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论唐代的江山是如何奠定的,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便没有日后的久治长安,更不用提及武则天的腾空出世。
所以,李世民是整个大唐盛世的枢纽人物,一代圣君除了励精图治,本身的禀赋和修为也是很重要,唐太宗除了懂得用人以外,他有一般帝王所没有的长处,那便是他极度地简约。他周围的近臣褚遂良尤其对他崇敬万分,他说陛下曾经举过舜和禹对于使用的餐具都十分地注意,周围更有谏臣轮番劝说,目的何在?为君者如果一旦开始使用奢侈品,便是国家开始走向衰败的前兆。所以,唐太宗基于此,就不断地要旁边的臣子,一旦观察到他开始喜欢宝马香车或奇珍异品,一定要严格地劝谏。唐太宗在位期间便是如此地苛求自己,讲究简朴,连自己所居住的宫殿都已经潮湿到墙壁剥落的地步,太医曾经告诉他,这个对他的骨质、关节有不好的影响,可是,唐太宗仍然舍不得修造。
唐太宗由于生性寡欲, 所以为了节省后宫的开销,经常遣送宫女返回民间,有时一遣多达数千名,他甚至连自己身后事都先下诏修书明文规定,绝对不可以修建高坟或华丽的陵寝,他仅要求可以放得下他的棺木就可以。上行下效的结果,连当时以劝谏著名的魏征,也是奉行简朴,据说他所住的居所连接待客人的厅堂都没有,他在快要往生的时候交代他的后人,他死的时候不要厚葬,只要用干净的布把他的尸体包住放入土中埋葬了事......再详细地去考察唐太宗以下的重要官员,几乎各个都是以勤俭做为日常奉行的要事,难怪“贞观之治”的实施导致整个大唐的版图不断地扩展延伸。
李世民和刘邦所不同的是,从不会任意地去怀疑底下的臣子,以免误判、滥罚无辜。刘邦当年因为生性狐疑,深怕江山龙位不保,恰好有人揭发韩信等人谋反,这就给予一直犯有心结的刘邦一个顺理成章杀伐的机会,因此才有韩信、英布等原本对刘邦有功的诸侯被一个一个给宰杀掉。另外,在当时汉初开国刚刚才底定不久,自以为有功的将相又那么多,这也是令刘邦当时很头痛该如何论功行赏或给予王、侯之位的尴尬之处,如果给予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斩除,应该是最省事的办法。因此,刘邦所采取的便是一方面收回各大将相的兵权,一方面搜集罪证,给予裁罪,有的派遣边陲,永远不得返国,再来一方面听信宠臣的谗言,如果是同姓诸侯,最后都会给予开脱无罪,因此刘邦所宰杀的都是异姓将领居多。
唐太宗所处的环境也逼迫他不得不谨言慎行,因为上面还有一些对开国有功的老臣尚在,如果任意孤行地予以刑罚,最后可能会走向众叛亲离的路子。所以唐太宗要掌权之前,他其实早就审时度势地思考过这些问题,他清楚地知道掌握好这些对他有功的老臣的心思,才是他首要的事情。在历史上大家都知道唐太宗弄了一个凌烟阁,其中所陈列的是为了纪念对国家有贡献的功臣,他们的画像总共有二十四帧。唐太宗早期只要一有空就会前往瞻仰,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是这些将相帮唐朝的江山稳定住,另一方面告谏左右随从,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对这些劳苦功高的功臣有所或忘。凌烟阁所供奉的忠良功臣都是当时国家极为重要的股肱之臣,如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张公谨等共二十四名大员,唐太宗在晚年仍然对著这些同袍有着极深的怀旧情感,时常对著随从数说着他们的功绩,说到感性处,常常老泪纵横。
唐太宗参酌了古往今来历代兴衰之最大的原因,从中体会到为君者的气度,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他是聪明的,他知道春秋战国为何会有如此诡谲而又不确定的世道,诸侯、君王几乎都是攀炎附热之徒,非对自己本位及邦国有富强兴国之权谋不听,而各路献策之能人也变成功利之士,所言、所献都依功利为主,因此形成疾世巧诈之世界,稍有片甲学识之人,所思、所想皆是如何附骥攀鸿、飞上枝头。因此在那个世代形成的局面便是各领风骚,谁也不听谁的道,悲哀的是天下的子民。李世民很清楚为君之道在于顺应辅佐之情,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办法感得一帮贤良之士不断地献策、呈计,才可以有得盛唐太平之局面。
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成为一名圣君,他所必须承担和付出的绝非任何人可以理解,他必须了解一切的私事可以令天下人尽见,所有的隐情可以使天下人知,所有天下人在意之事让天下人皆闻,所有宫堂之事无有不可令天下人一窥。唐太宗是当时真可以做到此举之明君,在他的观念里头,天地之大,唯独仅有人事之处理妥不妥当而已。所以,所谓尽人事,先不论天命的道理,在掌理朝纲的过渡,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也必须唯有如此,才有办法截 取众人之所长,以天下能人之定见为定见,以天下能人之定用为定用,以天下能人之定守为定守,如此一来,才有办法随心所欲,令天下人归心。
