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书上,最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字莫过于“族”,灭全族的意思。这一个字的背后,就代表了一个家族数十上百口人被杀死,从冲龄稚子,到耄耋老人,一个不留。

史书上最毛骨悚然的一句话(史书上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字)(1)

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从㫃(yǎn,旗帜飘扬),从矢。表示以旗帜招集军队之意,本义为聚集,后引申为聚集而居的家族。

中国古代行文,有名词作动词使用的习惯,如韩愈名篇《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本是名词,此处引申为动词游泳的意思;还有《孟子》中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本是名词,此处为动词称王、统一天下的意思。

史书上最毛骨悚然的一句话(史书上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字)(2)

族,也类似。本是名词,即家族,同时也被用于称呼一种酷刑:灭族。《史记》中刘邦先项羽而入咸阳,下诏:“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此处即为秦法之中,批评朝政得失,有不同意见者灭族。

史书上最毛骨悚然的一句话(史书上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字)(3)

历史上被灭族的人很多,如《史记》中,“李夫人蚤(通)卒,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协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将军公孙敖,义渠人,以郎事武帝……坐妻为巫蛊,族。”“将军赵破奴,故九原人……后坐巫蛊,族。”“(汉武帝)乃遂族主父偃”“淮南王安自刭杀。王后荼、太子迁,诸所与谋反者皆族。”“(汉武帝)遂族郭解翁伯。”

史书上最毛骨悚然的一句话(史书上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字)(4)

如《资治通鉴》中,“(汉武帝)上不得已,遂族灌夫。”“(汉武帝)上于是族陵家。”

如《明史》中,“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蓝玉)谋反……狱具,族诛之……族诛者万五千人。”“燕王即位,缚子宁至。语不逊,磔死。族其家,姻戚俱戍边。”“景清……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王度……又坐语不逊,族。”“高翔……语不逊。族之,发其先冢,亲党悉戍边。”

史书上最毛骨悚然的一句话(史书上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字)(5)

史书中被“族”之人简直是数不胜数。在历史剧《军师联盟》中,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胜出,大将军曹爽被灭族,曹家全族被诛的画面让人不忍卒视,这就是“族”的残酷之处。

“族”又分三族、五族、七族、九族,一般都是诛三族,最重的刑罚也就是诛九族了,但五族、七族、九族等都极少见于史书。如《史记》:“九月,夷毐三族。”嫪毐被杀三族。“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韩信也是被杀三族。

史书上最毛骨悚然的一句话(史书上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字)(6)

但历史上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方孝孺,他是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明初大儒宋濂弟子,洪武年间为汉中教授,朱允炆继位后,为诗讲学士、文学博士,专为皇帝拟诏,靖难时,讨伐燕王诏令、檄文皆出于其手。

史书上最毛骨悚然的一句话(史书上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字)(7)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朱棣攻陷金陵,朱允炆失踪,方孝孺拒不降燕,被捕下狱。六月,因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被灭十族,共计八百七十三人。

族,简简单单一个字,只有一个字,十一个笔画,背后就是无数条人命,历史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细思极恐的吗?

参考文献:《孟子》、《史记》、《资治通鉴》、《明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