩写了让仆人带给厨司老姚,训斥老姚的,只因为腹中空空,识字不多,短短二十八个字中出了九个错字,还有个“绘”字写不出,只好用“x”代替。

温姬看了,一股冷气从脚底升起,直冲头脑,到了脸部,却又化为一大堆懊恼,成为两朵红云上烦。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纸张翻过身来,举笔在后面也写了四句话:

“何事可浪?花菽生江!

得婿如此,不如为妇!”

写完以后,顿了顿脚,就地而没。

皇甫倩找不见温烥,很是奇怪,看到了纸后的题字,却又解释不清,无奈何,只得悄悄拿去请教一个熟人。那人把纸上的前言后语研究了一番,又请皇甫倩把事情的经过谈了一谈,不觉哈哈大笑:“皇甫兄,你这四句诗,把绣花枕头的草馅露了出来,把一个自作多情的心上人吓跑了!”

皇甫倩这才涨红了脸,暗然而退。他怎么也想不通:不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是可耻的,不识字有什么了不起?你是嫁人还是嫁字?他又拿起镜子左照右照,觉得自己鼻子是鼻子眼是眼,没有什么可挑剔的。谁能从我脸上看出我是个“别字大王”呢?

不久,他便把这件不愉快的事淡忘了,每天照常为戴什么颜色的帽、穿什么样式的鞋而殚精竭虑。

每天不断更新古今中外小故事,有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或者点赞收藏;您还可以长按点赞,这样就可以强力推荐此文。

多谢观看,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