我们展读唐代的历史,为什么一个可以从自家兄弟夺得帝位的人,却又委身低头地听命于周遭的文武百官,如此跳动的个性,这用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在他的手下所打造出来的贞观之治这块招牌,令盛唐长治久安极长的一段时间,其中功过,只有历史知道。事实上,在当时形势比人强的状态下,李世民清楚地了解在未来的君主时代中,谁也无法凭一己之力,独揽世界的舞台。他自己清楚地经历过整段农民革命,血淋淋的事实,他知道在他的时代里,只能励精图治、选拔贤能、众志成城,才是唯一的王道和出路。虽然他未必是一个绝佳的好皇帝,也不见得是一个听话的儿子,至于兄弟之间的阋墙,在一片血光之下,他辛苦地夺得了皇位,但事实告诉他,他必须置之死地,大彻大悟,完全地翻版,重新洗牌,才有办法走得下去。
从唐太宗的知人善任、从善如流以及过人的气度来看,他当然也是一位懂得体恤人性、铁汉柔情的一位好丈夫,所以野史上许多描述到关于唐太宗和武媚娘的部分,始终无法有任何太多的整冠纳履、瓜田之嫌的情事为他人所诟。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因素是因为他的皇后实在是一位挑不出任何毛病、通情达理而又善解人意的国母,我们从一件真实的生活细节上来看,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唐太宗不可能会和武媚娘有染的原因。
当这一位受万民所景仰敬重的长孙皇后,她在病重而即将要弃世所讲的一段话,便可以看得出来,唐太宗之所以可以无后顾之忧,他拥有如此的一位贤内助,这也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当时在弥留状态的长孙皇后,她所放不下、担心的并非她和李世民即将生离死别,反而是和国家攸关的部分,她虽然当时已经连起身都很困难,但是她还是很勉强地使出浑身的气力,讲完最重要的一段话,她所讲的内容是这样子:“在所有的重臣之中,我一直认为房玄龄是最值得陛下推心置腹的重臣。我观察他无论大小事件,不仅都能守口如瓶,虽然陛下已经对他如此地倚重,但他并无任何逾越之态,反而更加地谨慎承事,如此看来,他真的是一位君子,也是国之栋梁,除非他有事实的逾矩谋反之事,否则千万不要让如此的良臣任意离弃。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要请陛下千万切记,我娘家的相关族亲他们多年来在陛下的庇荫之下,也都有安身立命、享受俸禄之福报,其实妾身已经觉得感恩戴德,因此不要再委以任何的衔位是我所期盼的,希望陛下能够接受妾身最后的请求。”
光是从这段话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位长孙皇后为什么是唐朝久远以来一直最受尊敬的皇后,因为她除了严以律己,宽待所有服侍过她的大小随从,一切都是以国事为重、夫君为重、子女为重,标准三从四德、母仪懿德,足以做为天下人典范的好榜样。不仅如此,她早在还未重病之前,就交代往生以后绝对要简单朴素从事,不可劳民用财,更不可效法前朝无道之君,大肆起造陵墓,可以不用棺木,无需陪葬贵品,只要按照一般民俗完事便可。
这段话是出自于不到四十岁的女子之口,这是十分地不容易啊!难怪李世民对她如此地敬重,也如此地哀痛,因为长孙皇后从十三岁起,便嫁给了李世民,由于受到长上的家学礼教,自幼对于一切的文史、女范无一不熟,特别是因果善恶的观念,从小便因庭训的教育,根深蒂固地藏于心胸,这也是李世民的福分吧!再加上往后李世民所经历的人生曲折幻变,她始终用革命情感般地矢志不渝,紧随身后,夫唱妇随。由于长孙皇后有着一般天下女子所缺乏的巾帼干云之慨,所以见解也有一般丈夫所不能及之处,再加上每日喜好读书,满腹经纶,即便如此,唐太宗曾经多次遭遇到国家政策上难以裁决之处,想要询问于长孙氏,她也是三缄其口,遵守着古礼,从未干预过政事,这也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
因为太宗皇朝有着这么一位贤明的国母,因此也多次解救了误杀良臣的事件,例如有几次魏征为了国家大事,在众臣之前直言进谏,因此抵触了唐太宗,唐太宗当场不便发作,但回到内宫,便不停地对长孙皇后大发牢骚,甚至于动了杀机,长孙皇后当场不好有所建言,只能一味地安抚,先把这件事情平静地处理过去。这种事件并不止一次,如果没有长孙皇后多次的劝慰,也许国家就失去了多员经纬之才。除此以外,她对自己的子女要求极为严苛,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奢华、滥用情事发生,此些琐事颇多,历史上多有备载。对于宫中一切的妃嫔、女吏,无论身份贵贱,只要有人生病,她都一一地慰问探视,如同对待自己亲子女一般,所以在她统领之下,后宫始终平静如仪。
对待下人尚且如此,尤其当她身染重病,即将离世之前,她的儿子曾经提议要延请天下高僧道人进宫,起办消灾延寿法会等等可以延长寿元的任何方法,这事情让长孙皇后知道,她很严肃地力拒阻止,说到:“一个人福寿夭禄各有天定,绝不是一般凡夫可扭转,细观我此生并无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我心安理得,一切顺其自然。更有要提到,为我大赦天下,那我更不敢有此念想,绝不能因为我个人的生死而去影响到朝纲和律令......”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除了辅佐他那二十几位贤良的臣子以外, 长孙皇后无形当中给予唐太宗的影响,并不亚于其他文武大臣,面对和陪伴在侧,有着如此一位贤良的妻子,试问他怎么可能还有别的心思动到武则天身上呢?
,